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本辞典共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单位 和其他以及附录七个部分。前五部分基本上与现行教科书学科顺序相同 二、本辞典主要是为中学物理教学而编写的。旨在作为中学物理教师 在教学中的参考用书。所收集的词目均是现行中学教材中出现的物理学名 词、定律、定理、定则以及重要的物理现象和仪器设备等。 三、为了体现其实用性,在有些辞目中解释较为详细。对必要的公式 推导和定理证明以及重要定律的说明作了一些数学上的处理。便于教师在 教学中参考。全书共收集词条1206条。 四、对教材中出现的有些物理学家也作为词条加以简单的介绍。科学 家原名的书写均参照1986年12月出版的科学技术史词典的拼法。 五、词目岀现的顺序,基本按其在教科书中岀现的前后顺序编排。对 一词多义的条目,均保留词目并指出见词目××。 六、对于单位、物理量方面的词目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或学生应知 道的物理常识的条目)但教科书中未出现的词目,专门收集在单位与其他 章中。 七、对于常用的物理单位及物理常数。收集在附录中。附录均是物理 量、物理常数的表格。以便需要时查找。 八、为查找方便起见,本书前有按词目出现顺序排列的目录。书后附有按笔画顺 序而编排的词目笔画索引
凡 例 一、本辞典共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单位 和其他以及附录七个部分。前五部分基本上与现行教科书学科顺序相同。 二、本辞典主要是为中学物理教学而编写的。旨在作为中学物理教师 在教学中的参考用书。所收集的词目均是现行中学教材中出现的物理学名 词、定律、定理、定则以及重要的物理现象和仪器设备等。 三、为了体现其实用性,在有些辞目中解释较为详细。对必要的公式 推导和定理证明以及重要定律的说明作了一些数学上的处理。便于教师在 教学中参考。全书共收集词条 1206 条。 四、对教材中出现的有些物理学家也作为词条加以简单的介绍。科学 家原名的书写均参照 1986 年 12 月出版的科学技术史词典的拼法。 五、词目出现的顺序,基本按其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前后顺序编排。对 一词多义的条目,均保留词目并指出见词目××。 六、对于单位、物理量方面的词目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或学生应知 道的物理常识的条目)但教科书中未出现的词目,专门收集在单位与其他 一章中。 七、对于常用的物理单位及物理常数。收集在附录中。附录均是物理 量、物理常数的表格。以便需要时查找。 八、为查找方便起见,本书前有按词目出现顺序排列的目录。书后附有按笔画顺 序而编排的词目笔画索引
、力学 【力学】 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平衡规律及其应 用的。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静力学是以讨论物体 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为主。运动学是撇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来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而不涉及引起运动的原因。动力学是讨 论质点系统所受的力和压力作用下发生的运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力学也可 按所研究物体的性质分为质点力学、刚体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连续介质 通常分为固体和流体,固体包括弹性体和塑性体,而流体则包括液体和气 体 16世纪到17世纪间,力学开始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伽 利略通过对抛体和落体的研究,提出惯性定律并用以解释地面上的物体和 天体的运动。17世纪末牛顿提出力学运动的三条基本定律,使经典力学形 成系统的理论。根据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解释了地球上的落 体运动规律和行星的运动轨道。此后两个世纪中在很多科学家的研究与推 广下,终于成为一门具有完善理论的经典力学。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 义相对论,对于高速运动物体,必须用相对力学来代替经典力学,因为经 典力学不过是物体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近似理论。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 得到发展,它根据实物粒子和光子具有粒子和波动的双重性解释了经典力 学不能解释的微观现象,并且在微观领域给经典力学限定了适用范围
一、力学 【力学】 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平衡规律及其应 用的。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静力学是以讨论物体 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为主。运动学是撇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来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而不涉及引起运动的原因。动力学是讨 论质点系统所受的力和压力作用下发生的运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力学也可 按所研究物体的性质分为质点力学、刚体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连续介质 通常分为固体和流体,固体包括弹性体和塑性体,而流体则包括液体和气 体。 16 世纪到 17 世纪间,力学开始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伽 利略通过对抛体和落体的研究,提出惯性定律并用以解释地面上的物体和 天体的运动。17 世纪末牛顿提出力学运动的三条基本定律,使经典力学形 成系统的理论。根据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解释了地球上的落 体运动规律和行星的运动轨道。此后两个世纪中在很多科学家的研究与推 广下,终于成为一门具有完善理论的经典力学。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狭 义相对论,对于高速运动物体,必须用相对力学来代替经典力学,因为经 典力学不过是物体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近似理论。20 世纪 20 年代量子力学 得到发展,它根据实物粒子和光子具有粒子和波动的双重性解释了经典力 学不能解释的微观现象,并且在微观领域给经典力学限定了适用范围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它 力学原理,它是20世纪以前的力学,有两个基本假定:其一是假定时间和 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物质间相互 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其二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 精确地加以测定。20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暴 露出来。如第一个假定,实际上只适用于与光速相比的低速运动情况。在 高速运动情况下,时间和长度不能再认为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第二个假 定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在微观系统中,所有物理量在原则上不可能同时被 精确测定。因此经典力学的定律一般只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时的近似定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它 力学原理,它是 20 世纪以前的力学,有两个基本假定:其一是假定时间和 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物质间相互 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其二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 精确地加以测定。20 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暴 露出来。如第一个假定,实际上只适用于与光速相比的低速运动情况。在 高速运动情况下,时间和长度不能再认为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第二个假 定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在微观系统中,所有物理量在原则上不可能同时被 精确测定。因此经典力学的定律一般只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时的近似定 律
【牛顿力学】 它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在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直接以牛顿 运动定律为出发点来研究质点系统的运动,这就是牛顿力学。它以质点为 对象,着眼于力的概念,在处理质点系统问题时,须分别考虑各个质点所 受的力,然后来推断整个质点系统的运动。牛顿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各自 独立存在,且各自守恒,它只适用于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范围。牛 顿力学较多采用直观的几何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时,比分析力学 方便简单
【牛顿力学】 它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在 17 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直接以牛顿 运动定律为出发点来研究质点系统的运动,这就是牛顿力学。它以质点为 对象,着眼于力的概念,在处理质点系统问题时,须分别考虑各个质点所 受的力,然后来推断整个质点系统的运动。牛顿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各自 独立存在,且各自守恒,它只适用于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范围。牛 顿力学较多采用直观的几何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时,比分析力学 方便简单
分析力学】 经典力学按历史发展阶段的先后与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分为牛顿力学及 分析力学。1788年拉格朗日发展了欧勒·达朗伯等人的工作,发表了“分 析力学”。分析力学处理问题时以整个力学系统作为对象,用广义坐标来 描述整个力学系统的位形,着眼于能量概念。在力学系统受到理想约束时, 可在不考虑约束力的情况下来解决系统的运动问题。分析力学较多采用抽 象的分析方法,在解决复杂的力学问题时显出其优越性
【分析力学】 经典力学按历史发展阶段的先后与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分为牛顿力学及 分析力学。1788 年拉格朗日发展了欧勒·达朗伯等人的工作,发表了“分 析力学”。分析力学处理问题时以整个力学系统作为对象,用广义坐标来 描述整个力学系统的位形,着眼于能量概念。在力学系统受到理想约束时, 可在不考虑约束力的情况下来解决系统的运动问题。分析力学较多采用抽 象的分析方法,在解决复杂的力学问题时显出其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