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 abdominal hernia)P440 第一节概论 、基本概念 疝( hernia):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 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 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 abdom ina| hernia):由腹腔内的脏器 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 突出所形成。 腹内疝,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而形 成, For instance小网膜孔疝。 hernia来源 hernias(分支或发芽)shan疝 、病因 (一)腹壁强度降低:最主要因索 1、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 2、腹白线发育不全 3、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二)腹内压力增高 三、疝的组成: 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及疝外被盖 疝内容物:小肠>大网膜>盲肠>阑尾>结肠>膀胱 四、临床类型
腹外疝 (abdominal hernia) P440 第一节 概论 一、基本概念 疝(hernia):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 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 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abdominal hernia):由腹腔内的脏器 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 突出所形成。 腹内疝,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而形 成,For instance 小网膜孔疝。 hernia 来源 hernios(分支或发芽)shàn—疝 二、病因 (一)腹壁强度降低:最主要因索 1、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 2、腹白线发育不全 3、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二)腹内压力增高 三、疝的组成: ·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及疝外被盖 ·疝内容物:小肠>大网膜>盲肠>阑尾> 结肠>膀胱 四、临床类型
易复性疝( reducible hernia) 可复性 难复性疝( irreducible hernia) 无血运障碍 嵌顿性疝( incarerated hernia) 有血运障碍:绞窄性疝( strangulated hernia)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实际上是一个病理过程的两 个阶段临床上很难截然分开。 其它类型: Richter疝(肠管壁疝):嵌顿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 Littre( mecke憩室):嵌顿的小肠是小肠憩室 W型疝(逆行性嵌顿疝):临床上高度重视。 滑动性疝( sl iding hernia): be l ings to nonreducible内脏器官构成疝囊一部分,右盲肠, 左一乙状结肠。 第二节腹股沟疝( I ngui l hernia) 腹股沟直疝( direct 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斜疝(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85-95% 男:女=15:1右>左
易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 可复性 难复性疝 (irreducible hernia) 无血运障碍 嵌顿性疝(incarerated hernia) 有血运障碍:绞窄性疝(strangulated hernia)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实际上是一个病理过程的两 个阶段临床上很难截然分开。 ·其它类型: Richter 疝(肠管壁疝):嵌顿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 Littre(meckel 憩室):嵌顿的小肠是小肠憩室。 W 型疝(逆行性嵌顿疝):临床上高度重视。 滑 动 性 疝 ( sliding hernia ): belings to nonreducible 内脏器官构成疝囊一部分,右盲肠, 左—乙状结肠。 第二节 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85~95% 男:女 = 15:1 右>左
、解剖要点: (一)腹股沟区:上界:髂前上棘两侧连线 下界:腹股沟韧带 内侧:腹直肌外缘 (二)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层腹膜(9 层) (三)解剖标志: 1、腹股沟管:弓状下缘(腹内斜肌,腹横肌)与 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成年人为4-5cm。 内口(深环,腹环):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 带中点上方2cm处卵 二口 圆形裂隙。 外口(浅环,皮下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 骨结节的外上方 有一三角形裂隙。 组成 前壁: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外1/3) 四壁后壁:腹横筋膜,内侧联合肌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男性:精索 内容物
一、解剖要点: (一)腹股沟区:上界:髂前上棘两侧连线 下界:腹股沟韧带 内侧:腹直肌外缘 (二)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层腹膜(9 层) (三)解剖标志: 1、腹股沟管:弓状下缘(腹内斜肌,腹横肌)与 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成年人为 4-5cm。 内口(深环,腹环):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 带中点上方 2cm 处卵 圆形裂隙。 外口(浅环,皮下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 骨结 节的外上 方 有一三角形裂隙。 前壁: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外 1/3) 后壁:腹横筋膜,内侧联合肌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男性:精索 内容物 二口 四壁 组 成
女性:子宫圆韧带 2、直疝三角( Hesse|bach三角) 外侧边: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腹直肌外侧缘 底边:腹股沟韧带 3、弓状缘:腹内斜肌+腹横肌 弓状线(半环线):脐下4-5cm,腹直肌鞘缺乏后鞘 4、联合肌腱:腹内斜肌+腹横肌 5、三条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 股神经生殖支。疝手术这三条神经均需保置。 二、发病机制: 先天性一腹膜鞘状突未闭;右侧>左侧; 原因:右侧睾丸下降晚。 后天性一腹壁薄弱或缺损。 三、临床表现:占腹外疝80% (1)症状:大多数病人主诉为:体力劳动、运动 时、咳嗽、用力或举重时在腹股沟区 发现肿物或包块。 (2)体征: 患处肿物,无明显压痛
女性:子宫圆韧带 2、直疝三角(Hesselbach 三角) 外侧边: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腹直肌外侧缘 底 边:腹股沟韧带 3、弓状缘:腹内斜肌 + 腹横肌 弓状线(半环线):脐下 4-5cm,腹直肌鞘缺乏后鞘 4、联合肌腱:腹内斜肌 + 腹横肌 5、三条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 股神经生殖支。疝手术这三条神经均需保留。 二、发病机制: ·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右侧>左侧; 原因:右侧睾丸下降晚。 ·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 三、临床表现:占腹外疝 80% (1)症状:大多数病人主诉为:体力劳动、运动 时、咳嗽、用力或举重时在腹股沟区 发现肿物或包块。 (2)体征: ·患处肿物,无明显压痛
透光试验阴性 肿物回纳,压住突出部位,肿物不再突出 以下情况可明确病因以及进行鉴别诊断和决策治 疗方案。 ①心脏:有无右心衰 ②肺:慢支炎 ③肝脏:肝硬化、门脉高压 ④代谢性疾病:有无糖尿病 ⑤肿瘤:盆腔肿瘤 ⑥泌尿ε前列腺增生、结石 ⑦肠道:便秘、结肠肿瘤 ⑧血管:有无腹主动脉瘤 ⑨血液: Hodgkin' s disease;non- Hodgkin’s Lymphoma (3)绞窄性疝: 股疝( femor a| hernia)占腹外疝3-5% 但是最容易嵌顿疝 处理同绞窄性肠梗阻 四、鉴别诊断 (一)直疝与斜疝鉴别
·透光试验阴性 ·肿物回纳,压住突出部位,肿物不再突出 ·以下情况可明确病因以及进行鉴别诊断和决策治 疗方案。 ①心脏:有无右心衰 ②肺:慢支炎 ③肝脏:肝硬化、门脉高压 ④代谢性疾病:有无糖尿病 ⑤肿瘤:盆腔肿瘤 ⑥泌尿:前列腺增生、结石 ⑦肠道:便秘、结肠肿瘤 ⑧血管:有无腹主动脉瘤 ⑨ 血 液 : Hodgkin’s disease ; non-Hodgkin’s Lymphoma (3)绞窄性疝: ·股疝(femoral hornia)占腹外疝 3-5% 但是最容易嵌顿疝 ·处理同绞窄性肠梗阻 四、鉴别诊断 (一) 直疝与斜疝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