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各论 感染的发生与综台防制措施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國一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5 感染的发生与综合防制措施 细菌学各论
第同感染的发生与综合防制措施 感染的概念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 体,持续存在或生长增殖,引起机体不同 程度的病历过程,叫做感(。又分为显性 感染(传染病)和隐性感染(无症状感 染)。 传染源又称传染来源,指不断地向 外界环境排出病原微生物的动物机体。包 括:患传染病的动物和人、带菌(带毒) 者等。 1.患传染病的动物和人。 2.带菌(带病毒)者。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6 感染的发生与综合防制措施 一、感染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 体,持续存在或生长增殖,引起机体不同 程度的病历过程,叫做感染。又分为显性 感染(传染病)和隐性感染(无症状感 染)。 二、传染源 又称传染来源,指不断地向 外界环境排出病原微生物的动物机体。包 括:患传染病的动物和人、带菌(带毒) 者等。 1. 患传染病的动物和人。 2. 带菌(带病毒)者
第 传递媒 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统 称为传递媒介。与传染源不同。 四、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五、传染发生的条件 l病原微生物应有致病性和足够毒力、具有 定数量和经适宜途径。 2具有易感的动物机体。 3适合的外界环境。 六、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存在与排 除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7 三、传递媒介 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统 称为传递媒介。与传染源不同。 四、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五、传染发生的条件 1.病原微生物应有致病性和足够毒力、具有 一定数量和经适宜途径。 2.具有易感的动物机体。 3.适合的外界环境。 六、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存在与排 除
(-)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散播与定植 1.局部感染。 2.全身性感染菌血症、病毒血症、败血症、毒 血症、脓毒败血症。 (二)病原微生物的排出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七、防制传染病发生的综合措施 1.严格执法检疫。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营养、定期预防接种。 3.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杀虫灭鼠、粪便污 水处理。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8 (一)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散播与定植 1. 局部感染。 2. 全身性感染 菌血症、病毒血症、败血症、毒 血症、脓毒败血症。 (二)病原微生物的排出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七、防制传染病发生的综合措施 1. 严格执法检疫。 2.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营养、定期预防接种。 3. 搞好环境卫生 严格消毒、杀虫灭鼠、粪便污 水处理
发病后的措施隔离、封锁、消毒、紧急接种。 强化治疗与急宰。 6.病死(淘汰)畜禽无害处理。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9 4. 发病后的措施 隔离、封锁、消毒、紧急接种。 5. 强化治疗与急宰。 6. 病死(淘汰)畜禽无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