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2012213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总学时:40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30学时,实验课学时10学时;实践课学时3天 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其实践性较强。本课程系统地介 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然后介绍了农业上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 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 教学实习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为 农业生产服务。 2、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系统地介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 法,农业生产中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 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3、总体要求 (1)掌握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概念。 (2)了解有关昆虫分类的概念和主要农业害虫的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 (3)掌握农业害虫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 (4)掌握各主要作物上发生主要害虫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5)实验课要求掌握实验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调查,掌握鉴别害虫和害虫调 查的基本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在害虫防治措施中,要学生对作物栽培学中的一些概念有所了解 5、修订的依据 周弘春等到主编《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内容 二、教学大纲内容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2012213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总 学 时:40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 30 学时,实验课学时 10 学时;实践课学时 3 天 一、 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其实践性较强。本课程系统地介 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然后介绍了农业上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 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 教学实习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为 农业生产服务。 2、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系统地介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 法,农业生产中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 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3、总体要求 (1)掌握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概念。 (2)了解有关昆虫分类的概念和主要农业害虫的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 (3)掌握农业害虫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 (4)掌握各主要作物上发生主要害虫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5)实验课要求掌握实验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调查,掌握鉴别害虫和害虫调 查的基本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在害虫防治措施中,要学生对作物栽培学中的一些概念有所了解 5、修订的依据 周弘春等到主编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内容 二、 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1.教学目的: 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 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农业昆虫学的发展 (2)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昆虫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 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昆虫纲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 (1)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 (2)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 (3)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章昆虫外部形态与解剖特征 1、教学目的: 学习了解昆虫体躯结构和内部解剖结构及功能 2、教学内容 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昆虫内部生理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3、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了解昆虫内部生理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绪 论 1. 教学目的: 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 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内容: (1)农业昆虫学的发展 (2)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昆虫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 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昆虫纲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 (1)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 (2)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 (3)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 一 章 昆虫外部形态与解剖特征 1、教学目的: 学习了解昆虫体躯结构和内部解剖结构及功能 2、教学内容: 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昆虫内部生理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3、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了解昆虫内部生理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实验与实践内容 (1)昆虫体躯结构观察(2)昆虫内部器官观察 6.自学指导: (1)头部分区及各器官的位置 (2)胸、腹部结构特点和分区 (3)体壁的结构层次及相应的功能 (4)各内部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第二章昆虫的生物学 1、教学目的 了解有关昆虫生物学的概念和昆虫的生物学行为 2、教学内容: 学习昆虫繁殖方式、发育和变态类型、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以及昆虫休眠滞育和保护 性行为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昆虫繁殖方式、掌握发昆虫育进程和变态类型、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以及昆虫休 眠滞育和保护性行为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休眠与滞育的相同与区别,昆虫保护色和警戒色昆虫变态类型各变态的特点 5.实验与实践内容: 观察昆虫变态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特点。 6.自学指导: (1)昆虫的繁殖方式和繁殖方式的特点 (2)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征特点 (3)怎样划分年生活史中的世代和世代重叠 (4)昆虫休眠和滞育的相同与区别 (5)昆虫生物学行为有哪些? 第三章昆虫分类 1、教学目的
5.实验与实践内容: (1)昆虫体躯结构观察 (2)昆虫内部器官观察 6.自学指导: (1)头部分区及各器官的位置 (2)胸、腹部结构特点和分区 (3)体壁的结构层次及相应的功能 (4)各内部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第 二 章 昆虫的生物学 1、教学目的: 了解有关昆虫生物学的概念和昆虫的生物学行为 2、教学内容: 学习昆虫繁殖方式、发育和变态类型、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以及昆虫休眠滞育和保护 性行为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昆虫繁殖方式、掌握发昆虫育进程和变态类型、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以及昆虫休 眠滞育和保护性行为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休眠与滞育的相同与区别,昆虫保护色和警戒色昆虫变态类型各变态的特点。 5.实验与实践内容: 观察昆虫变态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特点。 6.自学指导: (1)昆虫的繁殖方式和繁殖方式的特点。 (2)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征特点。 (3)怎样划分年生活史中的世代和世代重叠 (4)昆虫休眠和滞育的相同与区别 (5)昆虫生物学行为有哪些? 第 三 章 昆虫分类 1、教学目的:
了解昆虫分类基础知识和主要农业昆虫所属纲目的分类。 2、教学内容 昆虫分类的意义与概念,昆虫分类阶元,了解昆虫纲目中弹尾目、直翅目、半翅目、同 翅目、缨尾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的特征和重要科的特征。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掌握昆虫分类的意义与概念,昆虫分类阶元,了解昆虫纲目中弹尾目、直翅目、半 翅目、同翅目、缨尾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的特征和重要科的特征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种的概念,农业11目的特征和重要科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弹尾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尾目的特征、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 的特征 6.自学指导: (1)昆虫分类阶元 (2)种、模式标本、配模概念 (3)了解各目的特征和重要科目区别特征。 第四章害虫的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 1、教学目的: 了解害虫田间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害虫测报的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 农业害虫调查的目的与内容:农业害虫田间调查的类型、方法和记录害虫预测预报的类 型和基本手段方法,包括有效积温和经验指数法。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害虫调查的目的与内容,农业害虫田间调查的类型、方法和记录害虫预测预报 的类型和基本手段方法,掌握有效积温和经验指数法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农业害虫田间调查的方法和记录,害虫预测中有效积温应用 5.实验与实践内容 田间调查方法、实践 6.自学指导: (1)农业昆虫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了解昆虫分类基础知识和主要农业昆虫所属纲目的分类。 2、教学内容: 昆虫分类的意义与概念,昆虫分类阶元,了解昆虫纲目中弹尾目、直翅目、半翅目、同 翅目、缨尾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的特征和重要科的特征。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掌握昆虫分类的意义与概念,昆虫分类阶元,了解昆虫纲目中弹尾目、直翅目、半 翅目、同翅目、缨尾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的特征和重要科的特征。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种的概念,农业 11 目的特征和重要科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弹尾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尾目的特征、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 的特征 6.自学指导: (1)昆虫分类阶元 (2)种、模式标本、配模概念 (3)了解各目的特征和重要科目区别特征。 第 四 章 害虫的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 1、教学目的: 了解害虫田间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害虫测报的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 农业害虫调查的目的与内容:农业害虫田间调查的类型、方法和记录害虫预测预报的类 型和基本手段方法,包括有效积温和经验指数法。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害虫调查的目的与内容,农业害虫田间调查的类型、方法和记录害虫预测预报 的类型和基本手段方法,掌握有效积温和经验指数法。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农业害虫田间调查的方法和记录,害虫预测中有效积温应用。 5.实验与实践内容: 田间调查方法、实践。 6.自学指导: (1)农业昆虫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2)农业调查的取样方法与田间分布型的关系 (3)预测预报的类型有哪些? (4)有效积温法则的实践应用 第五章农业昆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1、教学目的: 了解农业昆虫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各手段的优缺点 2、教学内容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它们的优缺点,害虫综合治理的 概念和防治指标。 3、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它们的优缺点,了解害虫综 合治理的概念和防治指标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各防治手段的优缺点对比和综合防治理论。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 (1)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2)综合防治指标是怎样确定的? 第六章地下害虫 1、教学目的: 了解地下害虫的种类和其为害规律和防治手段 教学内容 东方蝼蛄( Eastern mole cricket)东北大黑鳃金龟、细胸金针虫、白边地老虎、小地老虎、 八字地老虎、萝卜蝇的形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东方蝼蛄( Eastern mole cricket)东北大黑鳃金龟、细胸金针虫、白边地老虎、小地 老虎、八字地老虎、萝卜蝇的形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重点掌握其中主要代表种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地老虎的发生规律 实验与实践内容
(2)农业调查的取样方法与田间分布型的关系。 (3)预测预报的类型有哪些? (4)有效积温法则的实践应用。 第 五 章 农业昆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1、教学目的: 了解农业昆虫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各手段的优缺点。 2、教学内容: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它们的优缺点,害虫综合治理的 概念和防治指标。 3、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它们的优缺点,了解害虫综 合治理的概念和防治指标。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各防治手段的优缺点对比和综合防治理论。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 (1)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2)综合防治指标是怎样确定的? 第 六 章 地下害虫 1、 教学目的: 了解地下害虫的种类和其为害规律和防治手段。 2、教学内容: 东方蝼蛄(Easfern mole crickef)东北大黑鳃金龟、细胸金针虫、白边地老虎、小地老虎、 八字地老虎、萝卜蝇的形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东方蝼蛄(Easfern mole crickef)东北大黑鳃金龟、细胸金针虫、白边地老虎、小地 老虎、八字地老虎、萝卜蝇的形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重点掌握其中主要代表种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地老虎的发生规律 5.实验与实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