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毒性鱼病 一、病毒及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病毒的主要特点? 2. 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潜伏期长,不易发现; 2) 传播快,难控制; 3) 防治困难,无特效药。 二、淋巴囊肿病 1.病原:淋巴囊肿病毒,DNA病毒,呈正二十面体,直径130~260nm。 2.症状和病理变化:属慢性皮肤瘤,在皮肤、鳍及鳃部有水泡状肿胀物。 3.诊断方法:依外观初诊,以电镜观察确诊。 4.流行情况:已发生于包括鲆和鲽等100余种海淡水鱼类,多发生于高温季节。 5.防治:无有效方法 Chapter 7. 养殖鱼类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鱼病 一、病毒及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病毒的主要特点? 2. 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潜伏期长,不易发现; 2) 传播快,难控制; 3) 防治困难,无特效药。 二、淋巴囊肿病 1.病原:淋巴囊肿病毒,DNA病毒,呈正二十面体,直径130~260nm。 2.症状和病理变化:属慢性皮肤瘤,在皮肤、鳍及鳃部有水泡状肿胀物。 3.诊断方法:依外观初诊,以电镜观察确诊。 4.流行情况:已发生于包括鲆和鲽等100余种海淡水鱼类,多发生于高温季节。 5.防治:无有效方法 Chapter 7. 养殖鱼类疾病
三、真鲷虹彩病毒病 1.病原:真鲷虹彩病毒(Iridouirus): 病毒粒子正六角形,大小为200 ~ 240 nm;感染部位为鲷科鱼类的脾脏,其次为肾脏。 2.症状和病理变化:身体发黑、体表和鳍条出血、脾脏肥大,肾脏肥大。 [光镜] 病鱼脾脏有许多异常肥大的细胞; [电镜] 脾脏细胞内有许多的六角形的病毒粒子。 3.诊断方法:[初诊] 脾脏异常肥大 [确诊] LM下有异常肥大细胞、EM下脾脏细胞内有病毒粒子 4.流行情况:鲷科鱼类的幼鱼发病死亡高,发病高峰水温22~26 ℃ 5.防治:无有效方法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三、真鲷虹彩病毒病 1.病原:真鲷虹彩病毒(Iridouirus): 病毒粒子正六角形,大小为200 ~ 240 nm;感染部位为鲷科鱼类的脾脏,其次为肾脏。 2.症状和病理变化:身体发黑、体表和鳍条出血、脾脏肥大,肾脏肥大。 [光镜] 病鱼脾脏有许多异常肥大的细胞; [电镜] 脾脏细胞内有许多的六角形的病毒粒子。 3.诊断方法:[初诊] 脾脏异常肥大 [确诊] LM下有异常肥大细胞、EM下脾脏细胞内有病毒粒子 4.流行情况:鲷科鱼类的幼鱼发病死亡高,发病高峰水温22~26 ℃ 5.防治:无有效方法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四 、草鱼出血病 1.病原:呼肠孤病毒(Reouirus),属dsRNA病毒,球形六边体,直径70nm。 该病毒在草鱼的吻端、性腺、鳍条、肾脏等单层细胞中复制 2.症状和病理变化:体表发黑,口腔、头部、眼眶和鳍条基部等处出血、 眼球突出,肌肉呈斑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者内脏出血,但肠壁仍较结实。 3.诊断方法:[初诊] 根据症状 [确诊] EM检查肾脏等部有无病毒粒子 4.流行情况:1 龄以下鱼种危害严重,发病高峰为25~30 ℃左右 5.防治:腹腔注射组织疫苗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四 、草鱼出血病 1.病原:呼肠孤病毒(Reouirus),属dsRNA病毒,球形六边体,直径70nm。 该病毒在草鱼的吻端、性腺、鳍条、肾脏等单层细胞中复制 2.症状和病理变化:体表发黑,口腔、头部、眼眶和鳍条基部等处出血、 眼球突出,肌肉呈斑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者内脏出血,但肠壁仍较结实。 3.诊断方法:[初诊] 根据症状 [确诊] EM检查肾脏等部有无病毒粒子 4.流行情况:1 龄以下鱼种危害严重,发病高峰为25~30 ℃左右 5.防治:腹腔注射组织疫苗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五、痘疮病 1.病原:一种疱疹病毒,具体不详。 2.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病鱼皮肤表面出现许多小斑点,体表覆盖 一层白色粘液;此后白色斑点逐渐扩大,且病变部位表皮逐渐增厚,形 成石蜡状增生物,增生物不断脱落与重生。 3.诊断方法:根据初期的小白点及后期的石蜡状增生物可确诊 4.流行情况:流行不广,我国只在1957~58年在上海有报道,危害对象为 2 龄鲤鱼,死亡率为10%左右 5.防治:未研究。 四、其他海水病毒病:锦鲤的疱疹病毒、石斑于鱼的虹彩病毒,等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五、痘疮病 1.病原:一种疱疹病毒,具体不详。 2.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病鱼皮肤表面出现许多小斑点,体表覆盖 一层白色粘液;此后白色斑点逐渐扩大,且病变部位表皮逐渐增厚,形 成石蜡状增生物,增生物不断脱落与重生。 3.诊断方法:根据初期的小白点及后期的石蜡状增生物可确诊 4.流行情况:流行不广,我国只在1957~58年在上海有报道,危害对象为 2 龄鲤鱼,死亡率为10%左右 5.防治:未研究。 四、其他海水病毒病:锦鲤的疱疹病毒、石斑于鱼的虹彩病毒,等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一、细菌性鱼病的特点与种类 1. 细菌及细菌性鱼病的特点: 1) 细菌性鱼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 2) 细菌与病毒不同,容易进行人工培养; 3) 细菌个体较病毒大,可在LM下看到; 4) 细菌性鱼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用药物防治。 2. 细菌的类型: 1) 按形态分: 2) 按革兰氏染色结果分: 3. 细菌的形态结构: 养殖鱼类疾病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一、细菌性鱼病的特点与种类 1. 细菌及细菌性鱼病的特点: 1) 细菌性鱼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 2) 细菌与病毒不同,容易进行人工培养; 3) 细菌个体较病毒大,可在LM下看到; 4) 细菌性鱼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用药物防治。 2. 细菌的类型: 1) 按形态分: 2) 按革兰氏染色结果分: 3. 细菌的形态结构: 养殖鱼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