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学科学研究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科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理解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管理 学科研究的属性、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领会管理学学科背景,掌握科学研究的 基本流程和管理学科研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研究流程与类型;管理学研究基本步骤 【教学时数】4 【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 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去认知新的事物,每时每刻都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的解 决,研究因而成为了每时每刻所做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获得了新的知识, 具备了新的能力,从而增强了对世界存在和运行规律的理解。然而,研究必须遵 循一定的规则、程式和方法,并将科学的和非科学的方法加以区分,才能产生客 观的、真实的、有价值的知识。因此,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程式和方法,对于 初涉研究工作或者尚处于研究生阶段的同学来讲是极其重要的。 第一节科学与科学研究 科学 科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子、核能、航天、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高 铁等,也联想到了蒸汽机、电力、芯片下的工业革命,甚至追溯到火药、指南针、 造纸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然而,这些仅仅是科学的结果。科学也让我们联想到物 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并认为这些学科所从事的是科学工作或科学研 究工作。尽管熟悉经济学、管理学的人也会使用“软科学”一词,但是更多的人 更强倾向于将理工农医等学科与科学相联系,而将人文社科排除在科学之外。科 学也被认为是与知识相关的概念,是人类获取的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知识,但 是,有系统、有组织的正确知识并非科学,如我们可以学会网络购物、学会使用 微信进行联系、掌握某某火车站北站南广场东侧在何方位,这些知识都是有系统、 有组织又是正确的,但它们并不能认为是科学。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 (一)哲学视野的科学
- 1 - 第一章 管理学科学研究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科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理解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管理 学科研究的属性、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领会管理学学科背景,掌握科学研究的 基本流程和管理学科研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研究流程与类型;管理学研究基本步骤 【教学时数】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 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去认知新的事物,每时每刻都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的解 决,研究因而成为了每时每刻所做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获得了新的知识, 具备了新的能力,从而增强了对世界存在和运行规律的理解。然而,研究必须遵 循一定的规则、程式和方法,并将科学的和非科学的方法加以区分,才能产生客 观的、真实的、有价值的知识。因此,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程式和方法,对于 初涉研究工作或者尚处于研究生阶段的同学来讲是极其重要的。 第一节 科学与科学研究 一、科学 科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子、核能、航天、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高 铁等,也联想到了蒸汽机、电力、芯片下的工业革命,甚至追溯到火药、指南针、 造纸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然而,这些仅仅是科学的结果。科学也让我们联想到物 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并认为这些学科所从事的是科学工作或科学研 究工作。尽管熟悉经济学、管理学的人也会使用“软科学”一词,但是更多的人 更强倾向于将理工农医等学科与科学相联系,而将人文社科排除在科学之外。科 学也被认为是与知识相关的概念,是人类获取的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知识,但 是,有系统、有组织的正确知识并非科学,如我们可以学会网络购物、学会使用 微信进行联系、掌握某某火车站北站南广场东侧在何方位,这些知识都是有系统、 有组织又是正确的,但它们并不能认为是科学。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 (一)哲学视野的科学
关于科学概念本身的争论体现在众多的哲学流派中,因为哲学比任何学科都 喜欢对自身的范围、问题、方法等进行反思,而进行这样的反思也推动着哲学 学科的发展。哲学流派都可视为本体论、认知论和方法论中的部分观点的讨论或 组合,其中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讨论或假设,认知论是关于“人能 否认知世界”的讨论或假设,方法论关于“人如何认知世界”的讨论。由于哲学 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它 探讨具体事物背后的抽象本质,是一门反思性与前瞻性并存的学科,而科学是人 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其概 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因此,哲学与 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与科学的共性在于它们都研究规律,都以概念、范 畴、规律的逻辑体系来反映现实,并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③。但是,哲学是从总 体上揭示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以揭示世界的本质与规律,而科学是从某一方面 某一领域来研究世界,重在把握某一特殊规律,两者之间属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正是这样,科学概念的探讨集中在 哲学中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的目标不是探讨哲学问题,也不想陷入绞尽脑汁的辩证之中,但是对哲 学的理解无疑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科学的认识。自然奥秘促使人们去探索,但是 早期在已有知识、方法和手段的约束下,加之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惊叹和敬佩, 人们不得以求助于上帝来揭示世间万象,宗教和神学于是占据了统治地位,其所 包含的概念、逻辑、规则和方法被神秘所笼罩,因而并非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可 靠的真理。哲学从神话传说中产生,并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由于重视对自 然科学的研究,因而称之为自然哲学,尽管其思想难以摆脱宗教神话的烙印。其 中爱利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巴门尼德在其《论自然》中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 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 意义。巴门尼德认为,人们凭感官得到的知识不是真理而是意见,因为真理是不 能凭感官而必须通过理性才能获得的。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时 期,代表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以前各派的哲学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哲 成素梅.科学哲学史研究的现状与起点[叮学习与实践,2013(2):106-11 ②罗胜强,姜嬿.管理学问卷调查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4 3李江涛,涂成林.科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命运[学术研究,1985(4):76-78
- 2 - 关于科学概念本身的争论体现在众多的哲学流派中,因为哲学比任何学科都 喜欢对自身的范围、问题、方法等进行反思①,而进行这样的反思也推动着哲学 学科的发展。哲学流派都可视为本体论、认知论和方法论中的部分观点的讨论或 组合②,其中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讨论或假设,认知论是关于“人能 否认知世界”的讨论或假设,方法论关于“人如何认知世界”的讨论。由于哲学 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它 探讨具体事物背后的抽象本质,是一门反思性与前瞻性并存的学科,而科学是人 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其概 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因此,哲学与 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与科学的共性在于它们都研究规律,都以概念、范 畴、规律的逻辑体系来反映现实,并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③。但是,哲学是从总 体上揭示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以揭示世界的本质与规律,而科学是从某一方面、 某一领域来研究世界,重在把握某一特殊规律,两者之间属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正是这样,科学概念的探讨集中在 哲学中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的目标不是探讨哲学问题,也不想陷入绞尽脑汁的辩证之中,但是对哲 学的理解无疑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科学的认识。自然奥秘促使人们去探索,但是 早期在已有知识、方法和手段的约束下,加之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惊叹和敬佩, 人们不得以求助于上帝来揭示世间万象,宗教和神学于是占据了统治地位,其所 包含的概念、逻辑、规则和方法被神秘所笼罩,因而并非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可 靠的真理。哲学从神话传说中产生,并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由于重视对自 然科学的研究,因而称之为自然哲学,尽管其思想难以摆脱宗教神话的烙印。其 中爱利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巴门尼德在其《论自然》中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 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 意义。巴门尼德认为,人们凭感官得到的知识不是真理而是意见,因为真理是不 能凭感官而必须通过理性才能获得的。公元前 4 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时 期,代表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以前各派的哲学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哲 ① 成素梅. 科学哲学史研究的现状与起点[J]. 学习与实践,2013(2):106-113. ② 罗胜强,姜 嬿. 管理学问卷调查研究方法[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4. ③ 李江涛,涂成林. 科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命运[J]. 学术研究,1985(4):76-78
学体系,其中亚里士多德在巴门尼德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科学理论与意见和迷 信,指出科学是通过确实可靠性而与意见和迷信区别开来。亚里士多德强调科学 的特征是其确实可靠性,并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科学的确 实可靠性提供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划界观在整个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支配着关于科 学本质的讨论。中世纪哲学是以基督教思想为主导的经院哲学从兴起、发展到衰 弱的时期,其中反映了亚里士多德哲学逐步被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而文艺复兴时 期是一个追求科学知识、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的自我觉醒时期,人们的 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岸,从清净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世,自 然和人成了当时思想界研究的中心命题,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 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其中的自然哲学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用经验观 察的科学方法反对经院晢学脱离实际的繁琐推演方法,用辩证法思想反对形而上 学,尽管其对自然的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纠缠在一起。而在文艺复 兴时期后的100多年时间内,特别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日益脱离神学而取得辉煌 成就,出现了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许多科学伟人,这期间的科学标准已不 再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说或基督教教义而是自然本身,科学方法也不再掺杂 很多神秘巫术,而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和数学演绎法。当然,哲学中 之前被认为由神灵统治的世界逐步被认为是由因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所取代,形 而上学的机械宇宙观占到了统治的地位。 值得强调的是意大利自然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伽利略。作为 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第一个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 天文学知识,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依靠主观思考和纯推理方法所得到的 科学结论,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的关于 自然之书是由数学语言书写的主张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 究,并且实验方法成为了探索、发现自然奥秘的公认的科学方法。伽利略对现代 科学的贡献部分源于他在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的发现,但更加重要的是由他开始 科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不再受其束缚。正是在此意义上,伽利略被称为实验科 学的创始人和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是“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①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3 - 学体系,其中亚里士多德在巴门尼德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科学理论与意见和迷 信,指出科学是通过确实可靠性而与意见和迷信区别开来。亚里士多德强调科学 的特征是其确实可靠性,并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科学的确 实可靠性提供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划界观在整个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支配着关于科 学本质的讨论。中世纪哲学是以基督教思想为主导的经院哲学从兴起、发展到衰 弱的时期,其中反映了亚里士多德哲学逐步被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而文艺复兴时 期是一个追求科学知识、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的自我觉醒时期,人们的 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岸,从清净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世,自 然和人成了当时思想界研究的中心命题,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 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其中的自然哲学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用经验观 察的科学方法反对经院哲学脱离实际的繁琐推演方法,用辩证法思想反对形而上 学,尽管其对自然的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纠缠在一起。而在文艺复 兴时期后的 100 多年时间内,特别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日益脱离神学而取得辉煌 成就,出现了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许多科学伟人,这期间的科学标准已不 再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说或基督教教义而是自然本身,科学方法也不再掺杂 很多神秘巫术,而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和数学演绎法。当然,哲学中 之前被认为由神灵统治的世界逐步被认为是由因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所取代,形 而上学的机械宇宙观占到了统治的地位①。 值得强调的是意大利自然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伽利略。作为 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第一个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 天文学知识,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依靠主观思考和纯推理方法所得到的 科学结论,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的关于 自然之书是由数学语言书写的主张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 究,并且实验方法成为了探索、发现自然奥秘的公认的科学方法。伽利略对现代 科学的贡献部分源于他在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的发现,但更加重要的是由他开始 科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不再受其束缚。正是在此意义上,伽利略被称为实验科 学的创始人和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是“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① 张志伟. 西方哲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数学演绎,与培根重视归纳法而轻视演绎法不 同,伽利略将归纳法与演绎法并举。在伽利略看来,科学硏究和科学发现的正确 道路是从观察实验出发,用数学定量地表达科学规律,然后用实验加以印证,其 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得物理学摆脱了依靠形而上学的思辨、自觉 猜测和定性研究状况,走上了坚实的科学探索的道路。实验方法的采用也改变了 科学的性质和方向,最终赋予了近代科学以“实验科学”的基本特征。 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进入了现代哲学发展时期,并出现了欧洲 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的分野,其中的情境是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业革命完 成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日益暴露,以及由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促进的自然科 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思想的提出 这一切极大推进了人们的认识发展进程。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然科学与 哲学的完全脱离,其中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相对应的,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 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崛起,要求哲学和社会科学也必须仿效自然科学实证的、 可以验证的方法,以描述经验事实为内容,以获得实用效果为目的,来建立一种 排除形而上学、可以获得知识的确切性和可靠性的哲学,而基于此产生的西方现 代哲学的实证主义经过第二代“内在实证主义”和第三代“逻辑实证主义”的持 续发展,贯穿了整个20世纪②。并且,一门相对独立的研究科学的科学哲学学科 逐步成熟,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对象,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 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 实证主义得益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广受推 崇显示了科学在改造思想和物质世界方面的力量。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认为“从 弗兰西斯·培根以来一切优秀的思想家都一再地指出,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 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③,即只有建立在观察和科学实验等纯粹 经验事实基础上知识体系,才是科学的知识。孔德因而提出了实证主义的科学划 界标准,并把自然科学所采用的方法称之为“实证方法”。在孔德看来,人类思 想演变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通常称之为神学阶段、 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而实证哲学有别于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是科学的 ①谢地坤,现代西方哲学的流变及启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3):5-11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晢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M.匡宏等译.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3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晢学论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 4 - 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数学演绎,与培根重视归纳法而轻视演绎法不 同,伽利略将归纳法与演绎法并举。在伽利略看来,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正确 道路是从观察实验出发,用数学定量地表达科学规律,然后用实验加以印证,其 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得物理学摆脱了依靠形而上学的思辨、自觉、 猜测和定性研究状况,走上了坚实的科学探索的道路。实验方法的采用也改变了 科学的性质和方向,最终赋予了近代科学以“实验科学”的基本特征。 从 19 世纪 40 年代以来,西方哲学进入了现代哲学发展时期,并出现了欧洲 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的分野①,其中的情境是 19 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业革命完 成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日益暴露,以及由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促进的自然科 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思想的提出, 这一切极大推进了人们的认识发展进程。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然科学与 哲学的完全脱离,其中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相对应的,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 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崛起,要求哲学和社会科学也必须仿效自然科学实证的、 可以验证的方法,以描述经验事实为内容,以获得实用效果为目的,来建立一种 排除形而上学、可以获得知识的确切性和可靠性的哲学,而基于此产生的西方现 代哲学的实证主义经过第二代“内在实证主义”和第三代“逻辑实证主义”的持 续发展,贯穿了整个 20 世纪②。并且,一门相对独立的研究科学的科学哲学学科 逐步成熟,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对象,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 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 实证主义得益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广受推 崇显示了科学在改造思想和物质世界方面的力量。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认为“从 弗兰西斯·培根以来一切优秀的思想家都一再地指出,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 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③,即只有建立在观察和科学实验等纯粹 经验事实基础上知识体系,才是科学的知识。孔德因而提出了实证主义的科学划 界标准,并把自然科学所采用的方法称之为“实证方法”。在孔德看来,人类思 想演变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通常称之为神学阶段、 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而实证哲学有别于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是科学的 ① 谢地坤. 现代西方哲学的流变及启示[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3):5-11. ②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M]. 匡宏等译.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③ 洪 谦. 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和真正的哲学,因为其科学效能总是在于与所观察的现象直接或间接相符°。 孔德亲创的实证主义在性质上属于经验实证主义,其实证一词蕴涵了真实 有用、可靠、精确、肯定和相对等六项特质,强调用观察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来 研究经验材料,以此获取实然性、客观性和可检验性的知识,发现存在于事物之 间的恒常联系。孔德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普适性深信不疑,在建构社会学研究方法 时,他移用了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的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等。其中,对于观 察法,孔德认为此方法不仅可以普遍运用于自然科学,而且可以有效适用于社会 学,而实证主义的观察是在一定预备性理论指导下的合理观察,包括对社会的静 态观察、动态观察以及通过史料、古迹文物的分析而形成的间接观察等,并且 对观察过程的指导,还是对观察结果的解释,都离不开实证主义理论。孔德把实 验分为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认为前者仅适用于自然科学,后者则可以应用于社 会学领域,是研究者在排除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社会现象进行的研究。孔德认为, “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比较,因为它有助于驱逐绝对主 义精神。”。比较法就是“对全世界各个地区人类社会的不同共存状态一一完全 互不相关的状态进行比较”,在性质上是一种静态的、横向的研究方法。孔德 还提出了社会学特有的历史研究法。在孔德看来,历史法其实是一种动态的、纵 向的比较法,它是“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上考察社会现象的变迁,其基本特点是其 动态性与连续性,而它的最终目的是找出特定社会的发展之基本规律”③,而唯 有仰赖此种种实证方法,才能重组社会理论,进而把形而上学的思辨驱逐出社会 学领域。 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成为了紧随其后作为科学哲学主要流派之一的逻辑实 证主义思想渊源,这个“维亚纳圈子”继承了休谟和马赫的经验论,装备了弗雷 恪、维特根斯坦和罗素的逻辑分析等强大工具,主张把批判形而上学作为一项主 要任务,认为只有“逻辑”和“实证”两类知识才是形而下的知识,其他都是形 而上的范畴,而形而上学的命题既违反逻辑句法,又无法进行经验证实,因此他 们主张将其从哲学中清除出去。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的所谓“逻辑”是指能够用数 ①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M黄建华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 2何景熙,王建敏西方社会学说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3刘易斯·A.科塞.社会思想名家[M石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艾伦·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M陈玮、冯克利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5何景熙,王建敏.西方社会学说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洪明.实证主义之脉:从哲学到法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6):116-123
- 5 - 和真正的哲学,因为其科学效能总是在于与所观察的现象直接或间接相符①。 孔德亲创的实证主义在性质上属于经验实证主义,其实证一词蕴涵了真实、 有用、可靠、精确、肯定和相对等六项特质,强调用观察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来 研究经验材料,以此获取实然性、客观性和可检验性的知识,发现存在于事物之 间的恒常联系。孔德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普适性深信不疑,在建构社会学研究方法 时,他移用了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的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等。其中,对于观 察法,孔德认为此方法不仅可以普遍运用于自然科学,而且可以有效适用于社会 学,而实证主义的观察是在一定预备性理论指导下的合理观察,包括对社会的静 态观察、动态观察以及通过史料、古迹文物的分析而形成的间接观察等②,并且, 对观察过程的指导,还是对观察结果的解释,都离不开实证主义理论。孔德把实 验分为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认为前者仅适用于自然科学,后者则可以应用于社 会学领域,是研究者在排除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社会现象进行的研究。孔德认为, “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比较,因为它有助于驱逐绝对主 义精神。”③。比较法就是“对全世界各个地区人类社会的不同共存状态——完全 互不相关的状态进行比较”④,在性质上是一种静态的、横向的研究方法。孔德 还提出了社会学特有的历史研究法。在孔德看来,历史法其实是一种动态的、纵 向的比较法,它是“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上考察社会现象的变迁,其基本特点是其 动态性与连续性,而它的最终目的是找出特定社会的发展之基本规律”⑤,而唯 有仰赖此种种实证方法,才能重组社会理论,进而把形而上学的思辨驱逐出社会 学领域⑥。 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成为了紧随其后作为科学哲学主要流派之一的逻辑实 证主义思想渊源,这个“维亚纳圈子”继承了休谟和马赫的经验论,装备了弗雷 恪、维特根斯坦和罗素的逻辑分析等强大工具,主张把批判形而上学作为一项主 要任务,认为只有“逻辑”和“实证”两类知识才是形而下的知识,其他都是形 而上的范畴,而形而上学的命题既违反逻辑句法,又无法进行经验证实,因此他 们主张将其从哲学中清除出去。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的所谓“逻辑”是指能够用数 ① 奥古斯特·孔德. 论实证精神[M]. 黄建华译. 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 ② 何景熙,王建敏. 西方社会学说史纲[M].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③ 刘易斯·A. 科塞. 社会思想名家[M]. 石人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④ 艾伦·斯温杰伍德. 社会学思想简史[M]. 陈玮、冯克利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⑤ 何景熙,王建敏. 西方社会学说史纲[M].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⑥ 梁洪明. 实证主义之脉:从哲学到法社会学[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6):1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