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冲刺卷(1)(江苏卷)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_某些标准或者避免某些问题,而在于保持着一种谦卑而 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希望 ②乐伎俑眉目刻画淸晰,姿态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像是陶醉 于那美妙的音乐中,给人以的感觉。 ③对于学生 大众而言,生僻字虽然不是汉字学习的重点,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 多掌握一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A.遵循呼之欲出甚至 遵守呼之欲出乃至 C.遵循栩栩如生乃至 遵守栩栩如生甚至 【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遵循”意为“遵照”,如“遵循原则”,“遵守”是依照规定行动, 不违背,如“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联系①句语境,与“标准”搭配,应选用“遵循”。“呼之 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栩栩生”形容非常逼真, 像活的一样。第二句中,说的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的状态,故使用“栩栩如生”。“甚至” 和“乃至”都表示强调和突出,有时可以互换。从语意轻重来看,“乃至”语意较轻,有意料之中的 意思。“甚至”语意较重,有意料之外的意思。从语体色彩来看,“乃至”多用于书面语,“甚至” 则书面语和口语都常用。第三句中,从语义上来看,应属于意料之中,故使用“乃至”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 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本题中,“呼之欲出”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栩栩 如生”侧重“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 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遵守” 般与“规则”“纪律”这些规定行动,而“遵循”一般是跟“原则”“标准”等搭配。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 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 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 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 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国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 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 某些标准或者避免某些问题,而在于保持着一种谦卑而 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希望。 ②乐伎俑眉目刻画清晰,姿态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像是陶醉 于那美妙的音乐中,给人以 的感觉。 ③对于学生 大众而言,生僻字虽然不是汉字学习的重点,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 多掌握一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A.遵循 呼之欲出 甚至 B.遵守 呼之欲出 乃至 C.遵循 栩栩如生 乃至 D.遵守 栩栩如生 甚至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 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本题中,“呼之欲出”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栩栩 如生”侧重“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 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遵守”一 般与“规则”“纪律”这些规定行动,而“遵循”一般是跟“原则”“标准”等搭配。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 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 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 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 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国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 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
B.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 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C.李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 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因发热患者增多,安徽省省立儿童医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 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 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 签署了备忘录”调换位置;C项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D项宾语 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比如A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签署了备忘录” 调换位置。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 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 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 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 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 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B.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 C.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 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D.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 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答案】D 试题分析:题干间的是“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修辞的辨析能力。A项,“流淌的小河 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比喻不当。“脉搏”可以跳动不能流动,“小河”可以流动 不能跳动,两者没有相似点,构不成比喻。B项,“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拟人不当,与人物心情不协 调。¢项,“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比喻不合语境,应改称“水流像母亲柔和的 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
B.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 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C.李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 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因发热患者增多,安徽省省立儿童医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 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 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 “签署了备忘录”调换位置;C 项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D 项宾语 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比如 A 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签署了备忘录” 调换位置。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 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 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 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 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 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B.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 C.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 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D.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 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答案】D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对于修辞,很多同学只能了解其形,不能把握其神。对 于比喻,很多考生只能注意到比喻词,却忽略本体和喻体之间应该有相似性。比如A项, 考生光注意到“像”,再看到有本体“小河”,有喻体“脉搏”,就觉得应该是比喻 便认为正确了。却忽略了“流淌”这一修饰词,而后面的“脉搏”却是“跳动的”,两 者没有相似点,故错误。B项,考生会看到“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却忽略了后面的心 情“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显而易见景与情不一致,错误。C项,光注意到 “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却没有注意到后面的“轻轻地抚摸”,两者之间显然没有 相似性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能写出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B.①⑤②⑥④③C.④⑥①②⑤③D.④⑥③②⑤ 【答案】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首先应浏览所给的语段和句子,把握中心意思,再看所给的 小句子,借助关联词、指代词等把握句和句之间的关系。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 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间题,答题是先确症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 后总体审查。根据标点符号,可以看出最后一个空和后面句子是一个整体,后面有才可能这样的词语, 可判定最后一个空应该有“只有这样的词语,而所给的六句话中,只有①④符合,所以就可断定应该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 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 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 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 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对于修辞,很多同学只能了解其形,不能把握其神。对 于比喻,很多考生只能注意到比喻词,却忽略本体和喻体之间应该有相似性。比如 A 项, 考生光注意到“像”,再看到有本体“小河”,有喻体“脉搏”,就觉得应该是比喻, 便认为正确了。却忽略了“流淌”这一修饰词,而后面的“脉搏”却是“跳动的”,两 者没有相似点,故错误。B 项,考生会看到“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却忽略了后面的心 情“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显而易见景与情不一致,错误。C 项,光注意到 “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却没有注意到后面的“轻轻地抚摸”,两者之间显然没有 相似性。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能写出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 B.①⑤②⑥④③ C.④⑥①②⑤③ D.④⑥③②⑤ ① 【答案】D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 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 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 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 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
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 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 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5.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了去年对日美中3国7233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面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问卷调查问题 回答日本美国 中国 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是7.5%57.2%42.2% 觉得自己优秀 否 .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是 52.7%74.4% A.父母非常了解我 是|68 A.日本学生普遍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B.高中生大多觉得父母师长懂得自己 C.美国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认同度高 D.高中生不要妄自菲薄,要树立奋斗 【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图标中的数据及调查项目,结合着选项 的表示分析判断,由图中第一项可知,中国的调查中觉得自己有价值的人占42.2%,因此D项,文 中无依据。故选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给季弟书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 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 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 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 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
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 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 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5.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了去年对日美中 3 国 7233 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面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问卷调查问题 回答 日本 美国 中国 1.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是 7.5% 57.2% 42.2% 2.觉得自己优秀 否 83.2% 11.2% 32.7% 3.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 是 52.7% 74.4% 62.3% 4.父母非常了解我 是 68.0% 82% 85% A.日本学生普遍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B.高中生大多觉得父母师长懂得自己 C.美国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认同度高 D.高中生不要妄自菲薄,要树立奋斗目 标 【答案】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给季弟书 魏 禧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 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 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 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 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
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 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 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 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 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 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 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 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念吾弟介然不苟 介:耿直 B.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坐:因为 C.谏而不听,遂薄其人 薄:接近 D.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婉:和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 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 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 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C项,薄,轻视 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颇以远大相期 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B.往时我之督弟甚严 句读之不知 C.欲归为弟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岂其无乐爱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C 试题分析: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数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 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A项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 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均为介词,向,跟。D项语气副词,难道(表反间问)浯气副词,一定(表 祈使)。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 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 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 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 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 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 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 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每念吾弟介.然不苟 介:耿直 B.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 坐:因为 C.谏而不听,遂薄.其人 薄:接近 D.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婉:和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 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 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 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C 项,薄,轻视。 故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颇以.远大相期 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B.往时我之.督弟甚严 句读之.不知 C.欲归为.弟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岂其.无乐爱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①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