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郑州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 《有限元及其应用》 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铁瑛、段玥晨、侯玉亮、时建玮、陈栋 大纲审定人:李成 修订日期:2021/7/18
郑州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 《有限元及其应用》 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铁瑛、段玥晨、侯玉亮、时建玮、陈栋 大纲审定人:李成 修订日期:2021/7/18
《有限元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3210 课程名称(中/英文):有限元及其应用/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 总学时:24 讲课学时:18 上机学时:6 学分:1.5 适用对象:机械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弹塑性力学、材料力学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有限元及其应用》课程涉及有限元方法及其软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限元方法是工程中常用 的数值计算方法之一,最近一些年被大量应用于机械、土木、车辆、航空航天等领域,尤其在应力分布、 变形分析、流场分析和电磁场理论研究中具有大量的应用价值。作为机械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掌握有限 元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初步应用对适应工程中的各类课题颇有好处。有限元方法是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应 用于机械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巨大潜力的先进技术。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在机械设计中应用有限元新技术,使学生对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比较 全面的理解。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弹性力学的基础知识、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公式推导,以及杆系结构、 平面问题、空间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方法 2.掌握运用有限元分析的能力、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机械工程基本问题的计算分析,有限元软件在工 程问题中的应用。 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散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下: 序单业要求指 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 标点 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2.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 1 毕业要求22本原理和方法,正确表达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 课程目标1 解决方案: 5.1能够选择和应用工程技术软件工具,进行 2 毕业要求5.1机械产品或系统的设计开发、模拟预测、工艺 课程目标2 优化等,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有限元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3210 课程名称(中/英文):有限元及其应用/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 总 学 时:24 讲课学时: 18 上机学时:6 学 分:1.5 适用对象:机械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弹塑性力学、材料力学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有限元及其应用》课程涉及有限元方法及其软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限元方法是工程中常用 的数值计算方法之一,最近一些年被大量应用于机械、土木、车辆、航空航天等领域,尤其在应力分布、 变形分析、流场分析和电磁场理论研究中具有大量的应用价值。作为机械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掌握有限 元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初步应用对适应工程中的各类课题颇有好处。有限元方法是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应 用于机械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巨大潜力的先进技术。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在机械设计中应用有限元新技术,使学生对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比较 全面的理解。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弹性力学的基础知识、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公式推导,以及杆系结构、 平面问题、空间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方法。 2.掌握运用有限元分析的能力、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机械工程基本问题的计算分析,有限元软件在工 程问题中的应用。 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下: 序 号 毕业要求指 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 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 毕业要求 2.2 2.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正确表达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 1 2 毕业要求 5.1 5.1 能够选择和应用工程技术软件工具,进行 机械产品或系统的设计开发、模拟预测、工艺 优化等,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 2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会用有限元方法解决固体力学中和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并能够熟练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主要要求是使学生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处理方法,熟悉常用 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继续自学并结合工作实践应用、扩展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共有五个模块。 模块一 有限元方法导论2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 目标: (1)了解有限元的概况有限元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 (2)了解有限元的常用软件以及主要用途: (3)掌握有限元方法基本求解步骤和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模块二: 弹性力学基本知识2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 目标: (1)了解弹性力学基本假设,学习掌握弹性力学问题的分类和特征: (2)学习掌握弹性力学基本物理量和基本概念 (3)学习掌握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和虚位移原理。 块三: 杆系问题有限元法4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和2》 目标: (1)学习掌握刚度矩阵的定义: (2)学习掌握弹簧单元、平面杆系刚度矩阵推导: (3)掌握杆系问题的FEA求解过程: (4)掌握杆系问题EA的基本步骤和表达式: (5)学习掌握典型例题分析。 模块四: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4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和2) 目标: (1)了解平面问题的基本力学特性 (2)学习掌握平面三节点三角形单元 (3)学习平面等参数单元: (4)掌握平面问题FEA的基本步骤和表达式: (5)学习掌握典型例题分析。 模块五:空间问题有限元法4学时(反映课程目标1和2)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会用有限元方法解决固体力学中和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并能够熟练使用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 主要要求是使学生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处理方法,熟悉常用 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继续自学并结合工作实践应用、扩展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共有五个模块。 模块一: 有限元方法导论 2 学时(反映课程目标 1) 目标: (1)了解有限元的概况有限元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 (2)了解有限元的常用软件以及主要用途; (3)掌握有限元方法基本求解步骤和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模块二: 弹性力学基本知识 2 学时(反映课程目标 1) 目标: (1)了解弹性力学基本假设,学习掌握弹性力学问题的分类和特征; (2)学习掌握弹性力学基本物理量和基本概念; (3)学习掌握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和虚位移原理。 模块三: 杆系问题有限元法 4 学时(反映课程目标 1 和 2) 目标: (1)学习掌握刚度矩阵的定义; (2)学习掌握弹簧单元、平面杆系刚度矩阵推导; (3)掌握杆系问题的 FEA 求解过程; (4)掌握杆系问题 FEA 的基本步骤和表达式; (5)学习掌握典型例题分析。 模块四: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4 学时(反映课程目标 1 和 2) 目标: (1)了解平面问题的基本力学特性; (2)学习掌握平面三节点三角形单元 (3)学习平面等参数单元; (4)掌握平面问题 FEA 的基本步骤和表达式; (5)学习掌握典型例题分析。 模块五: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4 学时(反映课程目标 1 和 2)
目标: (1)了解轴对称单元和常应变四面体单元: (2)了解空间等参数单元: (3)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介绍和学习 四、实验上机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教学分为四个模块: 棋块一:杆系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2学时(反映教学目标2) (1)理解ANSYS有限元软件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掌握ANSYS有限元软件模型网格划分、边界条件施加的方法: (3)具备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杆系结构的静力学变形和应力的能力。 模块二:平面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2学时(反映牧学目标2) (1)了解ANSYS有限元软件中常用平面单元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2)具备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平面结构的静力学变形和应力的能力。 模块三:空间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2学时(反映教学目标2) (I)了解ANSYS有限元软件中常用空间单元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2)具备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空间结构的静力学变形和应力的能力。 棋块四:模态分析有限元建模计算2学时(反映教学目标2) (I)了解ANSYS有限元软件中解态分析模块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具备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任意结构的模态频率和振型的能力。 五、课程建设与改革(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由于本课程结合科研前沿,有较多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多媒体电脑 给学生演示,起到较为直观的效果。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课堂讲课与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课堂讨论 相结合。 2.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和解决问的能 力,最终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环节掌握本门课程相关知识。 3.通过反复练习,应能处理基木工程应用问题仿真和模拟,独立完成模型建立、材料属性设置、网 格划分、载荷与边界条件施加及后处理。上机操作8个学时。 4.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学生可随时进行线上或线下答疑
目标: (1)了解轴对称单元和常应变四面体单元; (2)了解空间等参数单元; (3)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介绍和学习。 四、实验上机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教学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杆系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 2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1)理解 ANSYS 有限元软件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掌握 ANSYS 有限元软件模型网格划分、边界条件施加的方法; (3)具备 ANSYS 有限元软件计算杆系结构的静力学变形和应力的能力。 模块二:平面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 2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1)了解 ANSYS 有限元软件中常用平面单元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2)具备 ANSYS 有限元软件计算平面结构的静力学变形和应力的能力。 模块三:空间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 2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1)了解 ANSYS 有限元软件中常用空间单元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2)具备 ANSYS 有限元软件计算空间结构的静力学变形和应力的能力。 模块四:模态分析有限元建模计算 2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1)了解 ANSYS 有限元软件中瞬态分析模块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具备 ANSYS 有限元软件计算任意结构的模态频率和振型的能力。 五、课程建设与改革(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由于本课程结合科研前沿,有较多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多媒体电脑 给学生演示,起到较为直观的效果。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课堂讲课与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课堂讨论 相结合。 2.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最终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环节掌握本门课程相关知识。 3.通过反复练习,应能处理基本工程应用问题仿真和模拟,独立完成模型建立、材料属性设置、网 格划分、载荷与边界条件施加及后处理。上机操作 8 个学时。 4. 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学生可随时进行线上或线下答疑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讨论课 实验上机(学时) 课程项目 模块一:有限元方法导论 模块二:弹性力学基本知识 2 模块三:杆系问题有限元法 模块四: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4 模块五:空问问题有限元法 轩系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2学 平面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2学时 空间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2学 模态分析有限元建模计算,2学日 合计 8 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采用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和上机的复合考核方式,根据平时上课出勒情况,上机 表现情况相结合,成绩评定由:期末考试成绩80%+上课出勤10%+上机情况10%100%。 1.综合评分法 课程目标 目标1 目标2考核环节成绩比例合计 毕业要求 2.2 5.1 (男) 平时表现 10 考核环节及成绩 上机成绩 10 比例(%) 课程考核 75% 25% 80 毕业要求指标点所占比例合计(%) 100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 讨论课 实验上机(学时) 课程项目 模块一:有限元方法导论 2 模块二:弹性力学基本知识 2 模块三:杆系问题有限元法 4 模块四: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4 模块五: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4 杆系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2 学时 平面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2 学时 空间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2 学时 模态分析有限元建模计算,2 学时 合计 16 8 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采用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和上机的复合考核方式,根据平时上课出勤情况,上机 表现情况相结合,成绩评定由:期末考试成绩 80%+上课出勤 10%+上机情况 10%=100%。 1.综合评分法 课程目标 目标 1 目标 2 考核环节成绩比例合计 毕业要求 2.2 5.1 (%) 考核环节及成绩 比例(%) 平时表现 10 上机成绩 10 课程考核 75% 25% 80 毕业要求指标点所占比例合计(%)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