导则 3.地表喀斯特地貌 (1)溶沟:呈长条状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2)洼地: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坝子),是 当地重要的 (3)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 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导航 3.地表喀斯特地貌 (1)溶沟:呈长条状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2)洼地: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坝子),是 当地重要的 农耕区 。 (3)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 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导航 4.地下喀斯特地貌 以 为主,常常呈层状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 的 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
导航 4.地下喀斯特地貌 以 溶洞 为主,常常呈层状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 的 石钟乳 、 石幔 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 石 笋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 石柱
微点拨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原因 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中C02的含量,而C02含量一般与气压 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桂林地区气温高,但溶蚀作用强烈。 水与可溶性岩石间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所以西南地区的溶蚀速度比北方快。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 物化学作用强烈,土壤中的C0,含量比温带要高几倍,经土壤 进入水中的CO,就多。所以这里的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喀斯 特地貌典型
导航 微点拨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原因 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而CO2含量一般与气压 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桂林地区气温高,但溶蚀作用强烈。 水与可溶性岩石间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所以西南地区的溶蚀速度比北方快。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 物化学作用强烈,土壤中的CO2含量比温带要高几倍,经土壤 进入水中的CO2就多。所以这里的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喀斯 特地貌典型
导 微思考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你知道桂林 山水是什么地貌吗? 提示:喀斯特地貌。 微拓展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03+C02+H20-Ca(HC03)2, ②Ca(HC03)2-CaC03↓+C02↑+H20
导航 微思考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你知道桂林 山水是什么地貌吗? 提示:喀斯特地貌。 微拓展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3+CO2+H2O══Ca(HCO3 )2 , ②Ca(HCO3 )2 ══CaCO3↓+CO2↑+H2O
导航 二、河流地貌 1.河流上游一“V”形河谷 (1)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 (2)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1)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2)河谷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 0
导航 二、河流地貌 1.河流上游——“V”形河谷 (1)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 (2)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1)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2)河谷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 冲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