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第二节抗细菌感染免疫0 第三节抗病毒感染免疫 第四节抗寄生虫感染免疫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一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5 第十章 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免疫 第三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 第四节 抗寄生虫感染免疫
第十章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能力。分为 抗细菌免疫、抗病毒免疫、抗真菌免疫、抗寄生 虫免疫等。包括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力)和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因素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 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生 来就有,有遗传性,它只能识别自身和非自身, 对异物无特异性区别作用,主要由屏障结构、吞 噬细胞及机体抗微生物物质组成。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6 第十章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能力。分为 抗细菌免疫、抗病毒免疫、抗真菌免疫、抗寄生 虫免疫等。包括先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力)和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1. 非特异性免疫因素 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 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生 来就有,有遗传性,它只能识别自身和非自身, 对异物无特异性区别作用,主要由屏障结构、吞 噬细胞及机体抗微生物物质组成
2特异性免疫因素是出生后经主动或被动免疫方 式而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某种病原 体及其产物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具有严格的特 异性、免疫记忆的特点,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两种,在消除病原体作用中,占重要地位。 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是通过抗体实现,抗体 可发挥中和、免疫溶解、免疫调理、ADCC等。 细跑免疫的T细胞主要是TD细胞和cTL细胞。 细胞免疫对幔性细菌感染(如布氏杆菌、结核杄菌 等)病毒性感染及寄生虫病均有重要作用。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7 2. 特异性免疫因素 是出生后经主动或被动免疫方 式而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某种病原 体及其产物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具有严格的特 异性、免疫记忆的特点,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两种,在消除病原体作用中,占重要地位。 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是通过抗体实现,抗体 可发挥中和、免疫溶解、免疫调理、ADCC等。 细胞免疫的T细胞主要是TD细胞和CTL细胞。 细胞免疫对慢性细菌感染(如布氏杆菌、结核杆菌 等)、病毒性感染及寄生虫病均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屏障结构 1.皮肤和黏膜本身就是一种机械屏障,同时还有复 杂的生物学特性。 机械阻挡与排除作用皮肤和黏膜有阻挡和排除异 物作用(纤毛摆动、泪液液气管分逃物的冲洗)。 局部分逃液的作用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有一定的 杀菌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阻止或限制外来微 生物的定居和繁殖;二是刺激机体产生天然抗体。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8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一、 屏 障 结 构 1. 皮肤和黏膜 本身就是一种机械屏障,同时还有复 杂的生物学特性。 机械阻挡与排除作用 皮肤和黏膜有阻挡和排除异 物作用(纤毛摆动、泪液唾液气管分泌物的冲洗)。 局部分泌液的作用 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有一定的 杀菌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正常菌群阻止或限制外来微 生物的定居和繁殖;二是刺激机体产生天然抗体
2.血脑屏障是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梁的重要防 卫结构。 3.血胎屏障是保护胎儿免受感染的一种防卫结构, 能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的通过。 二、体液抗微生物因素 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存在有多种抗微生物物质,如 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干扰素等。这些物质对某 些微生物有抑菌、杀菌或溶菌作用,若配合抗体、细 胞及其他免疫因子可表现出较强的免疫作用,其中最 重要的是补体。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9 2. 血脑屏障 是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的重要防 卫结构。 3. 血胎屏障 是保护胎儿免受感染的一种防卫结构, 能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的通过。 二、体液抗微生物因素 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存在有多种抗微生物物质,如 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干扰素等。这些物质对某 些微生物有抑菌、杀菌或溶菌作用,若配合抗体、细 胞及其他免疫因子可表现出较强的免疫作用,其中最 重要的是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