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前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即测定)从分子水平 认识物质的基本手段,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主要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需要的样品量大。例 如: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年开始研究, 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147年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前 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即测定) —— 从分子水平 认识物质的基本手段,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主要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需要的样品量大。例 如: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年开始研究, 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147年
OH HO UNCH3 而现在的结构测定,则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法,其 优点是:省时、省力、省钱、快速、准确,样品消耗 量是微克级的,甚至更少。它不仅可以研究分子的结 构,而且还能探索到分子间各种集聚态的结构构型和 构象的状况,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 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而现在的结构测定,则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法,其 优点是:省时、省力、省钱、快速、准确,样品消耗 量是微克级的,甚至更少。它不仅可以研究分子的结 构,而且还能探索到分子间各种集聚态的结构构型和 构象的状况,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 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HO OH NCH3 吗 啡 碱 O
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紫 外光谱(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缩写为UV)、红外光 谱( infrared spectroscopy缩写为)、核磁共振谱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缩写为NMR)和质谱 ( mass spectroscopy缩写为MS) §4-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吸收光谱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 波动性:可用波长()、频率(v)和波数(ν)来描述
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紫 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缩写为UV)、红外光 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缩写为IR)、核磁共振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缩写为NMR)和质谱 (mass spectroscopy 缩写为MS). §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吸收光谱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 波动性:可用波长( )、频率(v )和波数( ) v 来描述
按量子力学,其关系为: 式中:v为频率,单位为Hz c为光速,其量值=3×10cm.s 为波长cm),也用m作单位(1mm=107cm) 1cm长度中波的数目,单位cm1 微粒性:可用光量子的能量来描述: Hshc 式中:E为光量子能量,单位为J h为 Planck常数,其量值为 34 6.63×10Js
按量子力学,其关系为: 微粒性:可用光量子的能量来描述: hc E hv = = c v cv = = 式中: c 为光速,其量值 = 3×10 10 cm.s -1 ν 为频率,单位为 Hz λ 为波长 (cm),也用nm作单位(1nm=10 -7 cm) 1cm长度中波的数目,单位cm -1 v _ 式中: E为光量子能量,单位为 J h 为Planck 常数,其量值为 6.63 ×10 -34 J s -1
该式表明:分子吸收电磁波,从低能级跃迁到高 能级,其吸收光的频率与吸收能量的关系。由此可见, 与E,v成反比,即↓,v(每秒的振动次数个),E↑。 在分子光谱中,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划分为几 个不同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该式表明:分子吸收电磁波,从低能级跃迁到高 能级,其吸收光的频率与吸收能量的关系。由此可见, 与E,v 成反比,即 ↓,v↑(每秒的振动次数↑),E↑。 在分子光谱中,根据电磁波的波长 ()划分为几 个不同的区域,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