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朦胧诗 ()朦胧诗的产生 指称 作为一个诗学概念,指称的是以北岛 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为 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 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2.产生背景及过程
第二节 朦胧诗 (一)朦胧诗的产生 1.指称 作为一个诗学概念,指称的是以北岛、 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为 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 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2.产生背景及过程
二)朦胧诗的内容特征 1表达人道主义 思想 对动乱年代的苦难 历史、人性毁灭 理性沦丧进行反思 与批判 ●北岛《履历》
(二)朦胧诗的内容特征 1.表达人道主义 思想 对动乱年代的苦难 历史、人性毁灭、 理性沦丧进行反思 与批判 北岛《履历》
对自由人格的 追求和对奴性人格 的否定,对个体价 值的背定和对主体 情感的宣泄。 ●舒婷《致橡树》 《神女峰》、《惠 安女子
2.对自由人格的 追求和对奴性人格 的否定,对个体价 值的肯定和对主体 情感的宣泄。 舒婷 《致橡树》、 《神女峰》、《惠 安女子
3.英雄主义色彩 把个人与民族的命 运连系在一起,表 达对民族、对历史 的思考 北岛、杨炼、江河 等诗人
3.英雄主义色彩 • 把个人与民族的命 运连系在一起,表 达对民族、对历史 的思考 • 北岛、杨炼、江河 等诗人
三)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 1./打破了现实主义审美模式。 ●即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 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 ●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 界
(三)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 1.打破了现实主义审美模式。 即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 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 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