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一、创伤的概述 创伤(traum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的创伤是指机体受到外界某些物理性、化学性或 生物性致伤因素作用后所引起的组织结构的破坏。 狭义的创伤是指机械致伤因子造成机体的结构完 整性破坏
第一节 概 述 一、创伤的概述 创伤(traum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的创伤是指机体受到外界某些物理性、化学性或 生物性致伤因素作用后所引起的组织结构的破坏。 狭义的创伤是指机械致伤因子造成机体的结构完 整性破坏
二 创伤的分类 (一)危重伤 创伤严重,伤员有生命危险,需行紧急 救命手术或治疗。生命体征表现: 呼吸<10次/min或>35次/min,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 脉率≥120次/min或≤50次/mim,意识障碍严重。 (二) 重伤 伤员生命体征稳定,需手术治疗,但可以 在一定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及适当检查,可力 争在伤后12h内急救处理者。 (三)轻伤 伤员意识清楚,无生命危险,现场无须特 殊处理,手术可延至伤后12h处理
二、 创伤的分类 (一)危重伤 创伤严重,伤员有生命危险,需行紧急 救命手术或治疗。生命体征表现: 呼吸<10次/min 或 >35次/min,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 脉率≥120次/min或≤50次/min,意识障碍严重。 (二) 重 伤 伤员生命体征稳定,需手术治疗,但可以 在一定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及适当检查,可力 争在伤后12h内急救处理者。 (三) 轻 伤 伤员意识清楚,无生命危险,现场无须特 殊处理,手术可延至伤后12h处理
三 主要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 创 伤性炎 症反 应 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物所引起的损 伤的局部反应,刺激局部微血管先收缩后 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高,水分、电解 质和血浆蛋白渗入组织间隙;同时中性粒 细胞,吞噬细胞大量趋向损伤区,对创伤 内的细菌、坏死组织进行吞噬、清除;淋 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及抗体,加强炎症细 胞的吞噬作用;导致受伤的局部出现红、 肿、 热、 痛的反应。 ) 全 身 反 应 创伤 免疫与应急反 应 一方面,这种反应是为了维持和恢复组织的灌注和血容量。 另一方面,通过应激反应激素来调节体内代谢变化。创伤 应急反应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机体保持生命所需的内稳态,从而 起到保护及防御作用
三 、 主 要 病 理 与 病 理 生 理 变 化 ( 一 ) 创 伤 性 炎 症 反 应 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物所引起的损 伤的局部反应,刺激局部微血管先收缩后 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高,水分、电解 质和血浆蛋白渗入组织间隙;同时中性粒 细胞,吞噬细胞大量趋向损伤区,对创伤 内的细菌、坏死组织进行吞噬、清除;淋 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及抗体,加强炎症细 胞的吞噬作用;导致受伤的局部出现红、 肿 、 热 、 痛 的 反 应 。 ( 二 ) 全 身 反 应 1. 创 伤 免 疫 与 应 急 反 应 一方面,这种反应是为了维持和恢复组织的灌注和血容量。 另一方面,通过应激反应激素来调节体内代谢变化。创伤 应急反应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机体保持生命所需的内稳态,从而 起到保护及防御作用
2. 创 伤 代 谢 变 化 主 要代谢变 化有 ①创伤后基础代谢率增高,一般创伤者能量代谢增加 5%~50%,其中烧伤患者可达100%或更高; ②由于儿茶酚胺大量分泌,糖原分解加速,机体内储存 可利用的糖原在8~16内消耗殆尽,机体通过糖异生供 应 能 量 ③脂肪运动加速,成为创伤病人主要能量来源,严重创 伤病人每日可动用250500克脂肪 ; ④创伤后蛋白质代谢特点是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分解 代谢较正常增加40%~50%。每日约需70克蛋白质,机 体内的肌酐、尿素、氨生成增多,呈现明显负氮平衡, 长时间持续负氮平衡,会造成机体蛋白质缺乏,免疫 与抵抗力下降,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创伤代谢变化 主要代谢变化有; ①创伤后基础代谢率增高,一般创伤者能量代谢增加 5%~50% , 其 中 烧 伤 患 者 可 达 100% 或 更 高 ; ②由于儿茶酚胺大量分泌,糖原分解加速,机体内储存 可利用的糖原在8~16h内消耗殆尽,机体通过糖异生供 应 能 量 ; ③脂肪运动加速,成为创伤病人主要能量来源,严重创 伤 病 人 每 日 可 动 用 250~500 克 脂 肪 ; ④创伤后蛋白质代谢特点是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分解 代谢较正常增加40%~50%。每日约需70克蛋白质,机 体内的肌酐、尿素、氨生成增多,呈现明显负氮平衡, 长时间持续负氮平衡,会造成机体蛋白质缺乏,免疫 与抵抗力下降,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 创 伤 评 分 院前 评 分 1.院前指数(PHⅡ) 是用收缩期血压、脉率、呼吸状态、神志4 项生理指标作为评分参数 o 03分者为轻伤,死亡率为0,手术率为2%; 420分者为重伤,死亡率为16.4%,手术率为49.1%。 2.创伤记分(TS) 这是一种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功能(呼吸 频率、呼吸幅度)循环功能(收缩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和中枢神经系统(意识水平)对创伤的生理和病理反应来评价 损 伤 严 重 程 度 TS 为1416者,存活率高(96%) 13者死亡率高 (>96%) 413者 ,救治效果显著 岳
四 、 创 伤 评 分 ( 一 ) 院 前 评 分 ⒈院前指数(PHI)是用收缩期血压、脉率、呼吸状态、神志4 项 生 理 指 标 作 为 评 分 参 数 。 0~3 分 者 为 轻 伤 , 死 亡 率 为 0 , 手 术 率 为 2% ; 4~20分者为重伤,死亡率为16.4%,手术率为49.1%。 ⒉创伤记分(TS) 这是一种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功能(呼吸 频率、呼吸幅度)循环功能(收缩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和中枢神经系统(意识水平)对创伤的生理和病理反应来评价 损 伤严重程度 。 TS 为 14~16 者 , 存 活 率 高 ( 96% ) ; 1~3 者 死 亡 率 高 ( >96% ) ; 4~13 者 , 救 治 效 果 显 著 ; TS<12 者 为 重 伤 标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