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语段和段落( Paragraph)之间的区别。语段是 篇章结构的中间层次;段落是在某些语体(如记叙文 和论说文)中比语段更大的意义单位。较小的段落可 以只包括一个语段,但是一个段落通常是由几个语段 构成的。那末,能不能说,篇章是由句子、语段、段 落构成的呢?这就不可一概而论,因为有的语篇能分 段落,有的不能分段落。比如对话通常不分段落,但 是一个较长的对话可分为若干语段。戏剧分场景,在 个场景里不分段落,但可根据情节发展划分语段。 有些小说体,分章不分段,但可划分语段。 ■可见,段落并不是从旬到篇必不可少的中间层次,而 语段却是这样的中间层次。因此,当我们讲“语段” 的时候,不要把它和“段落”混为一谈;当我们讲 “语篇”的时候,也不要把“语篇”和“段落”对立 起来,因为一个充分发展的段落本身也就是语篇。例
◼ 要注意语段和段落(Paragraph)之间的区别。语段是 篇章结构的中间层次;段落是在某些语体(如记叙文 和论说文)中比语段更大的意义单位。较小的段落可 以只包括一个语段,但是一个段落通常是由几个语段 构成的。那末,能不能说,篇章是由句子、语段、段 落构成的呢?这就不可一概而论,因为有的语篇能分 段落,有的不能分段落。比如对话通常不分段落,但 是一个较长的对话可分为若干语段。戏剧分场景,在 一个场景里不分段落,但可根据情节发展划分语段。 有些小说体,分章不分段,但可划分语段。 ◼ 可见,段落并不是从旬到篇必不可少的中间层次,而 语段却是这样的中间层次。因此,当我们讲“语段” 的时候,不要把它和“段落”混为一谈;当我们讲 “语篇”的时候,也不要把“语篇”和“段落”对立 起来,因为一个充分发展的段落本身也就是语篇。例 如:
(1)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has changed. (2) Not so long ago students would sit with pens in hand, writing the basic forms of a language, learning structures they would never be able to speak. (3) In that same classroom today pens and notebooks have been put away. (4 The spoken sounds of a foreign tongue fill the room .(5) Today the last skill learned-writing a foreign language-comes as a natural and possible part of the total language-learning process. (6) Yet, just a few years ago, the last skill learned was the first skill mastered today-speaking a foreign tongue 学习外语的方法改变了。不久以前,学生们还是坐在教室里拿着钢笔书写外 语的基本形式,学习那些从来也上不了口的语言结构。而今天,在相同的教 室里,钢笔和笔记本已经束之高阁了。满屋回荡着讲外语的声音。现在,写 的技能是作为整个外语学习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自然而然地习得的。可是, 若干年以前,那最后习得的却是今天最先习得的技能——讲外语。 这个段落包括三个语段:第一个语段只有一句话(句1),它是本段的主题, “学习外语的方法改变了”。第二、三两语段围绕主题分别表达两层意思 第二语段(句2至句4)对比过去和现在外语课教学方法的不同;第三语段 (句5至句6)对比过去和现在外语教学效果的不同。三个语段紧紧围绕“外 语教学”这个主题,先总提,后分述,句句相接,层层相连,从而构成语篇 的统一性( Unity)、连贯性( Coherence)和粘着性( Cohesion)
◼ (1)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has changed.(2)Not so long ago students would sit with pens in hand,writing the basic forms of a language,learning structures they would never be able to speak.(3)In that same classroom today, pens and notebooks have been put away.(4)The spoken sounds of a foreign tongue fill the room.(5)Today the last skill learned-writing a foreign language-comes as a natural and possible part of the total language-learning process.(6)Yet, just a few years ago,the last skill learned was the first skill mastered today-speaking a foreign tongue. ◼ 学习外语的方法改变了。不久以前,学生们还是坐在教室里拿着钢笔书写外 语的基本形式,学习那些从来也上不了口的语言结构。而今天,在相同的教 室里,钢笔和笔记本已经束之高阁了。满屋回荡着讲外语的声音。现在,写 的技能是作为整个外语学习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自然而然地习得的。可是, 若干年以前,那最后习得的却是今天最先习得的技能——讲外语。 ◼ 这个段落包括三个语段:第一个语段只有一句话(句1),它是本段的主题, “学习外语的方法改变了”。第二、三两语段围绕主题分别表达两层意思。 第二语段(句2至句4)对比过去和现在外语课教学方法的不同;第三语段 (句5至句6)对比过去和现在外语教学效果的不同。三个语段紧紧围绕“外 语教学”这个主题,先总提,后分述,句句相接,层层相连,从而构成语篇 的统一性(Unity)、连贯性(Coherence)和粘着性(Cohesion)
B语段中的句际关系 从逻辑意义来看,语段的句际关系可分为平列、顺序、层递、转折、总分 解释、因果等关系。构成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有时可以包含一种以上的句际 关系,分述如下 1)平列关系 平列关系指句与句之间处于平等并立的地位,互不相属,只是组合起来,共 同说明一个话题。按平列关系组织起来的句群,在次序上并不固定,如果局 部改变句子的相互位置并不改变整个语段的意义。例如: a All the people on our block give us trouble. Mrs brown calls the police whenever we go to play ball on the street. Mrs Johnson complains that skateboarding makes too much noise. If we happen to stray into Mr Hardy's yard, he yells at us 街区里所有的人都眼我们过不去:每连我们在街上踢球,布朗太大就打电话 代先生家的院子,他就对我们大声呵斥。 ■在这个语段中,除了第一句为主题句外,其余三句是一种平列关系,它们处 在同一层次上,共同说明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这三个平列的句子与第一句 处于一种解释和被解释的关系,从而与后者不在同一层次上
◼ B语段中的句际关系 ◼ 从逻辑意义来看,语段的句际关系可分为平列、顺序、层递、转折、总分、 解释、因果等关系。构成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有时可以包含一种以上的句际 关系,分述如下: ◼ 1)平列关系 ◼ 平列关系指句与句之间处于平等并立的地位,互不相属,只是组合起来,共 同说明一个话题。按平列关系组织起来的句群,在次序上并不固定,如果局 部改变句子的相互位置并不改变整个语段的意义。例如: ◼ All the people on our block give us trouble.Mrs Brown calls the police whenever we go to play ball on the street.Mrs Johnson complains that skateboarding makes too much noise.If we happen to stray into Mr Hardy's yard, he yells at us. ◼ 街区里所有的人都跟我们过不去:每逢我们在街上踢球,布朗太太就打电话 叫警察;我们一玩溜冰车,约翰逊太太就抱怨太吵闹;如果我们偶尔误入哈 代先生家的院子,他就对我们大声呵斥。 ◼ 在这个语段中,除了第一句为主题句外,其余三句是一种平列关系,它们处 在同一层次上,共同说明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这三个平列的句子与第一句 处于一种解释和被解释的关系,从而与后者不在同一层次上
2)顺序关系 顺序关系指构成语段的各个句子只能按事物的发展过程由先而后地顺序排列, 不可以随便改动次序。按这种关系组织起来的句群通常表达一个过程的时间 顺序或者描述固定的操作程序等。例如下面一个选段说明如何设法把掉进坑 里的彼得拉上来的过程 (1) We had a hard time getting Peter out of the hole he had fallen into. (2) First, we made a rope by linking our belts together. (3) Then we lowered it to Peter, telling him to grasp the end (4 After he had hold of the rope, we began to pull him slowly out of the hole. (5) As he came up, no one dared to speak a word. (6) Fi-nally, we could grasp his arms, and, with a sigh of relief, we pulled him out onto the grassy bank.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彼得从他坠入其中的洞里搭救上来。首先,我 们用各人的裤带结成一根绳子,把绳子放到洞里,叫彼得抓住绳头。当他抓 住绳子以后,我们便缓慢地把他往上拉。这时,我们都提心吊胆,谁也不敢 吭一声。最后,我们能够抓住他的手臂了,这才松了一口气,终于把彼得拉 到洞口的草地上。 本段第一句是点题;第二至第六句是一种顺序关系。这五个句子结合起来共 同说明第一句的内容,从而与第一句不在一个层次上
◼ 2)顺序关系 ◼ 顺序关系指构成语段的各个句子只能按事物的发展过程由先而后地顺序排列, 不可以随便改动次序。按这种关系组织起来的句群通常表达一个过程的时间 顺序或者描述固定的操作程序等。例如下面一个选段说明如何设法把掉进坑 里的彼得拉上来的过程: ◼ (1) We had a hard time getting Peter out of the hole he had fallen into.(2) First, we made a rope by linking our belts together.(3)Then we lowered it to Peter,telling him to grasp the end.(4)After he had hold of the rope,we began to pull him slowly out of the hole.(5)As he came up,no one dared to speak a word.(6)Fi-nally,we could grasp his arms,and, with a sigh of relief,we pulled him out onto the grassy bank. ◼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彼得从他坠入其中的洞里搭救上来。首先,我 们用各人的裤带结成一根绳子,把绳子放到洞里,叫彼得抓住绳头。当他抓 住绳子以后,我们便缓慢地把他往上拉。这时,我们都提心吊胆,谁也不敢 吭一声。最后,我们能够抓住他的手臂了,这才松了一口气,终于把彼得拉 到洞口的草地上。 ◼ 本段第一句是点题;第二至第六句是一种顺序关系。这五个句子结合起来共 同说明第一句的内容,从而与第一句不在一个层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