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2、根据构词能力 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类,最有实 用价值。根据这个标准,可以把语素分为三种: (1)自由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自由语素,许多语 素也能够与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如:白 地、牛、火、车、水、跑、收、分、管、你、 我、全等 这是能独立运用的,因而能自成为词,当 然也能和别的语素自由地组合成词,如:白: 白菜,白卷、白痴、白眼、空自、灰白、明白、 清白。落:落后、落伍、落成、落难、下落、 破落、失落、流落
2、根据构词能力 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类,最有实 用价值。根据这个标准,可以把语素分为三种: (1)自由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自由语素,许多语 素也能够与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如:白、 地、牛、火、车、水、跑、收、分、管、你、 我、全等。 这是能独立运用的,因而能自成为词,当 然也能和别的语素自由地组合成词,如:白: 白菜,白卷、白痴、白眼、空白、灰白、明白、 清白。落:落后、落伍、落成、落难、下落、 破落、失落、流落
现代汉语 (2)半自由语素 不能单独成词,只能与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 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半自由语素。如:习、民、乡、语、言、伟 奋、明、固、羽等等。 这些语素本身不能独立成词,但是能和别的语素自由组合成词。习 习题、习作、习饭、习惯、见习、自习、练习、学习。(3)不自由 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 素叫做不自由语素。如:阿、第、子、们、性、者、家、员 这类语素跟别的语言单位组合时,位置是固定的,没有自由移动的斛 力。从语法上说,这是一种虚语素,这种语素的数量很少,前级更 第:第一、第二、第三 ;圆、匈妹、匈 者:作者、学者、记者、读者、弱者。 在词汇结构趋向双音化的过程中,自由的音节语素(即音词)在应用 上的省略逐渐削弱,数量逐渐减少,半自由的单单节语素则逐渐增多, 从而促成汉语词汇以双音词占数量优势的格局
(2)半自由语素 不能单独成词,只能与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 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半自由语素。如:习、民、乡、语、言、伟、 奋、明、固、羽等等。 这些语素本身不能独立成词,但是能和别的语素自由组合成词。习: 习题、习作、习饭、习惯、见习、自习、练习、学习。(3)不自由 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 素叫做不自由语素。如:阿、第、子、们、性、者、家、员、儿。 这类语素跟别的语言单位组合时,位置是固定的,没有自由移动的能 力。从语法上说,这是一种虚语素,这种语素的数量很少,前缀更少。 第:第一、第二、第三。 阿:阿爸、阿妹、阿斗、阿飞。 老:老大、老虎、老师、老总。 者:作者、学者、记者、读者、弱者。 在词汇结构趋向双音化的过程中,自由的音节语素(即音词)在应用 上的省略逐渐削弱,数量逐渐减少,半自由的单单节语素则逐渐增多, 从而促成汉语词汇以双音词占数量优势的格局
现代汉语 3、根据意义的虚实: (买语素 实语素是音义比较实在的语素,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 承担者。如白、菜、人、民等等,多音节语素基本上都是实 素,单音节语素中绝大多数是实语素,极少数是虚语素。 实语素还可分成两类:独用语素和非独用语素,即自由语素 和半自由语素。独用语素既能单独成词,又能跟别的语素结 合构词。非独用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只能跟别的语素结合起 来构词。如白和菜是两个独用语素、合起来构成“人民” 词 现代汉语的大部分非独用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可作为词独立使 用的,现在一般不单独成词,只在一些文言成语中还保留独 用语素的资格。例如:现代汉语中“目”“睛”丕能单独成 词,只能作“目击、目光、目标、眼睛”等的构词语素,但 在“目不转睛、目空一切、历历在目,画龙点睛、火烧火燎 眼金睛等文言成语中,则是独立作词使用的
3、根据意义的虚实: (1)实语素 实语素是音义比较实在的语素,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 承担者。如白、菜、人、民等等,多音节语素基本上都是实 语素,单音节语素中绝大多数是实语素,极少数是虚语素。 实语素还可分成两类:独用语素和非独用语素,即自由语素 和半自由语素。独用语素既能单独成词,又能跟别的语素结 合构词。非独用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只能跟别的语素结合起 来构词。如白和菜是两个独用语素、合起来构成“人民”一 词。 现代汉语的大部分非独用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可作为词独立使 用的,现在一般不单独成词,只在一些文言成语中还保留独 用语素的资格。例如:现代汉语中“目”“睛”不能单独成 词,只能作“目击、目光、目标、眼睛”等的构词语素,但 在“目不转睛、目空一切、历历在目,画龙点睛、火烧火燎 眼金睛等文言成语中,则是独立作词使用的
现代汉语 (2)虚语素 虚语素是意义不太实在的语素,它是 、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语素。虚语素也可以 分为独用语素和非独用语素两类,虚语素 中的独用语素就是语法学中讲的虚词,如 “的、地、着、了、吗?等等;虚语素中 的非独用语素,即不自由语素,按其在构 词时所处位置的前后,可以分为前加虚语 素和后加虚语素。如老(老乡、老虎) 可(可怜、可恨),性(党性、硬性), 家(作家、艺术家、画家)等等
(2)虚语素 虚语素是意义不太实在的语素,它是 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语素。虚语素也可以 分为独用语素和非独用语素两类,虚语素 中的独用语素就是语法学中讲的虚词,如 “的、地、着、了、吗?等等;虚语素中 的非独用语素,即不自由语素,按其在构 词时所处位置的前后,可以分为前加虚语 素和后加虚语素。如老(老乡、老虎), 可(可怜、可恨),性(党性、硬性), 家(作家、艺术家、画家)等等
现代汉语 虚语素有的从来就是虚语素,大多数是由实语素演变 过来的。如“子”、“家”在古汉语中意义较实在,能独立运用, 如子曰,大方之家,都是实语素。但到了现在,它们推动原有的词 汇意义,渐渐虚化成虚语素。但虚语素演变的程度不一,有的虚化 程度深,只剩下语法意义,如子、儿、头、老、阿,有的还残存某 些词汇意义,如:者、员、家、性、化、度、可等。有的语素在表 示某意义时是虚语素,而在表示另一个有联系,较实在的意义时 却是实语素。如:虚语素:帽子、好、房子、桌子、胆子、点子 老百姓、老师、老乡、老虎、老板;纸头、看头、派头、念头。实 语素:儿子、莲子、虾子、才子、子夜;老人、徐老、老伴、老汉、 元老;烟头、头脑竺、山头、头骨等。 按意义的实虚对虚语分类,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构词上的一个基 本特点就是:汉语语素中,实语素大量存在的,在语言中异常活跃, 构词能力强,位置灵活,比较自由;虚语素为数不多,可以列举, 非独用虚语素构词时位置比较固定,或者在前,或者在后,是不自 由的
虚语素有的从来就是虚语素,大多数是由实语素演变 过来的。如“子”、“家”在古汉语中意义较实在,能独立运用, 如子曰,大方之家,都是实语素。但到了现在,它们推动原有的词 汇意义,渐渐虚化成虚语素。但虚语素演变的程度不一,有的虚化 程度深,只剩下语法意义,如子、儿、头、老、阿,有的还残存某 些词汇意义,如:者、员、家、性、化、度、可等。有的语素在表 示某一意义时是虚语素,而在表示另一个有联系,较实在的意义时 却是实语素。如:虚语素:帽子、好、房子、桌子、胆子、点子; 老百姓、老师、老乡、老虎、老板;纸头、看头、派头、念头。实 语素:儿子、莲子、虾子、才子、子夜;老人、徐老、老伴、老汉、 元老;烟头、头脑竺、山头、头骨等。 按意义的实虚对虚语分类,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构词上的一个基 本特点就是:汉语语素中,实语素大量存在的,在语言中异常活跃, 构词能力强,位置灵活,比较自由;虚语素为数不多,可以列举, 非独用虚语素构词时位置比较固定,或者在前,或者在后,是不自 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