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上次课复习: 1.《统计学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统计学原理》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口本次课题: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4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总结及布置练习 口讲授内容: 身引言:通过展示一份网络调查问卷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复习上讲内容,请大家回顾以下问题: 1.《统计学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统计学原理》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让学生稍考虑,同老师一起说出答案,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稍做分析 并由《统计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引入新课:从统计工作来看,关键在于 得到各种数据,如何能够做到这些呢,只有去搜集资料,进行统计设计 和统计调查。今天我们的新课内容就是要学习进行统计调查有什么意义 (必要),如何去进行(调查方法)等内容
1 上次课复习: 1.《统计学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统计学原理》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本次课题: 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4 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总结及布置练习 讲授内容: 引言:通过展示一份网络调查问卷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复习上讲内容,请大家回顾以下问题: 1.《统计学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统计学原理》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让学生稍考虑,同老师一起说出答案,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稍做分析, 并由《统计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引入新课:从统计工作来看,关键在于 得到各种数据,如何能够做到这些呢,只有去搜集资料,进行统计设计 和统计调查。今天我们的新课内容就是要学习进行统计调查有什么意义 (必要),如何去进行(调查方法)等内容
讲授新课: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2课时)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是搜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它既是对 现象总体 认识的开始,也是进行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环节。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必须达到准确性和及时性两个基本要求 题型是填空题,关键词:准确性、及时性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类型 1,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单位数),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这是统计调查最基本的分类。 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 调查。 连续调查是随着被研究现象的变化,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如 工人的出勤,农作物生长的情况。 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所进行的登记,被研究的 现象在短时期内不发生什么变化。 3.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 调查、问卷调查、采访调查 二.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繁重复杂、高度统一和严格的科 学工作,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所以在着手调查之前应确定一个 2
2 讲授新课: 一.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2 课时)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是搜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它既是对 现象总体 认识的开始,也是进行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环节。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必须达到准确性和及时性两个基本要求 题型是填空题,关键词:准确性、及时性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类型 1. 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单位数),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这是统计调查最基本的分类。 2. 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 调查。 连续调查是随着被研究现象的变化,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如 工人的出勤,农作物生长的情况。 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所进行的登记,被研究的 现象在短时期内不发生什么变化。 3.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 调查、问卷调查、采访调查 二. 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繁重复杂、高度统一和严格的科 学工作,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所以在着手调查之前应确定一个
周密的调查方案,来指导调查工作,那么一项完整的调查方案应该包括 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一)调查目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对谁进行调查),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 示例:要了解某企业产品质量(目的),该企业的全部产品就是调查 对象。 ▲确定调查对象时,所涉及的两种单位: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 调查单位:即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 包含的具体单位。 填报单位: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示例:进行工业设备普 查,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设备;进行某班学员的情 况了解,报告单位是每一位学员,调查单位也是每一位学员。 (三)调查项目:(调查什么内容):即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 (四)调查表:(将调查内容整理):把诸多的调查项目用最精练的措词 在框格上表示出来,以便于调查登记资料规范化,标准化。 调查表格的两种形式: 单一表:每个调查单位填写一份,可以容纳较多的项目。 一览表:把许多调查单位填列在一张表上。 (五)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 了调查时间:资料所反映的时间 (调查时限: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 工作所需的时间。 例:某市规定1994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1995年1月31 日,则调查时间为一年(94年),调查时限为1个月。 3
3 周密的调查方案,来指导调查工作,那么一项完整的调查方案应该包括 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一)调查目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对谁进行调查),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 示例:要了解某企业产品质量(目的),该企业的全部产品就是调查 对象。 ▲ 确定调查对象时,所涉及的两种单位: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 调查单位:即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 包含的具体单位。 填报单位: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示例:进行工业设备普 查,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设备;进行某班学员的情 况了解,报告单位是每一位学员,调查单位也是每一位学员。 (三)调查项目:(调查什么内容):即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 (四)调查表:(将调查内容整理):把诸多的调查项目用最精练的措词 在框格上表示出来,以便于调查登记资料规范化,标准化。 调查表格的两种形式: 单一表:每个调查单位填写一份,可以容纳较多的项目。 一览表:把许多调查单位填列在一张表上。 (五)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 调查时间:资料所反映的时间 调查时限: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 工作所需的时间。 例:某市规定 1994 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 1995 年 1 月 31 日,则调查时间为一年(94 年),调查时限为 1 个月
(六).调查的组织工作: 主要包括明确调查机构、调查地点、选择调查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三统计调查方法(2课时) 特别强调:建立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 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 (一)普查: 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 全面调查。句中三个关键词:专门、时点、全面。表达了普查是一 项专门调查、不连续调查、全面调查。 1,由此可总结其两大特点: (1)是一项全面调查,资料全面、准确、详实,但是耗费 大。 (2)是一项不连续调查,调查时点现象,必须确定标准时间。 2.关于普查的标准时间: 规定某日或某一时刻作为登记普查有关资料的统一时间,这样 才能避免搜集资料因为自然变动或机械变动而产生重复和遗漏 现象。也就是被登记的资料,应是在标准时间上存在的。 请同学们看一个例子,并且来判断一下:(口述例题)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下列 情况应计入人口数的有: A.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D.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4 (六).调查的组织工作: 主要包括明确调查机构、调查地点、选择调查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三 统计调查方法(2 课时) 特别强调:建立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 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 (一)普查: 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 全面调查。句中三个关键词:专门、时点、全面。表达了普查是一 项专门调查、不连续调查、全面调查。 1. 由此可总结其两大特点: (1) 是一项全面调查,资料全面、准确、 详实,但是耗费 大。 (2) 是一项不连续调查,调查时点现象,必须确定标准时间。 2. 关于普查的标准时间: 规定某日或某一时刻作为登记普查有关资料的统一时间,这样 才能避免搜集资料因为自然变动或机械变动而产生重复和遗漏 现象。也就是被登记的资料,应是在标准时间上存在的。 请同学们看一个例子,并且来判断一下:(口述例题)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1990 年 7 月 1 日零时,下列 情况应计入人口数的有: A.1990 年 7 月 2 日出生的婴儿 B.1990 年 6 月 29 日出生的婴儿 C.1990 年 6 月 29 日晚死亡的人 D.1990 年 7 月 1 日 1 时死亡的人
E.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婴儿 F.1990年6月29日晚11点出生,11点半死亡的婴儿 普查的种类:见教材 (二),统计报表: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 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 法,属于全面调查范畴,又称全面统计报表。 1,特点:统一性,经常性 2。普查与全面统计报表的区别与联系(关系) 联系:二者均是全面调查,能提供较为全面的材料 区别: (1)连续性:普查不属于连续性调查,而统计报表则是。 (2)调查内容:普查主要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而统计报表的主要内容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 料。 (3)制定报表:全面统计报表内容固定,经常填写,调查项目 较少:而普查则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 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调查项目更多。 (4)具体应用上:普查适用于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 时,而要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是应用全面统计报 表 (三),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 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 征的一种调查式。 1.特点:(1)非全面调查(2)随机原则抽样
5 E. 1990 年 6 月 29 日出生,7 月 1 日 6 时死亡的婴儿 F. 1990 年 6 月 29 日晚 11 点出生,11 点半死亡的婴儿 普查的种类:见教材 (二).统计报表: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 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 法,属于全面调查范畴,又称全面统计报表。 1. 特点:统一性,经常性 2. 普查与全面统计报表的区别与联系(关系) 联系:二者均是全面调查,能提供较为全面的材料 区别: (1)连续性:普查不属于连续性调查,而统计报表则是。 (2)调查内容:普查主要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而统计报表的主要内容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 料。 (3)制定报表:全面统计报表内容固定,经常填写,调查项目 较少;而普查则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 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调查项目更多。 (4)具体应用上:普查适用于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 时,而要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是应用全面统计报 表 (三).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 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 征的一种调查式。 1.特点:(1)非全面调查 (2)随机原则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