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 8.2电子聚合物基电阻式湿度传感器 8.2.1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 8.2.2聚苯乙烯磺酸铵湿敏元件 8.2.3有机季铵盐高分子电解质湿敏元件 8.2.4胀缩性有机物湿敏元件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廊器课程组制作
电子科技大学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课程组 制作 8.2 电子聚合物基电阻式湿度传感器 8.2.1 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 8.2.2 聚苯乙烯磺酸铵湿敏元件 8.2.3 有机季铵盐高分子电解质湿敏元件 8.2.4 胀缩性有机物湿敏元件
8.2.1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 /986 制备工艺 1.用聚苯乙烯为基片,表面用硫酸磺化处理(引入磺酸基团 SO4H),形成具有共价键结合的磺酸化聚苯乙烯亲水层; 2.为了提高湿敏元件的感湿特性,再通过氯化锂溶液离子交换Lⅰ ,置换出磺酸基团中的H+,形成磺酸锂感湿层; 3.在感湿层表面制备多孔电极。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廊器课程组制作
电子科技大学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课程组 制作 8.2.1 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 1. 用聚苯乙烯为基片,表面用硫酸磺化处理(引入磺酸基团 SO4H-),形成具有共价键结合的磺酸化聚苯乙烯亲水层; 2. 为了提高湿敏元件的感湿特性,再通过氯化锂溶液离子交换Li ,置换出磺酸基团中的H+ ,形成磺酸锂感湿层; 3. 在感湿层表面制备多孔电极。 制备工艺
8.2.1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 986 10 25'℃ 10M 吸湿 10 4<+3%RH 一年后结果 初始结果 100k 10 10k 脱混 2030 40 5060708090100 30 40 50 6070 8090 相对湿度(%) 相对祖度(%) 聚苯乙烯磺酸锂湿 聚苯乙烯磺酸煙湿敏 敏元件的感湿特性 元件稳定性实验结果 在测试范围内,元件阻值与相对湿度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基本为一直线; 元件的感湿特性与基片表面的磺化时间密切相关; 元件的湿滞回差亦较理想,在阻值相同的情况下,吸湿和脱湿时湿度指示的 最大差值为(3-4)%RH。 电子科技大学敏席材料与传核器课程组 制作
电子科技大学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课程组 制作 • 在测试范围内,元件阻值与相对湿度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基本为一直线; • 元件的感湿特性与基片表面的磺化时间密切相关; • 元件的湿滞回差亦较理想,在阻值相同的情况下,吸湿和脱湿时湿度指示的 最大差值为(3-4)%RH。 8.2.1 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
8.2.1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 好 986 104 10 25℃ 10 浸水后 103 40℃ 102 102 50℃ 漫水前 型 10 10' 20 1 40 60 80 00 0 20 40 60 80 100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 聚苯乙烯黄酸理啦 聚苯乙稀磺酸锂湿 敏元件的抗水浸性能 敏元件的温度特性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廊器课程组 制作
电子科技大学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课程组 制作 8.2.1 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
8.2.1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 磺酸锂湿敏元件主要技术特性 数 工作 时间 精 度 测湿范围 滞后 温度系数 型 据 温度 带数 稳定性 特命 适用环境 (%RH) (%RH) (%RH》 (%RH/C) (C:) (s) 不怕水怕 灰尘烟雾, 一30 2.5% SP-1 升湿 ±8 0-一300 士8 0.5 二年 一·定量的 +80 时30 RH/年 SO:酸雾中 均可使用 使 用 不怕水、不 一 年 怕灰尘,烟 -38 变 雾,一定量 SP-2 后 ±2.5 0~-100 ±2.5 0.5 +93 化 率 的S02酸 2.5% 雾中均可 RH 使用 电子科技大学敏席材料与传廊器课程组 制
电子科技大学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课程组 制作 8.2.1 聚苯乙烯磺酸锂湿敏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