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练习3:写出分子式为 CH3 CgH20,含有8个2°氢原 H3C-C-CH2CH2CH2CH2CH3 子和12个1°氢原子的 CH3 烷烃结构式 CH3 CH3 H3CHzC-C-CH2CH2CH2CH3 H3CH2CH2C-C-CH2CH2CH3 CH3 CH3 CH2CH3 CH2CH3 H3CH2C-C-CH2CH2CH3 H3CH2C-C-CH2CH3 CH3 CH2CH3
三、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练习3:写出分子式为 C 9 H20,含有8个2°氢原 子和12个1°氢原子的 烷烃结构式 C CH 3 CH 3 H 3 C CH 2CH 2CH 2CH 2CH 3 C CH 3 CH 3 H 3CH 2 C CH 2CH 2CH 2CH 3 C CH 3 CH 3 H 3CH 2CH 2 C CH 2CH 2CH 3 C CH 2CH 3 CH 2CH 3 H 3CH 2 C CH 2CH 3 C CH 2CH 3 CH 3 H 3CH 2 C CH 2CH 2CH 3
烷烃的结构小结 烷烃的结构特征: 烷烃属于饱和烃,所有碳原子均为SP3杂化 分子内的键均为σ单键,可沿键轴“自由”旋转 键间的键角109°28',甲烷具有正四面体的结 构特征。当烷烃中的碳原子数大于3的时候,碳 链就形成锯齿形状。 ·可产生碳链异构、构象异构和旋光异构 ·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氢原子
烷烃的结构特征: 烷烃属于饱和烃,所有碳原子均为SP3杂化 分子内的键均为σ单键,可沿键轴“自由”旋转 键间的键角109°28′,甲烷具有正四面体的结 构特征。当烷烃中的碳原子数大于3的时候,碳 链就形成锯齿形状。 可产生碳链异构、构象异构和旋光异构 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氢原子 烷烃的结构小结
四、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用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十一、十二…表示; ●碳链异构用“正、异、新”表示 “正”表示直链烷烃,常常可以省略。 normal CH “异”表示末端为 CH-CH-, 此外别无支链的烷烃。 iso “新”表示末端为 4 CH3-C- 此外别无支链的烷烃。 neo CH
z 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用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十一、十二……表示; z 碳链异构用“正、异、新”表示 “正”表示直链烷烃,常常可以省略。 “异”表示末端为 CH ,此外别无支链的烷烃。 CH3 CH3 “新”表示末端为 ,此外别无支链的烷烃。 CH3 CH3 C CH3 normal iso neo 1.普通命名法 四、烷烃的命名
四、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例: CH3(CH2)5CH3 CH3(CH2)11CH3 (正)庚烷 (正)十三烷 CHg CHs CH3CHCH2CH2CH3 H3C-C-CH2CH2CH3 CHg 异己烷 新庚烷
1.普通命名法 四、烷烃的命名 例: (正)庚烷 (正)十三烷 异己烷 新庚烷 CH3(CH2)5CH3 CH3CHCH2CH2CH3 CH3 C CH3 CH3 H3C CH2CH2CH3 CH3(CH2)11CH3
四 烷烃的命名 2.系统命名法 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议首次拟定了有机 化合物系统命名原则,此后经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 联合会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llied Chemisty)多次修订,所以也称为 IUPAC命名法。 该命名法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分子的结构,又能 做到一个化合物一个名称等优点。其原则已被世界 各国普遍采用。 中国化学会结合我国文字特点,根据IUPAC:法 命名原则于1960年制定了《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 名原则》,1980年经修订为《有机化学命名原 则》,这是我们重点学习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议首次拟定了有机 化合物系统命名原则,此后经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 联合会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llied Chemisty)多次修订,所以也称为 IUPAC 命名法。 该命名法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分子的结构,又能 做到一个化合物一个名称等优点。其原则已被世界 各国普遍采用。 中国化学会结合我国文字特点,根据IUPAC法 命名原则于1960年制定了《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 名原则》,1980年经修订为《有机化学命名原 则》,这是我们重点学习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四、烷烃的命名 2.系统命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