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配气机构 作用 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定时、定量实现换 气过程。 达到进气尽可能充分、排气尽可能干净的 目的。 衡量进气充分程度的指标充量系数qc 定义:实际进气量与进气状态下理论上充 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 二、换气机构形式 气门式、气口式、气门气口式
第四章 配气机构 一、作用 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定时、定量实现换 气过程。 达到进气尽可能充分、排气尽可能干净的 目的。 衡量进气充分程度的指标充量系数φc: 定义:实际进气量与进气状态下理论上充 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 二、换气机构形式 气门式、气口式、气门-气口式
第一节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和传动 分类 (一)按气门布置的位置来分 1、气门侧置式 气门设置在机体上。凸轮轴必须下置。所 以此种已淘汰。 2、气门顶置式(3-1) 气门布置在缸盖上。适于高转速、高压缩 比的发动机。 3、进气门顶置,排气门侧置式 进气门布置在缸盖上,排气门布置在缸体 上。主要用于高速发动机
第一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和传动 一、分类 (一)按气门布置的位置来分 1、气门侧置式 气门设置在机体上。凸轮轴必须下置。所 以此种已淘汰。 2、气门顶置式(3-1) 气门布置在缸盖上。适于高转速、高压缩 比的发动机。 3、进气门顶置,排气门侧置式 进气门布置在缸盖上,排气门布置在缸体 上。主要用于高速发动机
二)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来分 1、凸轮轴下置式(3-) 凸轮轴布置在缸体的下部曲轴箱内。气门驱 动机构复杂,配气机构噪声较大。 2、凸轮轴中置式(3-4) 凸轮轴布置在缸体上部。驱动气门所需零部 件数目较少。 3、凸轮轴上置式(35) 凸轮轴布置在缸盖上。驱动气门所需零部件 数目最少。适用于高转速发动机,应用较广 泛
(二)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来分 1、凸轮轴下置式(3-1) 凸轮轴布置在缸体的下部曲轴箱内。气门驱 动机构复杂,配气机构噪声较大。 2、凸轮轴中置式(3-4) 凸轮轴布置在缸体上部。驱动气门所需零部 件数目较少。 3、凸轮轴上置式(3-5) 凸轮轴布置在缸盖上。驱动气门所需零部件 数目最少。适用于高转速发动机,应用较广 泛
三)按凸轮轴的动力传动方式来分 1、链传动:可靠性、耐久性差,噪音大。(3-) 2、齿形带传动:可以减少链传动时的高噪音, 减少机构质量,降低成本。() 前两种适于凸轮轴离曲轴较远、高转速的发 动机。需要张紧装置。 3、齿轮传动:多用在凸轮轴中、下置式的配 气机构中。齿轮多采用圆柱形斜齿
(三)按凸轮轴的动力传动方式来分 1、链传动:可靠性、耐久性差,噪音大。(3-6) 2、齿形带传动:可以减少链传动时的高噪音, 减少机构质量,降低成本。(3-7) 前两种适于凸轮轴离曲轴较远、高转速的发 动机。需要张紧装置。 3、齿轮传动:多用在凸轮轴中、下置式的配 气机构中。齿轮多采用圆柱形斜齿
(四)按气门数及排列方式来分 双气门和多气门。(3-3、3-5) 气门排列方案:(3-8) 1、同名气门排成两列(用一根凸轮轴) 2、同名气门排成一列(用两根凸轮轴) (五)按气门开启结构来分(图) 1、利用摇臂开启 2、利用凸轮轴直接开启
(四)按气门数及排列方式来分 双气门和多气门。(3-3、3-5) 气门排列方案:(3-8) 1、同名气门排成两列(用一根凸轮轴) 2、同名气门排成一列(用两根凸轮轴) (五)按气门开启结构来分(图) 1、利用摇臂开启 2、利用凸轮轴直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