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宏观经济的 稳定政策 本 宏观经济政策的性质和目标; 2宏观经济冲击和稳定性政策机制; 讲3宏观财政政策 要 4.宏观货币政策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点6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 七 讲 宏 观 经 济 的 稳 定 政 策 1. 宏观经济政策的性质和目标; 2. 宏观经济冲击和稳定性政策机制; 3. 宏观财政政策; 4. 宏观货币政策.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6.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本 讲 要 点
§1宏观经济政戴的性质和目标 从性质上说,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工具。市 场经济中,国家干预经济主要不能依赖于国家的行政指令,而是 宏观经济 依靠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说明国 政策的性质家为什么必须干预经济,以及应该如何干预经济,即要为国家干 和发展阶段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从上一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宏 观经济政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上世纪30年代到二次大战前 二次大战后,宏观经济政策的 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高通 是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的第一阶段.30 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14年英国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局 政府发表的就业政策白皮书以及这就迫使它们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年代的大危机迫使各国政府走上了1946年美国政府通过的就业法,都 进行了反思,于是宏观经济政的发 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凯恩斯1936年把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繁荣作 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 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政府的基本职责。这标志着国家 正是要为这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将全面而系统地千预统济,观经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 这个阶段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试验时济政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这个思潮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市 期,其中最成功的试验是美国罗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以凯恩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此,经济政策 斯主义为基础的,主要政策是财政的自由化和多样化,成为宏观经济政 福的“新攻 政策和货币政策 策的重要发展
§1宏观经济政策的性质和目标 宏观经济 政策的性质 和发展阶段 从性质上说,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工具。市 场经济中,国家干预经济主要不能依赖于国家的行政指令,而是 依靠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说明国 家为什么必须干预经济,以及应该如何干预经济,即要为国家干 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从上一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宏 观经济政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上世纪30年代到二次大战前, 是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的第一阶段.30 年代的大危机.迫使各国政府走上了 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凯恩斯1936年 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正是要为这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这个阶段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试验时 期,其中最成功的试验是美国罗斯 福的“新政”。 二次大战后,宏观经济政策的 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1944年英国 政府发表的“就业政策白皮书”以及 1946年美国政府通过的就业法,都 把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繁荣作 为政府的基本职责。这标志着国家 将全面而系统地干预经济,宏观经 济政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以凯恩 斯主义为基础的,主要政策是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 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高通 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局面 这就迫使它们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进行了反思,于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发 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 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 这个思潮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市 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此,经济政策 的自由化和多样化,成为宏观经济政 策的重要发展
宏观经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攻草的目标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维持一定的失业率,这个失业率要在社会 可允许的范围之内,能为社会所接受。物价稳定是要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 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经济增长是 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 术进步所能达到的。国际收支平衡则是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因为 国际收支赤字和盈余,都会对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的上述四种目标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如充分就业和物价稳,推动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很可能会刺激物价的上张,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另外经济增长虽然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 步又会造成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从而引起新的失业。同时,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有矛盾。因为,充分就 业的实现引起国民收入的増加,从而必然带动进口的増加,这就会造成国际收攴的不平衡。最后,物价稳定和经济 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因为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只是表明一个良性的宏双经济是多重因素之间的平衡,这要求政策制定者在不 同时期根据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确定不同的政策目标重点。所谓宏观经济控,就是在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 标之间进行协调和平衡
宏观经济 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维持一定的失业率,这个失业率要在社会 可允许的范围之内,能为社会所接受。物价稳定是要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 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经济增长是 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 术进步所能达到的。国际收支平衡则是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因为 国际收支赤字和盈余,都会对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的上述四种目标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如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推动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很可能会刺激物价的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另外经济增长虽然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 步又会造成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从而引起新的失业。同时,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有矛盾。因为,充分就 业的实现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从而必然带动进口的增加,这就会造成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最后,物价稳定和经济 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因为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只是表明一个良性的宏观经济是多重因素之间的平衡,这要求政策制定者在不 同时期根据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确定不同的政策目标重点。所谓宏观经济调控,就是在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 标之间进行协调和平衡
§2宏观经济冲击和稳定性政戴机制 就象微观经济中存在着“市场失灵”一样,宏观经济中也存在着类似“市场失 的不稳忘现象。这种不稳定现象首先表现在社会总产量的浪动上,即社会总产量或 宏观经济‖高造减盒产量,选海方或都偷金总供球平街其次渡在街 的不稳定性‖价的不稳定上,由于经济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周期性“膨冲动”,通货膨胀经常 人们的预期和不可预期中出现。其三是失业,主要是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造成了 社会效率的损失。最后,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在现代经济的开放度不断增大的情况 下,对国经济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上述不稳定现象,不可避免会造成对宏观经济的冲击。这些冲击我们把它们 归为来自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 从需求方面来说,总需求的四个部分(消费、政府开支、投资和净出口),任 宏观经济 何一部分在短期内的较大幅度变化,都会造成对总需求的冲击。比较而言,消费和 政府开支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不太普遍,但投资和净出口则往往容易出现无法预料的 的冲 大幅度变动。尤其是投资,不仅受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凯 恩斯称之为“动物精神”,是最难以捉摸的因素 从供给来说,所有与生产有关的不可预见的干扰,都可归纳为总供给方面的冲 击。例如短期内原材料方面的大幅度涨价,劳动市场的垄断导致工资过快的上涨。 短期内的供给冲击不会影响由潜在生产能力决定的长期总供给,所以,总供绐方面 的冲击主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突然变动
§2 宏观经济冲击和稳定性政策机制 宏观经济 的不稳定性 就象微观经济中存在着“市场失灵”一样,宏观经济中也存在着类似“市场失灵” 的不稳定现象。这种不稳定现象首先表现在社会总产量的波动上,即社会总产量或 者由于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而造成总产量小于社会潜在产量,或者由于资源过度利用 而造成总产量超过潜在产量。这两方面都会影响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其次表现在物 价的不稳定上,由于经济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周期性“膨胀冲动”,通货膨胀经常在 人们的预期和不可预期中出现。其三是失业,主要是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造成了 社会效率的损失。最后,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在现代经济的开放度不断增大的情况 下,对一国经济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宏观经济 的冲击 上述不稳定现象,不可避免会造成对宏观经济的冲击。这些冲击我们可把它们 归为来自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 从需求方面来说,总需求的四个部分(消费、政府开支、投资和净出口),任 何一部分在短期内的较大幅度变化,都会造成对总需求的冲击。比较而言,消费和 政府开支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不太普遍,但投资和净出口则往往容易出现无法预料的 大幅度变动。尤其是投资,不仅受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凯 恩斯称之为“动物精神”,是最难以捉摸的因素。 从供给来说,所有与生产有关的不可预见的干扰,都可归纳为总供给方面的冲 击。例如短期内原材料方面的大幅度涨价,劳动市场的垄断导致工资过快的上涨。 短期内的供给冲击不会影响由潜在生产能力决定的长期总供给,所以,总供给方面 的冲击主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突然变动
对于外部冲击所引起的宏观经济浪动,市场机制本身虽然也具有一定 的调节功能,但可能需要一个教长的缓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要 稳定性‖经受失业的困扰,或者要承受通胀的压力。因此,以凯恩斯为代表的-部 攻草机制 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应该有意识地采用稳定性政策来抵消各种冲击对经 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稳定性政策也称反周期政策。就是,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或衰退迹象 时,政府采用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反之,当宏观经济出现过热或过热迹象 时,政府采用减少总需求的改策。采用这种逆周期的改策措施,使宏观经 济保持稳定。政府经常采用的政策工具是是财政收支、货币供给和汇率。 这些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总需求,因此,稳定政策又被称之为“需求管理 政策
稳定性 政策机制 对于外部冲击所引起的宏观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本身虽然也具有一定 的调节功能,但可能需要一个教长的缓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要 经受失业的困扰,或者要承受通胀的压力。因此,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一部 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应该有意识地采用稳定性政策来抵消各种冲击对经 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稳定性政策也称反周期政策。就是,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或衰退迹象 时,政府采用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反之,当宏观经济出现过热或过热迹象 时,政府采用减少总需求的政策。采用这种逆周期的政策措施,使宏观经 济保持稳定。政府经常采用的政策工具是是财政收支、货币供给和汇率。 这些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总需求,因此,稳定政策又被称之为“ 需求管理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