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相对保留值r21 组分2与组分1调整保留值之比: r21=t'R2/t'R1=V”R2/V”R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与其他色谱操 作条件无关,它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分的选择性。 又称分离因子,用α表示 21越大,两组分的VR相差越大,越易实现分离,当 21=1时,两组分色谱峰重叠
3、相对保留值r21 组分2与组分1调整保留值之比: r21 = t’ R2 / t’ R1 = V’ R2 / V’ R1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与其他色谱操 作条件无关,它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分的选择性。 又称分离因子,用α表示 r 21越大,两组分的VRˊ相差越大,越易实现分离,当 r21=1时,两组分色谱峰重叠
从色谱流出曲线可获得信息: (1)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2)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3)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4)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5)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从色谱流出曲线可获得信息: (1)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2)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3)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4)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5)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2.2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气固色谱法:吸附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 属吸附色谱法; 。1 气液色谱法:溶解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 属分配色谱。 常用分配系数K和分配比k来描述
2.2 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 气固色谱法:吸附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 属吸附色谱法; • 气液色谱法:溶解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 属分配色谱。 常用分配系数K和分配比k来描述
·1、分配系数K K- 它仅与固定相和温度有关 2、分配比k(容量因子或容量比) m k -K/B m K值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 随柱温、柱压、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而改变
• 1、分配系数K 它仅与固定相和温度有关 2、分配比k(容量因子或容量比) =K/β K值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 随柱温、柱压、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而改变。 Cg C K 1 m g m k 1
分配系数K K=3.00 11 K=0.33 De的海mlad+
KA=3.00 KB=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