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研究当代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问题思考口葛淑杰王新摘要: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可以说美术作品是艺术、思维和审美的综合体,更是艺术文化的标志,其中更包含多种哲学观点。该文作者对当代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厘清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掌握美术作品的精髓和要点。关键词:美术作品哲学观问题思考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并不是简单地观看其外更是对大众生活、情感和社会状态的阐释。如,范宽的《雪景寒林图》风格沉稳,描绘出一种北方表,而是要渗透到内部,了解作品的精髓。无论是画面色彩还是场景抑或人物,都包含着深层次的意义。鉴赏者山川的神奇景观,气势苍苍,枯木寒柯,山寺若隐若现,体要减少直观体验,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审美深度,了解现出一种隐居的思想,充分刻画出了北方山石的质感。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从艺术构成方面看,中国山水画也成为一种艺术流派。中国山水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山水画是自一美术哲学观思考然与人格完美结合的产物,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相关1.美术哲学观特点分析思想,最为突出的是以儒家和道家为主要体系的哲学流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着哲学观,即艺术哲学观。艺术派。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山水画除了描绘自然景哲学观就是把人的思维模式建立在主客体的关联基础物描绘,也包含着创作者的思想与价值取向。上,利用人的价值观念、理想与理想信念相结合看待艺二、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赏析术。美术作品的创作者不同,时代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观者可以感受到一些作品的文化氛围、文化深度以1.从美术作品中了解哲学意义及文化广度具有相似性。美术作品所构建起来的思维模欣赏者站在一部美术作品前就会产生直观的感觉,式能够体现出不同创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别。美但若是仅仅依靠直观感受评价一部作品,那么局限性较术作品的创作目的就是对事物的真实状态进行展现,从大,因为个体的经验、知识是有限的。欣赏者应在亲身观外表到内涵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展现特定的价值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感知和体验,深入哲学思想,从最初的感念。东方哲学往往更为关注老庄道家学说,强调人与自知开始,探寻深层次的美术特点,由表及里、由量到质,这也是一种哲学观的体现。然、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关注人的内在修养。在美术方面,东方哲学观之下的美术作品的内涵往往更加强调和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一方面展现的是耶谐性,而西方哲学观基础上的美术作品往往更强调斗争殉难的人格,另一方面鞭挞了卑部的出卖者。这种矛性。盾性也是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主要观点之一。美术作品的2.美术创作和美术流派感悟式欣赏教会了人们最直接的哲学观点,优秀的美术法国艺术家莫奈提出,艺术创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作品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还能够引起人内心是和其他事物产生关联,并且蕴含在某种整体事物中。的万千思绪,给人心潮澎湃的感受。感悟式欣赏比较适美术作品的创作者属于某个流派或者某个艺术家族,这合现代表现性和写意性美术作品,从表面开始引起欣赏者深深的思考。个流派或艺术家族也是生存于整个社会中的。由此可2.从美术作品中感悟哲学思想知,对于美术作品,要站在与其创作者相同的社会节点去看待,作品中具有某种时代精神或者风土人情,这是对美哲学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现代美术作品较为重要的解说。美术作品创作背后的哲学观点术作品中也具有这些特点,观察作品能够指引人们认识(C)1384-2019 China Academic Jou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p//www.cnkinet
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并不是简单地观看其外 表,而是要渗透到内部,了解作品的精髓。无论是画面色 彩还是场景抑或人物,都包含着深层次的意义。鉴赏者 要减少直观体验,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审美深度,了解 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 一、美术哲学观思考 1.美术哲学观特点分析 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着哲学观,即艺术哲学观。艺术 哲学观就是把人的思维模式建立在主客体的关联基础 上,利用人的价值观念、理想与理想信念相结合看待艺 术。美术作品的创作者不同,时代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观者可以感受到一些作品的文化氛围、文化深度以 及文化广度具有相似性。美术作品所构建起来的思维模 式能够体现出不同创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别。美 术作品的创作目的就是对事物的真实状态进行展现,从 外表到内涵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展现特定的价值观 念。东方哲学往往更为关注老庄道家学说,强调人与自 然、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关注人的内在修养。在美术方 面,东方哲学观之下的美术作品的内涵往往更加强调和 谐性,而西方哲学观基础上的美术作品往往更强调斗争 性。 2.美术创作和美术流派 法国艺术家莫奈提出,艺术创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 是和其他事物产生关联,并且蕴含在某种整体事物中。 美术作品的创作者属于某个流派或者某个艺术家族,这 个流派或艺术家族也是生存于整个社会中的。由此可 知,对于美术作品,要站在与其创作者相同的社会节点去 看待,作品中具有某种时代精神或者风土人情,这是对美 术作品较为重要的解说。美术作品创作背后的哲学观点 更是对大众生活、情感和社会状态的阐释。 如,范宽的《雪景寒林图》风格沉稳,描绘出一种北方 山川的神奇景观,气势苍苍,枯木寒柯,山寺若隐若现,体 现出一种隐居的思想,充分刻画出了北方山石的质感。 从艺术构成方面看,中国山水画也成为一种艺术流派。 中国山水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山水画是自 然与人格完美结合的产物,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相关 思想,最为突出的是以儒家和道家为主要体系的哲学流 派。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山水画除了描绘自然景 物描绘,也包含着创作者的思想与价值取向。 二、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赏析 1.从美术作品中了解哲学意义 欣赏者站在一部美术作品前就会产生直观的感觉, 但若是仅仅依靠直观感受评价一部作品,那么局限性较 大,因为个体的经验、知识是有限的。欣赏者应在亲身观 察的基础上进行感知和体验,深入哲学思想,从最初的感 知开始,探寻深层次的美术特点,由表及里、由量到质,这 也是一种哲学观的体现。 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一方面展现的是耶 稣殉难的人格,另一方面鞭挞了卑鄙的出卖者。这种矛 盾性也是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主要观点之一。美术作品的 感悟式欣赏教会了人们最直接的哲学观点,优秀的美术 作品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还能够引起人内心 的万千思绪,给人心潮澎湃的感受。感悟式欣赏比较适 合现代表现性和写意性美术作品,从表面开始引起欣赏 者深深的思考。 2.从美术作品中感悟哲学思想 哲学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现代美 术作品中也具有这些特点,观察作品能够指引人们认识 当代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问题思考 □葛淑杰 王 新 摘 要: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可以说美术作品是艺术、思维和审美的综合体,更是艺术文化的标志,其 中更包含多种哲学观点。该文作者对当代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厘清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掌 握美术作品的精髓和要点。 关键词:美术作品 哲学观 问题 思考 38
理论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作品、改造作品或是利用哲学方式分析自我,形成一种艺术哲学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学院派的审美观不符,也被当时很多艺术思维。很多美术作品具有特定的思想内容,也具有划时代意义,家批判。马奈和这些艺术流派形成对立,他反对使用传统的观由此,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需要偏重于时代意义和历史背景,念理解绘画的形式,认为传统的观念方式是使用一种“公式”进带着批判和反思的心理鉴赏、分析。这些哲学性思维在一些故行创作,缺乏价值。由此可见,马奈在创新绘画方面形成了自己事性的美术作品中展现较多,可以在情节性非常强的美术作品的观点,唯物但不唯心,成为别出心裁的创造者。中体现出来。结语如,在中国画中,梅、兰、竹具有淡泊、清雅的特点,一直被历文章对当代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问题思考进行了阐述和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张坤易在《高风亮节》中就对墨竹进行描分析。美术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观点,欣赏者若是从哲学绘,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可以获得一种抽象性的反思,感受到竹的的角度欣赏作品就会产生多种联想,并且透过表象看本质,感受高洁、挺拔以及含蓄的内在气质,这也是很多画家追求的笔墨境到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获得更多的启迪。笔者对美术哲学观进界。孔子在《论语》中道出一种哲学思想:“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行了思考,然后提出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希望文章的论述可知者动,仁者静。其中,动、静就是一种辩证的思想观念,主要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从哲学的立场上看待山水。后来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山水画创作需要将自然和人格有效结合。参考文献:3.在美术作品中形成哲学观[1]韩路.对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许昌学院学报,2013(6)[2]韩路.对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许昌学院学报,2014(6).哲学观主要是人们对哲学以及相关同题的具体看法,能够[3]詹琰,田松.艾伦·拉文·宾太空美术作品中的科学英雄主义.思想战体现出哲学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的观念。在我国当代美术作品线,2014(4)体现的哲学观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核心,在这种传统文化核心中[4]陈远大.以艺术哲学观赏析美术作品.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有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若是从世界观出发可以使用一(10).个词概括:唯物。美术作品可以显示出唯物的观点和宗教的信息。知人论世是现代绘画的基本方式,是对艺术家所处的社会(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社会思潮以及艺术家身世的概括,其中有理念的追求也有情感意趣的展现,更是价值观念的集合。编辑杨婷如,在印象主义绘画中,马奈的作品尤为突出,其作品无论(上接第37页)众的思想状态与生活环境。剪纸题材广泛,既有虚构的神仙、动有的是对心底向往的直观描绘,是对美好生活愿景最朴素的表达。物,又有孝子、爱情故事,还有花草、禽鸟等,包含了古代民众对世界的思考和态度,是古代民众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表现出最结语朴素的人生哲学,古人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造就了早期剪纸的题材与内容具有多样性、民族性、主体性、前瞻性,剪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纸题材的变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根植于民间的剪三、剪纸题材纸艺术具有肥沃的生长土壤,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仍然保持着淳在民间剪纸题材中,具有吉祥寓意(包含谐音)的形象较多,朴的特性与单纯的美感。剪纸艺术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历经千百表达了人们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题材包罗万象,年的积淀和提炼,到今天依然根植于民间,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以人们身边的事物以及谐音、吉祥代表事物为主。“题材主要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结晶。剪纸艺术必将承载着人们新的期盼继续花鸟鱼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如笙(生)、猴(侯)、灯(丁)、前行。鱼(余)、瓶(平)、蜂(封)、枣(早)、鸡(吉)、竹(祝)、桂(贵)、鹿课题项目:该文系第一届贵州省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禄)、船(传)、蝠(福)、蓉花(荣华)"民间剪纸的题材受图项目“百韩文化剪纸艺术名师工作室"阶段性成果。腾崇拜、趋吉纳祥、祭拜祈佑等方面的影响,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表达。古代黔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产力低下,注释:医疗水平落后,再加上动乱不断,自然环境恶劣,人们难以抵挡①②张淑范.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与审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诸多自然因素。每当遇到自然灾害,古代黔东地区便会出现钱(7).孕遍野、婴儿天折、食不果腹等情况,这就造就了当地当时的人③吴逢明.贵州民间剪纸漫谈.贵州文史丛刊,1995(5)们对美好愿录的表达。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剪纸艺术往④机凤皋.民间剪纸的题材、表现手法及内涵.北方美术,1994(4)往活跃在民间底层,见证了人间的疾苦。喜好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文人、士大夫往往衣食无忧,他们寄情于青山绿水,或表达(作者单位:钢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个人际遇,或倾诉国优家恨,这些风花雪月或悲天阀人的艺术作品往往离民间老百姓十分遥远。面生长、发展在民间的剪纸艺编辑张泽术表达了普通民众的心声,剪纸艺术所代表的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没有华丽的辞藻与口号,39(C)1994-201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理论研究 ART EDUCATION RESEARCH (上接第37页) 作品、改造作品或是利用哲学方式分析自我,形成一种艺术哲学 思维。很多美术作品具有特定的思想内容,也具有划时代意义, 由此,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需要偏重于时代意义和历史背景, 带着批判和反思的心理鉴赏、分析。这些哲学性思维在一些故 事性的美术作品中展现较多,可以在情节性非常强的美术作品 中体现出来。 如,在中国画中,梅、兰、竹具有淡泊、清雅的特点,一直被历 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张坤易在《高风亮节》中就对墨竹进行描 绘,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可以获得一种抽象性的反思,感受到竹的 高洁、挺拔以及含蓄的内在气质,这也是很多画家追求的笔墨境 界。孔子在《论语》中道出一种哲学思想:“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其中,动、静就是一种辩证的思想观念,主要是 从哲学的立场上看待山水。后来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人 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山水画创作需要将自然和人格有效结合。 3.在美术作品中形成哲学观 哲学观主要是人们对哲学以及相关问题的具体看法,能够 体现出哲学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的观念。在我国当代美术作品 体现的哲学观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核心,在这种传统文化核心中 有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若是从世界观出发可以使用一 个词概括:唯物。美术作品可以显示出唯物的观点和宗教的信 息。知人论世是现代绘画的基本方式,是对艺术家所处的社会 环境、社会思潮以及艺术家身世的概括,其中有理念的追求也有 情感意趣的展现,更是价值观念的集合。 如,在印象主义绘画中,马奈的作品尤为突出,其作品无论 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学院派的审美观不符,也被当时很多艺术 家批判。马奈和这些艺术流派形成对立,他反对使用传统的观 念理解绘画的形式,认为传统的观念方式是使用一种“公式”进 行创作,缺乏价值。由此可见,马奈在创新绘画方面形成了自己 的观点,唯物但不唯心,成为别出心裁的创造者。 结语 文章对当代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问题思考进行了阐述和 分析。美术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观点,欣赏者若是从哲学 的角度欣赏作品就会产生多种联想,并且透过表象看本质,感受 到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获得更多的启迪。笔者对美术哲学观进 行了思考,然后提出美术作品背后的哲学观,希望文章的论述可 以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韩路.对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许昌学院学报,2013(6). [2]韩路.对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许昌学院学报,2014(6). [3]詹琰,田松.艾伦·拉文·宾太空美术作品中的科学英雄主义.思想战 线,2014(4). [4]陈远大.以艺术哲学观赏析美术作品.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 (10).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编辑 杨 婷 众的思想状态与生活环境。剪纸题材广泛,既有虚构的神仙、动 物,又有孝子、爱情故事,还有花草、禽鸟等,包含了古代民众对 世界的思考和态度,是古代民众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表现出最 朴素的人生哲学,古人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造就了早期 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 三、剪纸题材 在民间剪纸题材中,具有吉祥寓意(包含谐音)的形象较多, 表达了人们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题材包罗万象, 以人们身边的事物以及谐音、吉祥代表事物为主。“题材主要为 花鸟鱼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如笙(生)、猴(侯)、灯(丁)、 鱼(余)、瓶(平)、蜂(封)、枣(早)、鸡(吉)、竹(祝)、桂(贵)、鹿 (禄)、船(传)、蝠(福)、蓉花(荣华).”④民间剪纸的题材受图 腾崇拜、趋吉纳祥、祭拜祈佑等方面的影响,是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和表达。古代黔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产力低下, 医疗水平落后,再加上动乱不断,自然环境恶劣,人们难以抵挡 诸多自然因素。每当遇到自然灾害,古代黔东地区便会出现饿 殍遍野、婴儿夭折、食不果腹等情况,这就造就了当地当时的人 们对美好愿景的表达。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剪纸艺术往 往活跃在民间底层,见证了人间的疾苦。喜好诗词歌赋、琴棋书 画的文人、士大夫往往衣食无忧,他们寄情于青山绿水,或表达 个人际遇,或倾诉国仇家恨,这些风花雪月或悲天悯人的艺术作 品往往离民间老百姓十分遥远。而生长、发展在民间的剪纸艺 术表达了普通民众的心声,剪纸艺术所代表的不仅是艺术的表 现形式,更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没有华丽的辞藻与口号, 有的是对心底向往的直观描绘,是对美好生活愿景最朴素的表 达。 结语 剪纸的题材与内容具有多样性、民族性、主体性、前瞻性,剪 纸题材的变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根植于民间的剪 纸艺术具有肥沃的生长土壤,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仍然保持着淳 朴的特性与单纯的美感。剪纸艺术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历经千百 年的积淀和提炼,到今天依然根植于民间,是时代的产物,更是 中华民族的艺术结晶。剪纸艺术必将承载着人们新的期盼继续 前行。 课题项目:该文系第一届贵州省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 项目“百囍文化剪纸艺术名师工作室”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②张淑范.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与审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 (7). ③吴逢明.贵州民间剪纸漫谈.贵州文史丛刊,1995(5). ④仉凤皋.民间剪纸的题材、表现手法及内涵.北方美术,1994(4). (作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张 泽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