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教案 第1次课(第1、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与微观经济政策(一) 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教学目的:素质上,要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帕累托最优原理,对自 己身边的经济资源进行帕崇托改进:思维上,要使学生能够参考埃奇渥斯盒状图, 对所遇到的经济问题设计新的分析工具。 (2)教学要求:掌握“帕累托标准”、“交换、生产、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 最优”等概念:理解“埃奇渥斯盒状图”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思维方法;了 解“交换的契约曲线”、“生产的契约曲线”和“边际转换率”等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帕某托标准”、“交换、生产、生产与交换的帕崇托最优”: (2)教学难点:“埃奇渥斯盒状图”、“生产可能性曲线”、“交换的契约 曲线”、“生产的契约曲线”和“边际转换率”。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文字部分)、教学方法(方括号内文字)、辅 助手段(主要为图示)、板书(黑体字)、学时分配(条目后圆括号内标明)等】 一、导入语:福利经济学(3分种) 一种商品的供求平衡即取决于其本身的价格,也取决于其他商品的价格;当 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商品都处于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 衡。研究一般均衡是否存在,为“一般均衡论”:研究一般均衡是否有效率,“福 利经济学”。 二、一般均衡;(Genesal Equilibrium)(7分钟)
以前研究的均衡价格属于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可是,一种商 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一系列商品的价格变动,比如,原油供给减少,引起原油价 格上升(图1)。这就引起原油的替代品煤的需求增加和价格上升(图2)。同时, 原油价格上升又引起汽油成本上升,进而引起汽油供给减少和汽油价格上升(图 3)。汽油价格上升又引起对汽车的需求量的减少和汽车价格的下降(图4)。煤 价上升又会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增加:汽车需求的下降又会导致对汽油和原油的需 求减少:原油价格最终是下降还是上升,就取决于这两方面力量的大小。假定原 油价格最终上升,又会按照同样的传导机制再一次影响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 等等。那么,最终能否稳定下来?这就是“一般均衡论”要研究的问题。 D D 图1原油市场 图2煤市场 O D D 图3汽油市场 图4汽车市场 三、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与唯一性(2分钟) 一般均衡既然是要经过无数次试探过程才可能出现,那么,它到底是存在 与存在呢?如果有在,是不是唯一的呢?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用较为复 杂的数学方法已经证明,它是有在的,而且是唯一的。所以,一般均衡也常被称 为“瓦尔拉斯均衡”(Walrasian equilibrium)。那么,瓦尔拉斯均衡是不是最 有效率的一种均衡呢?为此,先研究经济效率的概念。 四、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18分钟) 用A和B代表两种资源配置状态,那么,对于全社会而言,如果至少有一人 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观点看亦有A优于B。这 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为“帕累托标准”(Pareto Standard)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 何其他人的状况不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 是“坏”的。这种以帕崇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Pareto Improvement).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慕托改进均不存在,则称这种 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Pareto Optimality),。反之,只要有在着帕累 托改进,则说明资源配置还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崇托最优状态又称为经济效率。满足帕崇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 的:反之,不满足帕祟托最优状态的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五、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Pareto Optimality Condition of Exchange) (15分钟) (1)埃奇渥斯盒状图(Edgeworth Box Diagram): 假定有两人(O和O)社会,可供消费的商品也是两种(A和B),对0来说, 有他的无差异曲线图【注释:参照教科书第三章《无差异曲线》节】,对O来说 也有他自己的无差异曲线图。现在,把其中的一个无差异曲线图反转,扣在另一 个无差异曲线图上,就形成了埃奇渥斯盒状图。图形如下: OB OA 图5埃奇渥斯盒状图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如果用横轴表示全社会的X商品总量,用纵轴表示全社会的总量,用纵轴表 示全社会的Y商品总量,那么假设刚开始时,O,和O两人的分配在E点达于均 衡,即将两种商品分配净尽。那么,这样的分配是缺乏效率的,因为它存在着帕 累托改进:或者,将均衡点移动到E,O的景况没有变坏而O的景况得到改善:
或者,将均衡点移动到E:点,O的景况没有变坏而O的景况却得到改善。既然 存在着这两种可能的帕某托改进,说明此时经济状态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缺乏 效率。反之,在E、E:等点处进行分配,则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把这样的 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则得到一条“交换的契约曲线”(Exchange contract curve),该曲线表示,两人社会对两种商品的分配状态的帕崇托最优 点的集合:或者说,交换的契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 态。 考虑到交换的契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两人社会两个人的无差异曲线的 切点。而在切点处,斜率相等,即两人的边际替代率【参见第三章《无差异曲线》 节】相等,即MRSx=MRSa,这也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六、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Pareto Optimality Condition of Production) (10分钟) 【仍然采用埃奇渥斯盒状图工具进行分析,所不同的是两个生产者而不是消 费者,是两个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图的扣合,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两种生产资源: 其次,两个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仍然是帕累托最优点,这些点的集合叫做 “生产的契约曲线”(Productive contract curve):在生产的契约曲线上,斜 率相等,即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所以,有以下结论】 MRTS=MRTSLK 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七、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Pareto Optimality Condition of Production ang Exchange)(15分钟) (1)问题和假定 交换的最优和生产的最优只能是单独地看时达到的最优,把两者综合起来, 就不一定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为此,假定有两个消费者A和B消费两种产品X 和Y,有两个生产者C和D分别生产X和Y。 (2)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Curve) 生产的契约曲线表明,商品X的增加是以商品Y的减少为代价的,反之反是。 说明在生产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两种商品的生产存在着转换关系。将商品X的增
量△X对商品Y的转换量△Y,即△Y/△X比值的绝对值,称之为X对Y的边际转 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记为MRT。 由于增加X必得减少Y,所以,用横州表示X,纵轴表示Y,X对Y的转换关系 可以用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表示。 生产可能性曲线除了向右下方倾斜外,还有一个性质,就是其斜率的绝对值 即边际转换率随着X的增加而递减。 尘产可能性曲线 O X 图6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果生产组合点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说明生产处于浪费状态:而生产 组合点又不可能出现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也称为“生 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3)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现在,将生产可能性曲线和交换的方盒图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把生产和交换 行为联系起来考察,求的生产与交换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