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5)将舍内设备移出,清洗、暴晒,再用消毒溶液消毒;(6δ)墙裙、混凝土地面用4%碳酸钠或 其他清洁剂的热水溶液刷洗,再用1%的新洁尔灭溶液刷洗:(7)素土地面用1%福尔马林浸润,风干 后,先铺一层聚乙烯薄膜或沥青纸再铺上垫草。在严重污染地区,最好将表土铲去10~15cm;(⑧)将 畜舍密闭,将设备用具移入舍内,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 4.临时消毒在非安全地区的非安全期内,为消灭病畜携带的病原传播所进行的消毒,称为临时消 毒。临时消毒应尽早进行,根据传染病的种类和用具选用合适的消毒剂。临时消毒所采取的措施是: (1)畜舍内的设备装置,能搬的搬走,能拆的拆开,搬移至舍外,小件的浸泡消毒,大件的喷洒消 毒,育雏室的设备在刷洗后需熏蒸消毒:(2)屋顶、天棚及墙壁、地面均应将尘埃清扫干净,进行 喷洒消毒:(3)垫草最好移走,如再用,需堆成堆,至少堆放3天,头一次堆中温度要达到50℃, 然后内外对换;第二次堆中温度要达到40℃,这样可使寄生虫发病率大为减少;(4)墙壁与混凝土 地面用%碳酸钠或其它清洁剂的热水溶液刷洗,再用新洁尔灭溶液刷洗:(5)畜舍及其设备清洗消 毒后,再用甲醛气熏蒸。如旧垫草再用,须在舍内熏蒸消毒 5.终末消毒发病地区消灭了某种传染病,在解除封锁前,为了彻底消灭病原体而进行的最后消毒 称为终末消毒。终末消毒不仅要对病畜周围一切物品及畜舍进行消毒,而且要对痊愈家畜的体表、 畜舍和畜牧场其它环境进行消毒。 、消毒类型 (一)物理消毒法 1.机械性清除 (1)用清扫、铲刮、洗刷等机械方法淸除污染物用清扫、铲刮、洗刷等机械方法清除降尘、污物及粘 染在墙壁、地面以及设备上的粪尿、残余饲料、废物、垃圾等,这样可减少大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必要时, 应将舍内外表层附着物一齐清除,以减少感染疫病的机会。在进行消毒前,必须彻底清扫粪便及污物,对 清扫不彻底的畜舍进行消毒,即使用高于规定的消毒剂量,效果也不显著。因为除了强碱(氢氧化钠溶液) 以外,一般消毒剂,即使接触少量的有机物(如泥垢,尘土或粪便等)也会迅速丧失杀菌力。因此,消毒以 前的场地必须进行清扫、铲刮、洗刷并保持清洁干净。 (2)通风换气通风可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粒与细菌的数量,减少经空气传播疫病的机会。在通 风前,使用空气喷雾消毒剂,可以起到沉降微粒和杀菌作用。然后,再依次进行清扫、铲刮与洗刷。 最后,再进行空气喷雾消毒。 2.日光照射 日光照射消毒是指将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阳光的灼热和干燥作用使病原微 生物灭活的过程。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畜牧场、运动场场地,垫料和可以移出室外的用具等进行消毒。因此
6 毒;(5) 将舍内设备移出,清洗、暴晒,再用消毒溶液消毒;(6) 墙裙、混凝土地面用 4%碳酸钠或 其他清洁剂的热水溶液刷洗,再用 1%的新洁尔灭溶液刷洗;(7)素土地面用 1%福尔马林浸润,风干 后,先铺一层聚乙烯薄膜或沥青纸再铺上垫草。在严重污染地区,最好将表土铲去 10~15 cm;(8) 将 畜舍密闭,将设备用具移入舍内,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 4.临时消毒 在非安全地区的非安全期内,为消灭病畜携带的病原传播所进行的消毒,称为临时消 毒。临时消毒应尽早进行,根据传染病的种类和用具选用合适的消毒剂。临时消毒所采取的措施是: (1) 畜舍内的设备装置,能搬的搬走,能拆的拆开,搬移至舍外,小件的浸泡消毒,大件的喷洒消 毒,育雏室的设备在刷洗后需熏蒸消毒;(2) 屋顶、天棚及墙壁、地面均应将尘埃清扫干净,进行 喷洒消毒;(3) 垫草最好移走,如再用,需堆成堆,至少堆放 3 天,头一次堆中温度要达到 50℃, 然后内外对换;第二次堆中温度要达到 40℃,这样可使寄生虫发病率大为减少;(4) 墙壁与混凝土 地面用 4%碳酸钠或其它清洁剂的热水溶液刷洗,再用新洁尔灭溶液刷洗;(5) 畜舍及其设备清洗消 毒后,再用甲醛气熏蒸。如旧垫草再用,须在舍内熏蒸消毒。 5. 终末消毒 发病地区消灭了某种传染病,在解除封锁前,为了彻底消灭病原体而进行的最后消毒, 称为终末消毒。终末消毒不仅要对病畜周围一切物品及畜舍进行消毒,而且要对痊愈家畜的体表、 畜舍和畜牧场其它环境进行消毒。 二、 消毒类型 (一)物理消毒法 1. 机械性清除 (1) 用清扫、铲刮、洗刷等机械方法清除污染物 用清扫、铲刮、洗刷等机械方法清除降尘、污物及粘 染在墙壁、地面以及设备上的粪尿、残余饲料、废物、垃圾等,这样可减少大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必要时, 应将舍内外表层附着物一齐清除,以减少感染疫病的机会。在进行消毒前,必须彻底清扫粪便及污物,对 清扫不彻底的畜舍进行消毒,即使用高于规定的消毒剂量,效果也不显著。因为除了强碱(氢氧化钠溶液) 以外,一般消毒剂,即使接触少量的有机物(如泥垢,尘土或粪便等)也会迅速丧失杀菌力。因此,消毒以 前的场地必须进行清扫、铲刮、洗刷并保持清洁干净。 (2) 通风换气 通风可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粒与细菌的数量,减少经空气传播疫病的机会。在通 风前,使用空气喷雾消毒剂,可以起到沉降微粒和杀菌作用。然后,再依次进行清扫、铲刮与洗刷。 最后,再进行空气喷雾消毒。 2.日光照射 日光照射消毒是指将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阳光的灼热和干燥作用使病原微 生物灭活的过程。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畜牧场、运动场场地,垫料和可以移出室外的用具等进行消毒。因此
利用直射阳光消毒牧场、运动场以及可移出舍外、已清洗的设备与用具,既经济又简便。畜舍内的散射光 也能将微生物杀死,但作用弱得多。阳光的灼热引起的干燥亦有灭菌作用 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一般的病毒和非芽孢菌经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被杀灭。常见的病原被 日光照射杀灭的时间,巴氏杆菌为6~8分钟,口蹄疫病毒为1小时,结核杆菌为3~5小时。即使对 恶劣环境抵抗能力较强的芽孢,在连续几天强烈阳光反复曝晒后也可以被杀灭或变弱。阳光的杀菌 效果受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及微生物自身抵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低温、高湿及能见度 低的天气消毒效果差,高温、干燥、能见度高的天气杀菌效果好 3.辐射消毒 1)紫外线照射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是用紫外线灯照射杀灭空气中或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的 过程。紫外线照射消毒常用于种蛋室、兽医室等空间以及人员进入畜舍前的消毒。由于紫外线容易 被吸收,对物体(包括固体、液体)的穿透能力很弱,所以紫外线只能杀灭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微 生物。当空气中微粒较多时,紫外线的杀菌效果降低。由于畜舍内空气尘粒多,所以,对畜舍内空 气采用紫外线消毒效果不理想。另外,紫外线的杀菌效果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消毒效果最好的环 境温度为20℃~4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紫外线杀菌。 (2)电离辐射消毒用包括X-射、γ-射线、β-射线、阴极射线、中子与质子电离辐射照射物体,以 杀灭物体内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过程,称为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且不产生 热效应,尽管已在食品业与制药业领域广泛使用,但产生电离辐射需有专门的设备,投资和管理费 用都很大,因此,在畜牧业中短期内尚难采用。 4.高温消毒 高温消毒是利用高温环境破坏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结构,杀灭病原的过程,主要包括 火焰、煮沸和高压蒸气等消毒形式。 火焰消毒是利用火焰喷射器喷射火焰灼烧耐火的物体或者直接焚烧被污染的低价值易燃物品, 以杀灭粘附在物体上的病原体的过程。这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消毒方法,常用于畜舍墙壁、地面、笼 具、金属设备等表面的消毒。对于受到污染的易燃且无利用价值的垫草、粪便、器具及病死的畜禽 尸体等则应焚烧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煮沸消毒是将被污染的物品置于水中蒸煮,利用高温杀灭病原的过程。煮沸消毒经济方便,应用 广泛,消毒效果好。一般病原微生物在100℃沸水中5分钟即可被杀死,经1~2小时煮沸可杀死所有 的病原体。这种方法常用于体积较小而且耐煮的物品如衣物,金属、玻璃等器具的消毒。 髙压蒸汽消毒则是利用水蒸汽的高温杀灭病原体。其消毒效果确实可靠,常用于医疗器械等物 品的消毒。常用的温度为115℃、121℃或126℃,一般需维持20~30分钟
7 利用直射阳光消毒牧场、运动场以及可移出舍外、已清洗的设备与用具,既经济又简便。畜舍内的散射光 也能将微生物杀死,但作用弱得多。阳光的灼热引起的干燥亦有灭菌作用。 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一般的病毒和非芽孢菌经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被杀灭。常见的病原被 日光照射杀灭的时间,巴氏杆菌为 6~8 分钟,口蹄疫病毒为 1 小时,结核杆菌为 3~5 小时。即使对 恶劣环境抵抗能力较强的芽孢,在连续几天强烈阳光反复曝晒后也可以被杀灭或变弱。阳光的杀菌 效果受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及微生物自身抵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低温、高湿及能见度 低的天气消毒效果差,高温、干燥、能见度高的天气杀菌效果好。 3. 辐射消毒 (1)紫外线照射消毒 紫外线照射消毒是用紫外线灯照射杀灭空气中或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的 过程。紫外线照射消毒常用于种蛋室、兽医室等空间以及人员进入畜舍前的消毒。由于紫外线容易 被吸收,对物体(包括固体、液体)的穿透能力很弱,所以紫外线只能杀灭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微 生物。当空气中微粒较多时,紫外线的杀菌效果降低。由于畜舍内空气尘粒多,所以,对畜舍内空 气采用紫外线消毒效果不理想。另外,紫外线的杀菌效果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消毒效果最好的环 境温度为 20℃~4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紫外线杀菌。 (2) 电离辐射消毒 用包括 X-射、γ-射线、β-射线、阴极射线、中子与质子电离辐射照射物体,以 杀灭物体内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过程,称为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且不产生 热效应,尽管已在食品业与制药业领域广泛使用,但产生电离辐射需有专门的设备,投资和管理费 用都很大,因此,在畜牧业中短期内尚难采用。 4.高温消毒 高温消毒是利用高温环境破坏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结构,杀灭病原的过程,主要包括 火焰、煮沸和高压蒸气等消毒形式。 火焰消毒是利用火焰喷射器喷射火焰灼烧耐火的物体或者直接焚烧被污染的低价值易燃物品, 以杀灭粘附在物体上的病原体的过程。这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消毒方法,常用于畜舍墙壁、地面、笼 具、金属设备等表面的消毒。对于受到污染的易燃且无利用价值的垫草、粪便、器具及病死的畜禽 尸体等则应焚烧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煮沸消毒是将被污染的物品置于水中蒸煮,利用高温杀灭病原的过程。煮沸消毒经济方便,应用 广泛,消毒效果好。一般病原微生物在 100℃沸水中 5 分钟即可被杀死,经 1~2 小时煮沸可杀死所有 的病原体。这种方法常用于体积较小而且耐煮的物品如衣物,金属、玻璃等器具的消毒。 高压蒸汽消毒则是利用水蒸汽的高温杀灭病原体。其消毒效果确实可靠,常用于医疗器械等物 品的消毒。常用的温度为 115℃、121℃或 126℃,一般需维持 20~30 分钟
(二)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使用化学消毒剂,通过化学消毒剂的作用破坏病原体的结构以直接杀死病原体或 使病原体的增殖发生障碍的过程。化学消毒法比其它消毒方法速度快、效率高,能在数分钟内进入 病原体内并杀灭之。所以,化学消毒法是畜牧场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1.化学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按照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化学消毒剂主要可以分类为: (1)凝固蛋白质及溶解脂肪类消毒剂:如酚类(石炭酸、甲酚及其衍生物——来苏尔、克辽林)、醇类、 和酸类等 (2)溶解蛋白质类消毒剂:如氢氧化钠、石灰等。 (3)氧化蛋白质类消毒剂:如高锰酸钾、过氧乙酸、漂白粉、氯胺、碘酊等。 (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洗必泰、新洁尔灭等。 (5)具有脱水作用的消毒剂:如福尔马林、乙醇等。还有作用于巯基的、作用于核酸的及其它 类型的消毒剂如重金属盐类(红汞、硝酸银等)、碱性染料(龙胆紫等)、环氧乙烷等 2.选择消毒剂的原则 (1)适用性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构造不同,对消毒剂反应不同,有些消毒剂为“广谱”性 的,对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具有杀灭效果,也有一些消毒剂为“专用”的,只对有限的几种微生物有 效。因此,在购买消毒剂时,须了解消毒剂的药性,消毒的对象如物品,畜舍、汽车、食槽等特性 应根据消毒的目的、对象,根据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选择最适宜的消毒剂。 (2)杀菌力和稳定性在同类消毒剂中注意选择消毒力强、性能稳定,不易挥发、不易变质或 不易失效的消毒剂。 (3)毒性和刺激性大部分消毒剂对人、畜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刺激性,所以应尽量选择对人、 畜无害或危害较小的,不易在畜产品中残留的并且对畜舍、器具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4)经济性应优先选择价廉、易得、易配制和易使用的消毒剂 3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清洗法清洗法是用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对消毒对象进行擦拭或清洗,以达到消毒目的。常 用于对种蛋、畜舍地面、墙裙、器具进行消毒。 (2)浸泡法浸泡法是一种将需消毒的物品浸泡于消毒液中进行消毒的方法。常用于对医疗器 具、小型用具、衣物进行消毒。 (3)喷洒法喷洒法是将一定浓度的消毒液通过喷雾器或洒水壶喷洒于设施或物体表面以进行 消毒。常用于对畜舍地面、墙壁、笼具及动物产品进行消毒。喷洒法简单易行、效力可靠,是畜牧
8 (二)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使用化学消毒剂,通过化学消毒剂的作用破坏病原体的结构以直接杀死病原体或 使病原体的增殖发生障碍的过程。化学消毒法比其它消毒方法速度快、效率高,能在数分钟内进入 病原体内并杀灭之。所以,化学消毒法是畜牧场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1. 化学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按照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化学消毒剂主要可以分类为: (1) 凝固蛋白质及溶解脂肪类消毒剂:如酚类(石炭酸、甲酚及其衍生物——来苏尔、克辽林)、醇类、 和酸类等。 (2) 溶解蛋白质类消毒剂:如氢氧化钠、石灰等。 (3) 氧化蛋白质类消毒剂:如高锰酸钾、过氧乙酸、漂白粉、氯胺、碘酊等。 (4)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洗必泰、新洁尔灭等。 (5) 具有脱水作用的消毒剂:如福尔马林、乙醇等。还有作用于巯基的、作用于核酸的及其它 类型的消毒剂如重金属盐类(红汞、硝酸银等)、碱性染料(龙胆紫等)、环氧乙烷等。 2. 选择消毒剂的原则 (1)适用性 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构造不同,对消毒剂反应不同,有些消毒剂为“广谱”性 的,对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具有杀灭效果,也有一些消毒剂为“专用”的,只对有限的几种微生物有 效。因此,在购买消毒剂时,须了解消毒剂的药性,消毒的对象如物品,畜舍、汽车、食槽等特性, 应根据消毒的目的、对象,根据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选择最适宜的消毒剂。 (2)杀菌力和稳定性 在同类消毒剂中注意选择消毒力强、性能稳定,不易挥发、不易变质或 不易失效的消毒剂。 (3)毒性和刺激性 大部分消毒剂对人、畜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刺激性,所以应尽量选择对人、 畜无害或危害较小的,不易在畜产品中残留的并且对畜舍、器具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4)经济性 应优先选择价廉、易得、易配制和易使用的消毒剂。 3.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清洗法 清洗法是用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对消毒对象进行擦拭或清洗,以达到消毒目的。常 用于对种蛋、畜舍地面、墙裙、器具进行消毒。 (2)浸泡法 浸泡法是一种将需消毒的物品浸泡于消毒液中进行消毒的方法。常用于对医疗器 具、小型用具、衣物进行消毒。 (3)喷洒法 喷洒法是将一定浓度的消毒液通过喷雾器或洒水壶喷洒于设施或物体表面以进行 消毒。常用于对畜舍地面、墙壁、笼具及动物产品进行消毒。喷洒法简单易行、效力可靠,是畜牧
场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4)鼐蒸法熏蒸法是利用化学消毒剂挥发或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以杀死封闭空间中病 原体。这是一种作用彻底、效果可靠的消毒方法。常用于对孵化室、无畜禽的畜舍等空间进行消毒。 (5)气雾法气雾法是利用气雾发生器将消毒剂溶液雾化为气雾粒子对空气进行消毒。由于气 雾发生器喷射出的气雾粒子直径很小(小于200nm),质量极小,所以,能在空气中较长时间的飘浮 并可以进入细小的缝隙中,因而消毒效果较好,是消灭气源性病源微生物的理想方法。如全面消毒 畜舍空间,每立方米用5%过氧乙酸溶液2.5ml,可用定型产品,上海60型喷雾装置 4.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1)消毒剂的浓度与作用时间任何一种消毒剂都必须达到一定浓度后才具有消毒作用。在一定 范围内杀菌效果随着消毒剂浓度的増加而提髙,但超岀范围后杀菌效果则不再提高。因此,在使用 某种消毒剂时应注意其有效浓度。一般而言,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时间越长灭菌效果越好。但由 于消毒剂的种类繁多,灭菌所需的时间不同,所以消毒时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特性,选择最佳的消 毒剂作用时间 2)温度与湿度温度与消毒剂的杀菌效力呈正比。一般温度每增加10℃,消毒效果可增加 1~2倍。在一定环境中,湿度也影响消毒效果,不同的消毒方式需要不同的湿度环境。通常环境湿度 过低,消毒效果差。 (3)p值及拮抗作用许多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受环境pH值的影响。例如酸类、碘制剂、阴离子 消毒剂(来苏尔等),在酸性溶液中杀菌力增强。而阳离子消毒剂(新洁尔灭等)和碱类消毒剂则在 碱性溶液中杀菌力増强。此外消毒剂之间因化学或物理性质不同,也往往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同时 或短时间内在同一环境中使用多种消毒剂,将导致消毒效果减弱或完全丧失,比如阳离子消毒剂和 阴离子消毒剂之间,酸性和碱性消毒剂之间便存在着这种拮抗作用 (4)有机物的存在所有的消毒剂对任何蛋白质都有亲和力。所以,环境中的有机物可与消毒 剂结合而使其失去与病原体结合的机会,从而减弱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同时环境中的有机物本身也 对微生物具有机械保护作用,使消毒剂难以与微生物接触。因此,在对畜牧场环境进行化学消毒时 应首先通过清扫、洗刷等方式清除环境中的有机物,以提高消毒剂的利用率和消毒效果 (5)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种类或所处的状态不同,对于同一种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如处 于休眠期的芽孢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明显高于繁殖期的同类细菌,消毒时应増加消毒剂浓度,延长消 毒时间。再如,病毒对碱性消毒剂敏感,但对酚类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在消毒时应根据消毒 的目的和所要杀灭对象的特点,选择病原敏感的消毒剂。 3.常用消毒剂常用消毒药有氢氧化钠(烧碱)、草木灰、石灰乳(氢氧化钙)、漂白粉、克辽林
9 场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4)熏蒸法 熏蒸法是利用化学消毒剂挥发或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以杀死封闭空间中病 原体。这是一种作用彻底、效果可靠的消毒方法。常用于对孵化室、无畜禽的畜舍等空间进行消毒。 (5)气雾法 气雾法是利用气雾发生器将消毒剂溶液雾化为气雾粒子对空气进行消毒。由于气 雾发生器喷射出的气雾粒子直径很小(小于 200nm),质量极小,所以,能在空气中较长时间的飘浮 并可以进入细小的缝隙中,因而消毒效果较好,是消灭气源性病源微生物的理想方法。如全面消毒 畜舍空间,每立方米用 5%过氧乙酸溶液 2.5 ml,可用定型产品,上海 60 型喷雾装置。 4.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1)消毒剂的浓度与作用时间 任何一种消毒剂都必须达到一定浓度后才具有消毒作用。在一定 范围内杀菌效果随着消毒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超出范围后杀菌效果则不再提高。因此,在使用 某种消毒剂时应注意其有效浓度。一般而言,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时间越长灭菌效果越好。但由 于消毒剂的种类繁多,灭菌所需的时间不同,所以消毒时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特性,选择最佳的消 毒剂作用时间。 (2) 温度与湿度 温度与消毒剂的杀菌效力呈正比。一般温度每增加 10℃,消毒效果可增加 1~2 倍。在一定环境中,湿度也影响消毒效果,不同的消毒方式需要不同的湿度环境。通常环境湿度 过低,消毒效果差。 (3) pH 值及拮抗作用 许多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受环境 pH 值的影响。例如酸类、碘制剂、阴离子 消毒剂(来苏尔等),在酸性溶液中杀菌力增强。而阳离子消毒剂(新洁尔灭等)和碱类消毒剂则在 碱性溶液中杀菌力增强。此外消毒剂之间因化学或物理性质不同,也往往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同时 或短时间内在同一环境中使用多种消毒剂,将导致消毒效果减弱或完全丧失,比如阳离子消毒剂和 阴离子消毒剂之间,酸性和碱性消毒剂之间便存在着这种拮抗作用。 (4) 有机物的存在 所有的消毒剂对任何蛋白质都有亲和力。所以,环境中的有机物可与消毒 剂结合而使其失去与病原体结合的机会,从而减弱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同时环境中的有机物本身也 对微生物具有机械保护作用,使消毒剂难以与微生物接触。因此,在对畜牧场环境进行化学消毒时, 应首先通过清扫、洗刷等方式清除环境中的有机物,以提高消毒剂的利用率和消毒效果。 (5)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的种类或所处的状态不同,对于同一种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如处 于休眠期的芽孢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明显高于繁殖期的同类细菌,消毒时应增加消毒剂浓度,延长消 毒时间。再如,病毒对碱性消毒剂敏感,但对酚类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在消毒时应根据消毒 的目的和所要杀灭对象的特点,选择病原敏感的消毒剂。 3. 常用消毒剂 常用消毒药有氢氧化钠(烧碱)、草木灰、石灰乳(氢氧化钙)、漂白粉、克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