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种极端状况:水平形状,即所有厂商都把价棓确定在以前 的水平上,并且在这种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出售的数量等于顾客愿意购买的数量,而 长期总供给曲线仍然是垂直的。如下左图所示,经济波动意味着实际产量水平偏离了长 期总供给曲线LAS所对应的国民收入Y’。使用经济政策的目的就是使均衡点回到LAS水 平,具体说,就是通过变动改府收支,或调节货币供应量,或调节汇率,使得总需求曲 线向短期总供给曲线SAS(也就是物价水平线)与LAS的交点移动。 LAS 左图表现的是总需求方面对宏观经济的 冲击。例如投资或出口下降,使得总需求曲 线由AD左移到AD1及相应的均衡点e,总 产量减少到Y”,意味着经济处于衰退状况 短期内出现的经济衰退,如果政府不采用政 策干预,市场机制也会使价格水平沿着AD e SAS逐渐回到长期均衡水平e2,,从而结束经济 AD0衰退。但是这个过程可能过于缓慢,而使社 ADI 会经济受到损害。而政府利用财政、货币或 汇率政策,可以把总需求曲线较快地从AD1 Y推回到ADo,从而把社会经济可能遭受的损 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种极端状况:水平形状,即所有厂商都把价格确定在以前 的水平上,并且在这种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出售的数量等于顾客愿意购买的数量,而 长期总供给曲线仍然是垂直的。如下左图所示,经济波动意味着实际产量水平偏离了长 期总供给曲线LAS所对应的国民收入Y’。使用经济政策的目的就是使均衡点回到LAS水 平,具体说,就是通过变动政府收支,或调节货币供应量,或调节汇率,使得总需求曲 线向短期总供给曲线SAS(也就是物价水平线)与LAS的交点移动。 LAS SAS AD0 AD1 e1 e0 e2 Y1 Y’ Y P P0 0 左图表现的是总需求方面对宏观经济的 冲击。例如投资或出口下降,使得总需求曲 线由AD0 左移到AD1 及相应的均衡点e1 ,总 产量减少到Y’,意味着经济处于衰退状况。 短期内出现的经济衰退,如果政府不采用政 策干预,市场机制也会使价格水平沿着AD1 逐渐回到长期均衡水平e2 ,,从而结束经济 衰退。但是这个过程可能过于缓慢,而使社 会经济受到损害。而政府利用财政、货币或 汇率政策,可以把总需求曲线较快地从AD1 推回到AD0 ,从而把社会经济可能遭受的损 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右图表现的是总供给方面对宏观经济的 冲击。例如原材料或工资上涨,使得物价水 平在短期内由P上涨到P1,产量水平由Y0下 LAS 降到Y1,相应的均衡点为e。政府采取了相 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增加政府开支、增加 货币供应量或者实行本币贬值的政策,可以 较快地使总需求曲线由AD1移动到AD0,从 e P SASI 而避免了从e到e2的长时间衰退过程 可见,无论是为了应付总需求冲击还是 总供给冲击,使用宏观经济政策都可以较快 SASo ADo 地移动总需求曲线,在短期内消除外部冲击 造成的影响 ADI 根据外部冲击的性质是导致经济衰退还 是经济过热,抵消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可分 Y Y 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
LAS SAS0 SAS1 AD0 AD1 P P0 P1 Y Y0 1 e1 e0 e2 0 Y 右图表现的是总供给方面对宏观经济的 冲击。例如原材料或工资上涨,使得物价水 平在短期内由P0上涨到P1,产量水平由 Y0下 降到Y1,相应的均衡点为e1。政府采取了相 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增加政府开支、增加 货币供应量或者实行本币贬值的政策,可以 较快地使总需求曲线由AD1 移动到AD0 ,从 而避免了从e1到e2 的长时间衰退过程。 可见,无论是为了应付总需求冲击还是 总供给冲击,使用宏观经济政策都可以较快 地移动总需求曲线,在短期内消除外部冲击 造成的影响。 根据外部冲击的性质是导致经济衰退还 是经济过热,抵消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可分 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的变动影响总支出或总需求 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系列行为和措施。财政畋策对总需求的影 §3宏观财政政簟 响具有乘数效应,财政政策的规模决定于特定时期的政府收入 和支出预算,政府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额称为预算盈余或预算 赤字,这种预算差额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景响。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 财攻政草 共工程支出(例如政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政府购买(政府对各种 的内容 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不以取得产品与劳务为目 的的支出,例如各种福利支出和贫困救济等)。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 所得税、公司税和其他税收
§3 宏观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的变动影响总支出或总需求 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系列行为和措施。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 响具有乘数效应,财政政策的规模决定于特定时期的政府收入 和支出预算,政府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额称为预算盈余或预算 赤字,这种预算差额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财政政策 的内容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 共工程支出(例如政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 )、政府购买(政府对各种 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转移支付( 政府不以取得产品与劳务为目 的的支出,例如各种福利支出和贫困救济等 )。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 所得税、公司税和其他税收
财政政策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经济中存在着较高的失 业率,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这时政府就要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 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政府公 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 财政政策|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是个人可支 的运用 配收入增加,从而使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λ増加,从而増加 投资,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在经济繁荣时期,经济中存在通膨的压力,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偿给,政 府这时京要釆取紧缩性财政政来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购畋 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减少有利于抑制投资, 转移支付的减少可以减少个人消费,这样就能抑制总需求。增加个人所得税(主 要是提高税率)可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减沙少消费;增加公司所得税,可 以公司收入减少,从而使投资减少,这样也能抑制总需求
财政政策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经济中存在着较高的失 业率,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这时政府就要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 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政府公 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 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是个人可支 配收入增加,从而使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增加 投资,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在经济繁荣时期,经济中存在通膨的压力,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政 府这时就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 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减少有利于抑制投资, 转移支付的减少可以减少个人消费,这样就能抑制总需求。增加个人所得税(主 要是提高税率)可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增加公司所得税,可 以公司收入减少,从而使投资减少,这样也能抑制总需求。 财政政策 的运用
内在稳定器 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 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自动稳定器。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稅,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有其固定的起征点和稅率。当经济萧条时,由于收入减少,税收也会自动减少 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当经济繁荣时,由于收入增加,税收也会自动增加, 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失业补助与其他福利支出这类政府转移支付,有其固定的发放标准。当经济萧条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 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増加,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减輊经济萧条的程度。 当经济繁荣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减少,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 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这种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十 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根本改变萧条或通货睻胀总趋势;只能对贴砇政策起到 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攻府有意识 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内在稳定器 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 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自动稳定器。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有其固定的起征点和税率。当经济萧条时,由于收入减少,税收也会自动减少, 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当经济繁荣时,由于收入增加,税收也会自动增加, 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失业补助与其他福利支出这类政府转移支付,有其固定的发放标准。当经济萧条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 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 当经济繁荣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减少,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 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这种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十 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根本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 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政府有意识 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