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字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课程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课程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006-011007 课程名称(中/英文):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Mechanical Drawing 课程举型:专业大类 总学时:96学时 讲课学时:96学时 学分:6学分 适用对象:机械类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计算机绘图(三维建模及工程图设计) 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是探讨绘制机械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技术基础 课。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以图形为主的图样是承载信息、进行技术交流的 重要媒体,是工程设计、制造和施工过程中用来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工具。工程图又是解 决工程中的定位、度量、计算等问题及进行设计和构思的重要工其之一,被称为“工程界 的语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和解 决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现代工程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 及应用典型的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和构型设计的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零件设计手册和制图国家标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所能支撑的单业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下: 序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 号 指标点 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 毕业要求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工程工具和专业模 课程目标2 5.2 拟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2 毕业要求 6.2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能够 课程目标3 6.2 对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 毕业要求10.1熟练掌握工程语言,能够借助工程图纸、软件、 课程目标1、2、4 10.1 模型等载体,对工程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或表达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006-011007 课程名称(中/英文):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Mechanical Drawing 课程类型: 专业大类 总 学 时:96学时 讲课学时:96学时 学 分:6学分 适用对象:机械类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计算机绘图(三维建模及工程图设计) 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是探讨绘制机械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技术基础 课。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以图形为主的图样是承载信息、进行技术交流的 重要媒体,是工程设计、制造和施工过程中用来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工具。工程图又是解 决工程中的定位、度量、计算等问题及进行设计和构思的重要工具之一,被称为“工程界 的语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和解 决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现代工程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 及应用典型的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和构型设计的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零件设计手册和制图国家标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下: 序 号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 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 毕业要求 5.2 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工程工具和专业模 拟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课程目标 2 2 毕业要求 6.2 6.2 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能够 对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 课程目标 3 3 毕业要求 10.1 10.1 熟练掌握工程语言,能够借助工程图纸、软件、 模型等载体,对工程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或表达。 课程目标 1、2、4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用 仪器和徒手绘图的能力,用C4D软件三维建模及二维绘图的能力,用投影图对物体内外形 状和大小进行表达的能力,以及根据投影图和尺寸想象出物体内外形状和大小的读图能力: 查阅零件设计手册和制图国家标准的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掌握《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关于图纸幅面、标题 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及尺寸注法,掌握用 尺规绘图和徒手绘图的方法。(对应课程目标2) 知识目标2:掌握投影法的概念,理解点、线、面、体的投影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掌 握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对应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3:掌掘基本体的投影特点,理解截交线、相贯线的概念。(对应课程目标 1、2) 知识目标4:理解组合体、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的实质,掌握形体分析法和线面 分析法在看图和绘图过程中的应用。理解轴测图的概念。(对应课程目标1、2) 知识目标5:掌握机件形状的各种表达方法。(对应课程目标2) 知识目标6:掌握螺纹紧固件、键、销、齿轮、弹簧、滚动轴承的表达方法,了解金 属焊接件的画法。(对应课程目标3)》 知识目标7:掌握零件图、装配图的作用、内容,不同种类零件的零件图(部件的装 配图)的画法、尺寸标注及相关技术要求的注写等。(对应课程目标2、3、4)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1:具有对平面图形进行线段分析、尺寸分析的能力,能够依据《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进行图形绘制(尺规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对应课程目标1、2、3、4) 能力目标2: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对应课程目标1、2) 能力目标3:图示空间形体能力。(对应课程目标1、2) 能力目标4: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对应课程目标2、3、4) 能力目标5: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构思能力。(对应课程目标1、2、4)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学期:制图基础及画法几何部分(48学时) (一)绪论 1学时 1.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2,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3,机械工程中常用的两种图示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用 仪器和徒手绘图的能力,用 CAD 软件三维建模及二维绘图的能力,用投影图对物体内外形 状和大小进行表达的能力,以及根据投影图和尺寸想象出物体内外形状和大小的读图能力; 查阅零件设计手册和制图国家标准的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掌握《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关于图纸幅面、标题 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及尺寸注法,掌握用 尺规绘图和徒手绘图的方法。(对应课程目标 2) 知识目标 2:掌握投影法的概念,理解点、线、面、体的投影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掌 握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对应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3:掌握基本体的投影特点,理解截交线、相贯线的概念。(对应课程目标 1、2) 知识目标 4:理解组合体、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的实质,掌握形体分析法和线面 分析法在看图和绘图过程中的应用。理解轴测图的概念。(对应课程目标 1、2) 知识目标 5:掌握机件形状的各种表达方法。(对应课程目标 2) 知识目标 6:掌握螺纹紧固件、键、销、齿轮、弹簧、滚动轴承的表达方法,了解金 属焊接件的画法。(对应课程目标 3) 知识目标 7:掌握零件图、装配图的作用、内容,不同种类零件的零件图(部件的装 配图)的画法、尺寸标注及相关技术要求的注写等。(对应课程目标 2、3、4)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1:具有对平面图形进行线段分析、尺寸分析的能力,能够依据《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进行图形绘制(尺规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对应课程目标 1、2、3、4) 能力目标 2: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对应课程目标 1、2) 能力目标 3:图示空间形体能力。(对应课程目标 1、2) 能力目标 4: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对应课程目标 2、3、4) 能力目标 5: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构思能力。(对应课程目标 1、2、4)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学期:制图基础及画法几何部分(48 学时) (一)绪论 1 学时 1.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2.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3.机械工程中常用的两种图示方法
基本要求 1,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概念: 2.了解轴测投影和正投影法形成过程 (二)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3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 1,点在投影面体系第一角中的投影: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 点及其投影的可见性。 2.直线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投影特点:直线上的点分 割线段成定比的作图方法: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的作图方法:直线的 迹点意义和作图方法: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 3.平面的投影表示法:用几何元素表示:用迹线表示:平面投影特性及其对投影面的 各种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 基本要求: ·重点:各种位置直线、平面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点: ·难点:一般位置直线求实长:直线的迹点,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 重影点。 ·掌握:点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两点相对位置、重影点 ·掌握:直线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成定比的作图方法:一般 位置线段求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领角的作图方法: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 ●了解:直线的迹点意义和作图方法 ●掌握:平面的表示法:用几何元素表示:用迹线表示:平面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 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 (三)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关系2学时 (反映课程目标1) 1,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互平行 2.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 3,两直线所成角度的投影:任意角及直角的投影特性 4,几何元素间的垂直问题: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相互垂直,平面与平面相互垂 基本要求 ●难点: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平面相互垂直问题: ·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平行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垂直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四)投影变换2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 ●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 ●掌据:换面法及坛用 (五)体的投影2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 1.平面体的画法及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2.常用回转体的形成和画法,回转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基本要求: 1.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概念; 2.了解轴测投影和正投影法形成过程。 (二)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3 学时 (反映课程目标 1) 1.点在投影面体系第一角中的投影;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 点及其投影的可见性。 2.直线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投影特点;直线上的点分 割线段成定比的作图方法;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的作图方法;直线的 迹点意义和作图方法;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 3.平面的投影表示法:用几何元素表示;用迹线表示;平面投影特性及其对投影面的 各种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 基本要求: 重点:各种位置直线、平面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点; 难点:一般位置直线求实长;直线的迹点,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 重影点。 掌握:点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两点相对位置、重影点; 掌握:直线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成定比的作图方法;一般 位置线段求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的作图方法;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 了解:直线的迹点意义和作图方法 掌握:平面的表示法:用几何元素表示;用迹线表示;平面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 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 (三)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 学时 (反映课程目标 1) 1.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题: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互平行 2.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 3.两直线所成角度的投影:任意角及直角的投影特性 4.几何元素间的垂直问题: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相互垂直,平面与平面相互垂 直 基本要求: 难点: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平面相互垂直问题; 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平行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垂直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四)投影变换 2 学时 (反映课程目标 1) 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 掌握:换面法及运用 (五)体的投影 2 学时 (反映课程目标 1) 1. 平面体的画法及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2. 常用回转体的形成和画法,回转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基本要求 ●堂握:平面立体及常用回转体的表示法 立体表面上取点、曲线的作图方法。 (六)平面及直线与立体相交4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 1.平面与平面体相交 2,直线与平面体相交 3平面与常用回转体相交 4,直线与常用回转体相交 基本要求 ·重点:平面与平面立体、平面与常用回转体相交: ·难点:直线与平面立体相交 ·掌握:平面与平面体、平面与常用回转体、直线与平面体、直线与常用回转体 相交的作图方法。 (八)立体与立体相交(求作相贯线)4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 1.平面体与回转体相交 2,两回转体相交 3.多形体表面相交和不完整形体表面相交 4。平面体与平面体表面相交 基本要求: ·难点:两立体相交表面性质 ·了解: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 (九)组合体的画法与看图方法12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2) 1组合体的组成分析 2,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3,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4,计算机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 ●重点:组合体的组成分析及画法,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掌握:组合体的分析及画法,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掌握三维建模创建基体的基本方法:了解创建复杂立体三维模型的方法。 (十)轴测图2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2) 1.概述 2,正轴测投影的性质 3,正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4.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5,斜轴测图的画法 6,轴测图上交线的画法 基本要求: ·了解: 正等轴测图、斜轴测图的画法,轴测图上交线的画法
基本要求: 掌握:平面立体及常用回转体的表示法 立体表面上取点、曲线的作图方法。 (六)平面及直线与立体相交 4 学时 (反映课程目标 1) 1.平面与平面体相交 2.直线与平面体相交 3.平面与常用回转体相交 4.直线与常用回转体相交 基本要求: 重点:平面与平面立体、平面与常用回转体相交; 难点:直线与平面立体相交 掌握:平面与平面体、平面与常用回转体、直线与平面体、直线与常用回转体 相交的作图方法。 (八)立体与立体相交(求作相贯线) 4 学时 (反映课程目标 1) 1.平面体与回转体相交 2.两回转体相交 3.多形体表面相交和不完整形体表面相交 4.平面体与平面体表面相交 基本要求: 难点:两立体相交表面性质; 了解: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 (九) 组合体的画法与看图方法 12 学时 (反映课程目标 1,2) 1.组合体的组成分析 2.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3.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4.计算机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 重点:组合体的组成分析及画法,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掌握:组合体的分析及画法,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掌握三维建模创建基体的基本方法;了解创建复杂立体三维模型的方法。 (十)轴测图 2 学时 (反映课程目标 1,2) 1. 概述 2.正轴测投影的性质 3. 正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4.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5. 斜轴测图的画法 6. 轴测图上交线的画法 基本要求: 了解: 正等轴测图、斜轴测图的画法,轴测图上交线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