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委托-代理理论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委托-代理原理 ◇激励机制 ◆政策中的激励机制
1 第五章委托-代理理论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 委托-代理原理 ❖ 激励机制 ❖ 政策中的激励机制
预备知识(Ne ◆从社会契约理论到企业契约理论 ◇组织或组织的协调与契约的关系 令企业的主流契约理论的先河 Coase31937之后有 Chian Demsetz1972Wwillamson1975-19 80Ross31977张五常,1983;:最新的模型 由杨小凯与黄有光于1994年提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交易费用理论与代理理论,前者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 与市场的关系(企业的边界是什么?为什么有企业存 在?),后者则侧重于企业的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 理关系。而代理理论又可分为代理成本理论与委托 代理理论两类
2 预备知识: ❖ 从社会契约理论到企业契约理论 ❖ 组织或组织的协调与契约的关系 ❖ 企业的主流契约理论的先河—Coase,1937;之后有 Alchian,Demsetz,1972;Williamson,1975,19 80;Ross,1977;张五常,1983;……;最新的模型 由杨小凯与黄有光于1994年提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交易费用理论与代理理论,前者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 与市场的关系(企业的边界是什么?为什么有企业存 在?),后者则侧重于企业的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 理关系。而代理理论又可分为代理成本理论与委托— 代理理论两类
源于本世纪40年代,在7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委 托一代理理论,逐渐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之一,并不断受到经济学界和社会的重视。一般认为 任何有组织的或需要进行组织的行动.都需要某种契 约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当这些社会契约 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并发挥效用时,就成为经济制度的 基本内容之一。然而,这些社会契约如何达成,效率 如何,以及市场参与者如何改进和限制这些契约的作 用等,成为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探讨的问题
3 ❖ 源于本世纪40年代,在7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委 托—代理理论,逐渐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之一,并不断受到经济学界和社会的重视。一般认为, 任何有组织的或需要进行组织的行动.都需要某种契 约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当这些社会契约 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并发挥效用时,就成为经济制度的 基本内容之一。然而,这些社会契约如何达成,效率 如何,以及市场参与者如何改进和限制这些契约的作 用等,成为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探讨的问题
51委托代理原理 委托一代理关系事实上就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 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信息多(或具有相对的信息优势)的市场参加者称 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或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 者称为委托人。 经济活动中的许多经济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委托一代理 关系
4 5.1委托—代理原理 ❖ 委托-代理关系事实上就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 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掌握信息多(或具有相对的信息优势)的市场参加者称 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或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 者称为委托人。 ❖ 经济活动中的许多经济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委托—代理 关系
◆只要在建立或签定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 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 代理关系。掌握信息多(或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市场 参加者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或处于信息劣势)的 市场参加者称为委托人。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是居 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间展开对 策的结果
5 ❖ 只要在建立或签定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 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 代理关系。掌握信息多(或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市场 参加者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或处于信息劣势)的 市场参加者称为委托人。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是居 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间展开对 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