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与颤栗 对美国社会研究新学校社会政治科学研究生院的郁特·克劳森教授 Prof. Jytte K lausen)在丹麦文方面所给予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译者对刘小枫博士在翻译和出版方面所给予的惠助深怀感 激! 译者 1992年4月于纽约
对 美 国 社 会 研 究 新 学 校 社 会 政 治 科 学 研 究 生 院 的 郁 特 · 克 劳 森 教 授 ( P r o f . J y t t e K l a u s e n ) 在 丹 麦 文 方 面 所 给 予 的 帮 助 表 示 衷 心 的 感 谢 ! 最 后 , 译 者 对 刘 小 枫 博 士 在 翻 译 和 出 版 方 面 所 给 予 的 惠 助 深 怀 感 激 ! 译 者 1 9 9 2 年 4 月 于 纽 约 2 恐 惧 与 颤 栗
塔吉留斯·苏佩尔巴斯( Tarquinius Superbus)在花园里借罂粟所说的话,他儿 子心领神会,但那信使却全不明白 哈曼( Haman
塔 吉 留 斯 · 苏 佩 尔 巴 斯 ( T a r q u i n u s S u p e r b u s ) 在 花 园 里 借 罂 粟 所 说 的 话 , 他 儿 子 心 领 神 会 , 但 那 信 使 却 全 不 明 白 。 — — 哈 曼 ( H a m a n n )
目 录 序 亚伯拉罕颂 问题 问题一:可以对合乎伦理的东西进行神 学的怀疑吗? 问题二:存在着一种对上帝的绝对的义 务吗 问题三:亚伯拉罕对撒拉、以利以谢和 以撒隐瞒他的计划,这在伦 理学上是可以得到辩护的 吗? 注释
目 录 序 1 绪 1 亚 伯 拉 罕 颂 1 问 题 引 2 问 题 一 : 可 以 对 合 乎 伦 理 的 东 西 进 行 神 学 的 怀 疑 吗 ? 3 2 问 题 二 : 存 在 着 一 种 对 上 帝 的 绝 对 的 义 务 吗 ? 4 8 问 题 三 : 亚 伯 拉 罕 对 撒 拉 、 以 利 以 谢 和 以 撒 隐 瞒 他 的 计 划 , 这 在 伦 理 学 上 是 可 以 得 到 辩 护 的 吗 ? 6 2 跋 1 0 2 注 释 1 0 5
恐惧与颤栗 辩证的抒情诗 「作者]沉默的约翰尼斯
恐 惧 与 颤 栗 — — 辩 证 的 抒 情 诗 [ 作 者 ] 沉 默 的 约 翰 尼 斯
恐惧与颤栗 序 我们时代的人们不仅在商业界,也在思想界进行着真正的贩卖。 任何可获得的东西,其价格都可以便宜到有无人再还价也成问题的好 笑地步。每一个助教、导师和学生,每一个哲学的局外人和局中人,每 个认真告知现代哲学重要趋势的思辨者,都匆匆前行,而不驻足悬 疑。或许,询问他们前往何处尚为时过早,但客气和谦虚地讲,人们 也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已经怀疑一切事物,否则说他们径直前 行肯定就是奇怪的。他们已经做了这一预备性的工作,而且大约做得 如此容易,以致发现不必对如何做的问题置下只言片语。因为,对于 个人如何去进行这项巨大的工作这一问题,即便是那种焦虑不安地 追求一丝启迪的人,也没有提供任何东西,哪怕一项建议、一个小小 的良方。“但是,笛卡尔做了吗?”笛卡尔,一个谦恭、诚实、值得尊 敬的思想家,他的作品无人读之而不深受感染—他确实行践其言 言必赋行。唉!可惜!可惜!在我们的时代,这是极其罕见的事。正 如笛卡尔本人所说,他不怀疑如下信念:“只是我们应该记住前边所说 过的话,就是,在良知的命令不违反上帝的启示时,我们才应该信赖 良知。……我们必须记住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则,就是,上帝所显示的, 比任何事物都确定得无可比拟。即使我们的理智的见解极明显地提示 出与“神示”相反的事物来,我们也应当相信神圣的权威,而不相信 我们的判断。”(《哲学原理》第一章,第28段和第76段)①笛卡尔没 有大呼小叫“失光了!”“失光了!”也没有使怀疑成为每个人的义务; ①参见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关文运译本
序 我 们 时 代 的 人 们 不 仅 在 商 业 界 , 也 在 思 想 界 进 行 着 真 正 的 贩 卖 。 任 何 可 获 得 的 东 西 , 其 价 格 都 可 以 便 宜 到 有 无 人 再 还 价 也 成 问 题 的 好 笑 地 步 。 每 一 个 助 教 、 导 师 和 学 生 , 每 一 个 哲 学 的 局 外 人 和 局 中 人 , 每 一 个 认 真 告 知 现 代 哲 学 重 要 趋 势 的 思 辨 者 , 都 匆 匆 前 行 , 而 不 驻 足 悬 疑 。 或 许 , 询 问 他 们 前 往 何 处 尚 为 时 过 早 , 但 客 气 和 谦 虚 地 讲 , 人 们 也 可 能 会 理 所 当 然 地 认 为 他 们 已 经 怀 疑 一 切 事 物 , 否 则 说 他 们 径 直 前 行 肯 定 就 是 奇 怪 的 。 他 们 已 经 做 了 这 一 预 备 性 的 工 作 , 而 且 大 约 做 得 如 此 容 易 , 以 致 发 现 不 必 对 如 何 做 的 问 题 置 下 只 言 片 语 。 因 为 , 对 于 一 个 人 如 何 去 进 行 这 项 巨 大 的 工 作 这 一 问 题 , 即 便 是 那 种 焦 虑 不 安 地 追 求 一 丝 启 迪 的 人 , 也 没 有 提 供 任 何 东 西 , 哪 怕 一 项 建 议 、 一 个 小 小 的 良 方 。 “ 但 是 , 笛 卡 尔 做 了 吗 ? ” 笛 卡 尔 , 一 个 谦 恭 、 诚 实 、 值 得 尊 敬 的 思 想 家 , 他 的 作 品 无 人 读 之 而 不 深 受 感 染 — — 他 确 实 行 践 其 言 , 言 必 赋 行 。 唉 ! 可 惜 ! 可 惜 ! 在 我 们 的 时 代 , 这 是 极 其 罕 见 的 事 。 正 如 笛 卡 尔 本 人 所 说 , 他 不 怀 疑 如 下 信 念 : “ 只 是 我 们 应 该 记 住 前 边 所 说 过 的 话 , 就 是 , 在 良 知 的 命 令 不 违 反 上 帝 的 启 示 时 , 我 们 才 应 该 信 赖 良 知 。 … … 我 们 必 须 记 住 一 条 颠 扑 不 破 的 定 则 , 就 是 , 上 帝 所 显 示 的 , 比 任 何 事 物 都 确 定 得 无 可 比 拟 。 即 使 我 们 的 理 智 的 见 解 极 明 显 地 提 示 出 与 “ 神 示 ” 相 反 的 事 物 来 , 我 们 也 应 当 相 信 神 圣 的 权 威 , 而 不 相 信 我 们 的 判 断 。 ” ( 《 哲 学 原 理 》 第 一 章 , 第 2 8 段 和 第 7 6 段 ) ① 笛 卡 尔 没 有 大 呼 小 叫 “ 失 光 了 ! ” “ 失 光 了 ! ” 也 没 有 使 怀 疑 成 为 每 个 人 的 义 务 ; 恐 惧 与 颤 栗 1 ① 参 见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的 关 文 运 译 本 。 — — 校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