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统计调査与整理 教学内容 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统计调查方案 2.统计调查的各种方法 3.统计整理的含义、步骤、统计分组的基本内容 4.分配数列的含义、种类 5.统计图、统计表的种类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统计调查各种方法及应用场合 2.分配数列的种类及其编制 教学难点:分配数列、统计图表的编制与绘制 授课学时:5学时 第一节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及要求 统计调査: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具体地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 具体地讲,统计调査就是要把被研究的客观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按照预定的 要求和科学的方法,对反映这个整体的各个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有计划、系统地、 科学地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过程。如要反映某地区人口文化素 质情况,就必须对该地区每个人的文化程度及其相关资料进行调査登记,以便取 得原始的资料 原始资料:是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加工、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 度到总体的统计资料。如个人的文化程度是原始资料,加总平均后的文化程度是 反映整个地区所有人的文化程度的指标 任何统计研究都是从对被研究的现象和过程一定资料的搜集开始的,首先通 过接触实际情况,占有原始资料,取感性认识,经过对资料的系统整理,综合分 析,从而提高到理性认识。由于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 的任务,所以一切统计分析与研究,都要以统计调查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它在统 计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统计调查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全面、 系统。 具体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提供统计资料是对整个系统工作的基 本要求,具体到统计调查阶段,其内容是:
1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教学内容: 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统计调查方案 2.统计调查的各种方法 3.统计整理的含义、步骤、统计分组的基本内容 4.分配数列的含义、种类 5.统计图、统计表的种类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统计调查各种方法及应用场合 2.分配数列的种类及其编制 教学难点:分配数列、统计图表的编制与绘制 授课学时:5 学时 第一节 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及要求 统计调查: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具体地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 具体地讲,统计调查就是要把被研究的客观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按照预定的 要求和科学的方法,对反映这个整体的各个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有计划、系统地、 科学地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过程。如要反映某地区人口文化素 质情况,就必须对该地区每个人的文化程度及其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登记,以便取 得原始的资料。 原始资料:是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加工、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 度到总体的统计资料。如个人的文化程度是原始资料,加总平均后的文化程度是 反映整个地区所有人的文化程度的指标。 任何统计研究都是从对被研究的现象和过程一定资料的搜集开始的,首先通 过接触实际情况,占有原始资料,取感性认识,经过对资料的系统整理,综合分 析,从而提高到理性认识。由于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 的任务,所以一切统计分析与研究,都要以统计调查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它在统 计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统计调查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全面、 系统。 具体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提供统计资料是对整个系统工作的基 本要求,具体到统计调查阶段,其内容是:
1.准确性:指统计调査所搜集的资料必须准确可靠,符合实际情况,对虚报, 瞒报,谎报追究法律责任。 2.及时性:及时完成各项调查资料的上报任务,从时间上满足各部门对统计 资料的需求。若不及时,尤如雨后送伞,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降低统计资料的使 用价值,甚至贻误整个统计工作。 3.全面性:按调查方案的规定,对要调查的单位和项目的资料毫无遗漏地进 行搜集。若资料残缺不全,就不能反映被调査事物的全貌,无法得出整体性认识, 直接影响统计工作的进程及质量。 4.系统性:是指搜集资料有条有理,不能杂乱无章,应便于资料的整理。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前首先要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它是统计设计在统计调查 阶段的具体化,同时也是统计调査获得成功的前提。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 包括以下各方面的内容。 (一)确定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调查的任务和目的是指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调查。有 了明确的调査任务和目的,才能正确的确定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才能有的放矢, 搜集与目的有关的调査资料,节约人力、物力,缩短调査的时间,提髙调査资料 的时效性,同时,也不会使调查陷入盲目混乱状态。 确定调查的目的一般来说应服从下列要求: ①解决实际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②满足国发经济综合平衡的需要; ③制定和检查计划的需要 ④把需要和可能联系起来。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确定调査对象和调査单位是为了解决向准调査,由谁来具体提供调査资料的 问题。 调査对象:就是需要调査的那些现象的总体,即统计调查的总体范围。确定
2 1.准确性:指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必须准确可靠,符合实际情况,对虚报, 瞒报,谎报追究法律责任。 2.及时性:及时完成各项调查资料的上报任务,从时间上满足各部门对统计 资料的需求。若不及时,尤如雨后送伞,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降低统计资料的使 用价值,甚至贻误整个统计工作。 3.全面性:按调查方案的规定,对要调查的单位和项目的资料毫无遗漏地进 行搜集。若资料残缺不全,就不能反映被调查事物的全貌,无法得出整体性认识, 直接影响统计工作的进程及质量。 4.系统性:是指搜集资料有条有理,不能杂乱无章,应便于资料的整理。 二、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前首先要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它是统计设计在统计调查 阶段的具体化,同时也是统计调查获得成功的前提。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 包括以下各方面的内容。 (一)确定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调查的任务和目的是指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调查。有 了明确的调查任务和目的,才能正确的确定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才能有的放矢, 搜集与目的有关的调查资料,节约人力、物力,缩短调查的时间,提高调查资料 的时效性,同时,也不会使调查陷入盲目混乱状态。 确定调查的目的一般来说应服从下列要求: ①解决实际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②满足国发经济综合平衡的需要; ③制定和检查计划的需要; ④把需要和可能联系起来。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解决向准调查,由谁来具体提供调查资料的 问题。 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那些现象的总体,即统计调查的总体范围。确定
调查对象是为了明确总体的界限,划分清调查研究的范围。 调查单位: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调查单位在全面调查时就是总体中的所有总 体单位;在非全面调查时仅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 报告单位:负责提供填、报统计资料的单位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不致的。 如进行工业普查,调查对象是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调查单位是全国的每一 个工业企业,报告单位也是全国的每一个工业企业,二者是一致的;又如调查工 业设备的利用情况,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每个工业企业则是报告单位,二者又 是不一致的。 (三)拟定调查项目 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具体的调查内容,它可解决向调查单位调查什么,它 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一般用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形式表现出来。 1.调查表:把各个调查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定的表格上就构成了调 查表,如在工业普查时,每个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工业总 产值等就是设查项目,将这些项目排列在一张表中,就构成了调查表。 ①调查表的结构 调查表一般是由表头,表体和表脚三部分组成的。 表头:是用来表明调查表的名称以及真写调查单位的名称,性质、隶属关系 等,这些东西并不能用来进行统计分析,但是核实和复查各单位时不可缺少 表体:调查项目及项目的具体表现、计算单位等,这是表的核心部分。 表脚:调查者在表下的签名和调查日期等 ②调查表的形式:单一表,一览表 单一表:是指每一人份表只填写一个调查单位,可以容纳较多的调查项目的 调查表。 一览表:是把许多个调查单位填写在一张表上,但容纳的调查项目不多的调 查表。 2.调查问卷
3 调查对象是为了明确总体的界限,划分清调查研究的范围。 调查单位: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调查单位在全面调查时就是总体中的所有总 体单位;在非全面调查时仅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 报告单位:负责提供填、报统计资料的单位。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不致的。 如进行工业普查,调查对象是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调查单位是全国的每一 个工业企业,报告单位也是全国的每一个工业企业,二者是一致的;又如调查工 业设备的利用情况,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每个工业企业则是报告单位,二者又 是不一致的。 (三)拟定调查项目 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具体的调查内容,它可解决向调查单位调查什么,它 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一般用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形式表现出来。 1.调查表:把各个调查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定的表格上就构成了调 查表,如在工业普查时,每个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工业总 产值等就是设查项目,将这些项目排列在一张表中,就构成了调查表。 ①调查表的结构 调查表一般是由表头,表体和表脚三部分组成的。 表头:是用来表明调查表的名称以及真写调查单位的名称,性质、隶属关系 等,这些东西并不能用来进行统计分析,但是核实和复查各单位时不可缺少。 表体:调查项目及项目的具体表现、计算单位等,这是表的核心部分。 表脚:调查者在表下的签名和调查日期等。 ②调查表的形式:单一表,一览表 单一表:是指每一人份表只填写一个调查单位,可以容纳较多的调查项目的 调查表。 一览表:是把许多个调查单位填写在一张表上,但容纳的调查项目不多的调 查表。 2.调查问卷
(1)调查问卷的概念:是调研人员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以一定的理论 假设为基础提出来的、由一系列问题和备选答案以及其他辅助内容所组成的,以 书面形式了解被调査者的反映和看法、并以此获得所需资料的载体 (2)调查问卷的结构 调査问卷标题:概括说明调査硏究的主题,是对调査主题的高度概括 般位于调查问卷的上端居中。如“西安市居民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封面信或前言或卷首语: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其主要作用在 于引起被调查者的重视和兴趣,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一般地说,封面信的内 容包括: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目的、意义;对被调查者的希望和请求;问卷调 查的匿名性和保密原则、对被访者表示感谢等。 指导语或填写说明:它是用来指导被调査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 释和说明,其作用与仪器、工具的使用说明相似。它主要是告诉问卷填答者如何 填写问卷、注意什么事项。 调查内容(问题及答案选项):这是整份问卷的主体,也是调 查目的的集中体现。因此,它是整个调查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这部分的内容由 个个的问题相合而成。 编码: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是 将每个问题及被调查者的回答转化成数字的工作过程。以便分类整理、方便计算 机处理和统计分析。 作业证明记载: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满足调査访问管理和监督的需要,通 常包括调査员的姓名、访问日期、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等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期或时点,如2006年末全国职工人数,2006 年工业总产值等。 调査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资料到报送资料整个工作过 程所需要的时间。 (五)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4 (1)调查问卷的概念:是调研人员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以一定的理论 假设为基础提出来的、由一系列问题和备选答案以及其他辅助内容所组成的,以 书面形式了解被调查者的反映和看法、并以此获得所需资料的载体。 (2)调查问卷的结构 调查问卷标题:概括说明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对调查主题的高度概括, 一般位于调查问卷的上端居中。如“西安市居民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封面信或前言或卷首语: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其主要作用在 于引起被调查者的重视和兴趣,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一般地说,封面信的内 容包括: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目的、意义;对被调查者的希望和请求;问卷调 查的匿名性和保密原则、对被访者表示感谢等。 指导语或填写说明:它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 释和说明,其作用与仪器、工具的使用说明相似。它主要是告诉问卷填答者如何 填写问卷、注意什么事项。 调查内容(问题及答案选项):这是整份问卷的主体,也是调 查目的的集中体现。因此,它是整个调查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这部分的内容由 一个个的问题相合而成。 编码: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是 将每个问题及被调查者的回答转化成数字的工作过程。以便分类整理、方便计算 机处理和统计分析。 作业证明记载: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满足调查访问管理和监督的需要,通 常包括调查员的姓名、访问日期、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等。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期或时点,如 2006 年末全国职工人数,2006 年工业总产值等。 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资料到报送资料整个工作过 程所需要的时间。 (五)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它是从组织上保证调查工作顺开展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内容: 1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及调查人员的配置 2调查的方式方法 3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宣传、培训、试点、文件印刷等 4调查经费的预算和开支办法 5调查资料的报送方法 6调查成果的公布时间等 统计调查的方式 (一)统计报表 1.含义:按照统一的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 料的一种方式(举例)。它一般都是以定期统计报表的形式出现的,如工资报表 劳动报表等,我国的一系列基本统计资料都是通过统计报表提供的,统计报表的 特点:统一性、全面性、周期性、可靠性。 (1)统一性:指统计报表是按照统一的指标体系,表格形式、报送程序,报 送时间等搜集资料的,都是由国家、地区或隶属部门统一规定的,保证了资料的 统一性。 (2)全面性:在报表实施的范围内,各单位都必须填报,从基层单位的填报 经过部门、地区、全国的汇总便可得到整个国家的基本资料,保证了的全面性。 (3)周期性:统计报表一般都是以定期统计报表的形式出现的,即按照固定 的间隔定期进行,如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资料随着时间 的变化而连续不断的搜集,保证了资料的连续性和周期性, (4)可靠性:统计报表是建立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基础上的,报表资料若 不考虑人为因素干扰的话,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种类 (1)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 统计报表。 国家统计报表—一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由国家统计部门统一制发,用以 搜集全国性的经济和社会基本情况,包括农业、工业、基建、物资、商业、外贸
5 它是从组织上保证调查工作顺开展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内容: 1.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及调查人员的配置 2.调查的方式方法 3.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宣传、培训、试点、文件印刷等 4.调查经费的预算和开支办法 5.调查资料的报送方法 6.调查成果的公布时间等 三、统计调查的方式 (一)统计报表 1.含义:按照统一的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 料的一种方式(举例)。它一般都是以定期统计报表的形式出现的,如工资报表, 劳动报表等,我国的一系列基本统计资料都是通过统计报表提供的,统计报表的 特点:统一性、全面性、周期性、可靠性。 (1) 统一性:指统计报表是按照统一的指标体系,表格形式、报送程序,报 送时间等搜集资料的,都是由国家、地区或隶属部门统一规定的,保证了资料的 统一性。 (2) 全面性:在报表实施的范围内,各单位都必须填报,从基层单位的填报, 经过部门、地区、全国的汇总便可得到整个国家的基本资料,保证了的全面性。 (3) 周期性:统计报表一般都是以定期统计报表的形式出现的,即按照固定 的间隔定期进行,如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资料随着时间 的变化而连续不断的搜集,保证了资料的连续性和周期性。 (4) 可靠性:统计报表是建立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基础上的,报表资料若 不考虑人为因素干扰的话,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种类 (1)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 统计报表。 国家统计报表——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由国家统计部门统一制发,用以 搜集全国性的经济和社会基本情况,包括农业、工业、基建、物资、商业、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