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字 机械工程专业 《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 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马泳涛、张银霞、牛鹏辉 大纲审定人:孙俊杰 修订日期:2020/07
郑州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 《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 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马泳涛、张银霞、牛鹏辉 大纲审定人:孙俊杰 修订日期:2020/07
《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3209 课程名称(中/英文):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Metal Cutting Principle and Machine Tools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 总学时:50 讲课学时:44 实验学时:6 学 分:3 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金工实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工程材 料及成型技术等。 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生产实习等。 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课程涉及工程实践中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及机床刀具应用等多 方面内容,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在机械类整个教学计划 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联系机械设计、制造以及工艺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 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掌握金属切削材料去除过程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刀具的基本术语、定义及分 类,理解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受力、发热及磨损规律,掌握切屑的形成机理及形态规律,掌 握加工表面的成形以及表面质量影响规律,并能根据零件加工要求进行合理的刀具选型及应 用。 2.理解金属切削机床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的作用,掌握机床的分类、型号以及功能,了 解机床的结构组成、配套刀具的特点及应用对象,了解掌握磨削加工相关基础内容,能够根 据加工零件的工艺特点合理选用机床和刀具。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为 序号单业要求 串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1.31.3幸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的专业基 误程目标2 础知识,能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设计 揭示机械产品或生产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关键因 毕业要求2.32.3能够应用机械工程原理、技术和方法,并综合文 误程日标1 献研究,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原理进行深刻理解
《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3209 课程名称(中/英文):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Metal Cutting Principle and Machine Tools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 总 学 时:50 讲课学时:44 实验学时:6 学 分:3 适用对象: 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金工实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工程材 料及成型技术等。 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生产实习等。 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课程涉及工程实践中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及机床刀具应用等多 方面内容,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在机械类整个教学计划 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联系机械设计、制造以及工艺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 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 掌握金属切削材料去除过程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刀具的基本术语、定义及分 类,理解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受力、发热及磨损规律,掌握切屑的形成机理及形态规律,掌 握加工表面的成形以及表面质量影响规律,并能根据零件加工要求进行合理的刀具选型及应 用。 2. 理解金属切削机床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的作用,掌握机床的分类、型号以及功能,了 解机床的结构组成、配套刀具的特点及应用对象,了解掌握磨削加工相关基础内容,能够根 据加工零件的工艺特点合理选用机床和刀具。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为: 序号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 1.3 1.3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的专业基 础知识,能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设计, 揭示机械产品或生产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关键因 素。 课程目标 2 2 毕业要求 2.3 2.3 能够应用机械工程原理、技术和方法,并综合文 献研究,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原理进行深刻理解, 课程目标 1
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1山.11山.1理解机械产品/系统的设计、制造、挖制等过料 课程目标1和2 中工程管理与经济经策的重要性,掌握工程项目中 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经策方法: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建立机床、刀具以及金属切削过程的内在联系,建立 设计、结构、制造、工艺的机械工程全流程的概念,掌握机床刀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掌 握刀具特有几何参数的特点及应用:了解切削过程中的力、热作用以及刀具寿命的影响因素, 了解机械制造新型机床及刀具的发展,具备制造工艺装备与设计过程相互融合的能力,具有 继续自学并结合工作实践应用、扩展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共有九个模块。 棋块一刀具的基本定义及材料6学时(反映教学目标1 目标: (1)了解刀具、机床、夹具、量具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了解刀具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的作用: (3)掌握刀具几何角度定义的参考坐标系、关键几何参数以及相关概念 (4)掌握常用刀具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选择应用。 模块二:金属切削过程8学时(反映教学目标1) 目标: (1)掌握金属切削的变形规律 (2)掌握切削力及切削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利用切削力经验公式进行切削功率及机 床功率的计算和校核: (3)掌握刀具磨损、破损及刀具耐用度的概念: (4)了解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5)了解切削液的作用及其分类,能够根据切削条件合理选用切削液。 棋块三:加工表面质量及合理控制6学时(反映教学目标1) 目标: (1)了解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及评定标准: (2)掌握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规律,理解合理控制表面质量的切削工艺条件: (3)掌握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4)了解难加工材料的加工特性及解决方案
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以获得有效结论。 3 毕业要求 11.1 11.1 理解机械产品/系统的设计、制造、控制等过程 中工程管理与经济经策的重要性,掌握工程项目中 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经策方法; 课程目标 1 和 2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建立机床、刀具以及金属切削过程的内在联系,建立 设计、结构、制造、工艺的机械工程全流程的概念,掌握机床刀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掌 握刀具特有几何参数的特点及应用;了解切削过程中的力、热作用以及刀具寿命的影响因素, 了解机械制造新型机床及刀具的发展,具备制造工艺装备与设计过程相互融合的能力,具有 继续自学并结合工作实践应用、扩展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共有九个模块。 模块一:刀具的基本定义及材料 6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1) 目标: (1)了解刀具、机床、夹具、量具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了解刀具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的作用; (3)掌握刀具几何角度定义的参考坐标系、关键几何参数以及相关概念; (4)掌握常用刀具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选择应用。 模块二:金属切削过程 8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1) 目标: (1)掌握金属切削的变形规律; (2)掌握切削力及切削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利用切削力经验公式进行切削功率及机 床功率的计算和校核; (3)掌握刀具磨损、破损及刀具耐用度的概念; (4)了解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5)了解切削液的作用及其分类,能够根据切削条件合理选用切削液。 模块三:加工表面质量及合理控制 6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1) 目标: (1)了解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及评定标准; (2)掌握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规律,理解合理控制表面质量的切削工艺条件; (3)掌握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4)了解难加工材料的加工特性及解决方案
棋块四:磨削2学时(反映教学目标2) 目标: (1)了解磨削加工的分类及特点,对比磨削与切削加工的不同点: (2)掌握砂轮的主要特性及其选择原则: (3)掌握磨削过程中磨粒参与切削的过程与特点,以及砂轮的磨损规律及修整方法。 棋块五:机床的分类及运动分析4学时(反映教学目标2) 目标: (1)掌握机床分类方式、代号命名规则: (2)理解零件成形表面的成形原理及其形成方法 (3)掌握机床简单运动及复合运动的分类以及内外传动链的特点。 模块六:车床及车刀6学时(反映牧学目标2) 目标: (1)了解车床的工艺范用及布局特点,了解车床重要组成件: (2)掌握C6140车床的传动路线以及内联系传动链特点,主运动外联系传动链的特 点: (3)了解CA6140车床的主要构造的功能 (4)掌握车刀的种类、特点以及功能。 模块七:齿轮加工机床及齿轮加工刀具4学时(反映教学目标2) 目标: (1)了解常用齿轮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对应的机床刀具: (2)掌握滚齿机的运动分析,加工直齿圆柱齿轮与斜齿圆柱齿轮传运链的特点以及合 成机构的作用: (3)了解滚齿机的传动系统 (4)掌握滚刀的原理及特点: (5)了解其他齿轮加工机床的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棋块八:其他机床及数控机床2学时(反映教学目标2) 目标: (1)了解其他常用传统机床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对应的刀具: (2)了解数控机床的特点、分类及刀具,并与传统机床进行对比。 棋块九:机床结构设计6学时(反映教学目标2) (1)掌握机床主要参数及分级传动设计方法: (2)了解机床常用结构件的分类、组成及特点。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教学分为“车刀标注角度的测量”、“CA6140车床结构剖析”和“Y3150E滚齿机 的调整实验”等三个实验
模块四:磨削 2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目标: (1)了解磨削加工的分类及特点,对比磨削与切削加工的不同点; (2)掌握砂轮的主要特性及其选择原则; (3)掌握磨削过程中磨粒参与切削的过程与特点,以及砂轮的磨损规律及修整方法。 模块五:机床的分类及运动分析 4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目标: (1)掌握机床分类方式、代号命名规则; (2)理解零件成形表面的成形原理及其形成方法; (3)掌握机床简单运动及复合运动的分类以及内外传动链的特点。 模块六:车床及车刀 6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目标: (1)了解车床的工艺范围及布局特点,了解车床重要组成件; (2)掌握 CA6140 车床的传动路线以及内联系传动链特点,主运动外联系传动链的特 点; (3)了解 CA6140 车床的主要构造的功能; (4)掌握车刀的种类、特点以及功能。 模块七:齿轮加工机床及齿轮加工刀具 4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目标: (1)了解常用齿轮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对应的机床刀具; (2)掌握滚齿机的运动分析,加工直齿圆柱齿轮与斜齿圆柱齿轮传运链的特点以及合 成机构的作用; (3)了解滚齿机的传动系统; (4)掌握滚刀的原理及特点; (5)了解其他齿轮加工机床的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模块八: 其他机床及数控机床 2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目标: (1)了解其他常用传统机床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对应的刀具; (2)了解数控机床的特点、分类及刀具,并与传统机床进行对比。 模块九:机床结构设计 6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1)掌握机床主要参数及分级传动设计方法; (2)了解机床常用结构件的分类、组成及特点。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教学分为“车刀标注角度的测量”、“CA6140 车床结构剖析”和“Y3150E 滚齿机 的调整实验”等三个实验
实验1:车刀标注角度的测量2学时(反映教学目标1) (1)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 (2)用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标注角度 1)校准车刀量角台的原始位置 2)主偏角心的测量 3)刃倾角s的测量 4)前角%的测量 5)后角a,的测量 6)副偏角x,的测量 7)副后角a。的测量 8)法平面前角n和后角a的测量 9)切削深度(进给)方向剖面前角%(》和后角a,()的测量 实验2:CA6140车床结构剖析2学时(反映教学目标2) (1)全面了解、观察C6140的总体布局,看懂机床标牌符号的意义,了解主轴箱、进 给箱、油板箱上手柄的位置及操作方法和结构。 (2)由指导教师空载操作,指导学习各部件的运动状态 (3)主轴箱部件: 1)了解主传动系统的传动路线,主轴的正转、反转及各种转速是如何调整实现的。 2)结合挂图了解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何调正和操作 3)轴I、III、V、VT上的滑移齿轮,是如何被操作的,看懂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 和操作方法及啮合位置。 4)结合挂图,观察主轴前轴承、中轴承、后轴承、轴上齿轮、离合器的构造,了解前 后轴承的作用及调整方法。 5)观察卸荷皮带轮的结构及如何调正皮带的松紧。 6)了解挂轮架的结构及调整方法。 7)了解主轴箱的润滑系统及各传动件的润滑油的流径路线。 (4)进给箱部件 结合进给箱展开图及传动系统图,观察基本组增倍组操纵机构。螺纹种类移换机构,以 及光、丝杠传动的操纵机构。 (5)溜板箱(结合挂图及课本插图) 纵、横向的机动进给及快速移动的操作机丝光杠进给的互锁机构,开合螺母机构,超越 离合器及过载保险装置。 (6)刀架 刀架总体是由床鞍、横刀架、转盘、小刀架、方刀架五部分组成,结合这些部件的结构 和装配图分析其工作原理
实验 1:车刀标注角度的测量 2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1) (1)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 (2)用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标注角度 1)校准车刀量角台的原始位置 2)主偏角 κr的测量 3)刃倾角 λs 的测量 4)前角 γ0 的测量 5)后角 αo的测量 6)副偏角 κ’r 的测量 7)副后角 α’0 的测量 8)法平面前角 γn和后角 αn 的测量 9)切削深度(进给)方向剖面前角 γp(γf)和后角 αp(αf)的测量。 实验 2:CA6140 车床结构剖析 2 学时(反映教学目标 2) (1)全面了解、观察 CA6140 的总体布局,看懂机床标牌符号的意义,了解主轴箱、进 给箱、油板箱上手柄的位置及操作方法和结构。 (2)由指导教师空载操作,指导学习各部件的运动状态。 (3)主轴箱部件: 1)了解主传动系统的传动路线,主轴的正转、反转及各种转速是如何调整实现的。 2)结合挂图了解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何调正和操作。 3)轴 II、III、IV、VI 上的滑移齿轮,是如何被操作的,看懂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 和操作方法及啮合位置。 4)结合挂图,观察主轴前轴承、中轴承、后轴承、轴上齿轮、离合器的构造,了解前 后轴承的作用及调整方法。 5)观察卸荷皮带轮的结构及如何调正皮带的松紧。 6)了解挂轮架的结构及调整方法。 7)了解主轴箱的润滑系统及各传动件的润滑油的流径路线。 (4)进给箱部件 结合进给箱展开图及传动系统图,观察基本组增倍组操纵机构。螺纹种类移换机构,以 及光、丝杠传动的操纵机构。 (5)溜板箱(结合挂图及课本插图) 纵、横向的机动进给及快速移动的操作机丝光杠进给的互锁机构,开合螺母机构,超越 离合器及过载保险装置。 (6)刀架 刀架总体是由床鞍、横刀架、转盘、小刀架、方刀架五部分组成,结合这些部件的结构 和装配图分析其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