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 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对于需求变动如何引发物价上涨,经济学界又不同的解 释,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凯恩斯学派认为,社会总 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开支三部分构成的。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 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将拉动价格水平的上涨,特别是当经济已达 到充分就业状态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但由于各种生产资 源均无剩余,总供给不能再增加。这样,过多的需求就会拉动物价随着货币供应 量的增加而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则表现为用于 购买和支付的货币上,所以对于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从需求角度分析 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可以表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换言之,当 消费者、企业家、政府的总开支超过可得的总供给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就会 发生。为了了解这一点我们假设一个市场,其所有的产品生产和需求都处于均衡 状态,如图13-1所示,总需求曲线D和总供给曲线S相交于点1,这时,如果 经济发生某些变化,比如货币供给扩大、新投资活动高涨等,都会引起总需求的 增加,即总需求曲线D向右移动至D,,则会因移动而出现新的总需求曲线D,和 原供给曲线S的交点2,产量Y,上升到Y,,价格由P,上升至P,;同理,当需 求进一步由D,移动至D,时,价格由进一步上升至P,最终形成需求拉上型 的通货膨胀。 价格总水平P D: D2 D 总产出 YI Y2 Y3 图12-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上面的分析有一个假定前提,就是总供给给定。如果投资的增加引起总供给 同等规模的增加,物价水平可以不动:如果总供给不能以同等规模增加,物价水 平上升缓慢;如果总供给完全不能增加,则需求的拉动将完全作用到物价上。 二、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6
6 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 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对于需求变动如何引发物价上涨,经济学界又不同的解 释,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凯恩斯学派认为,社会总 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开支三部分构成的。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 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将拉动价格水平的上涨,特别是当经济已达 到充分就业状态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但由于各种生产资 源均无剩余,总供给不能再增加。这样,过多的需求就会拉动物价随着货币供应 量的增加而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则表现为用于 购买和支付的货币上,所以对于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从需求角度分析 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可以表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换言之,当 消费者、企业家、政府的总开支超过可得的总供给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就会 发生。为了了解这一点我们假设一个市场,其所有的产品生产和需求都处于均衡 状态,如图 13-1 所示,总需求曲线 D 和总供给曲线 S 相交于点 1, 这时,如果 经济发生某些变化,比如货币供给扩大、新投资活动高涨等,都会引起总需求的 增加,即总需求曲线 D1 向右移动至 D2 ,则会因移动而出现新的总需求曲线 D2 和 原供给曲线 S 的交点 2,产量 Y 1 上升到 Y 2 ,价格由 P 1 上升至 P 2 ;同理,当需 求进一步由 D2 移动至 D 3 时,价格由进一步上升至 P 3 ……最终形成需求拉上型 的通货膨胀。 图 12-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上面的分析有一个假定前提,就是总供给给定。如果投资的增加引起总供给 同等规模的增加,物价水平可以不动;如果总供给不能以同等规模增加,物价水 平上升缓慢;如果总供给完全不能增加,则需求的拉动将完全作用到物价上。 二、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总产出 价格总水平 P S D 1 P 3 P 2 P 1 1 3 Y 1 Y 2 Y 3 2 D 3 D 2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主要是从供给和成本方面 分析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归纳为两个原 因: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订的 垄断价格。因此,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工资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和利 润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1.工资推动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提高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其前 提是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和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条件下,工资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而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工资则 由工会和雇主双方协定决定,并往往会高于单纯由市场供求竞争决定的工资。如 果工资的增长率超过了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价格产 品,以维持盈利水平,这样就形成了工资提高引发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反过来又 引起工资提高的循环,在西方经济学中,这被称为“工资一价格螺旋” (wage-price spiral).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有可能成为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但 绝不能由此认为,任何货币工资率的提高都会导致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如果 货币工资率的增长没有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那么,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 胀就不会发生。而且,即使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如果这 种结果并不是由于工会发挥作用,而是由于市场对于劳动力的过度需求所致,那 么,它也不是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只能是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 利润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投入品或要素的价格因市场垄断力量的 存在而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它的产生是以存在物品和劳务销售的不完全竞 争市场为前提的。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任何一方都不能操纵价格。但在存在垄断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卖方就可能 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支出上涨的速度,以赚取垄断利润。如果 这种垄断作用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利润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无论是工资推动型还是利润推动型的通货膨胀,都反映出在负向供给的条件 下,由于总供给减少而总需求不变而产生了供求间均衡情况的调整,从而促成了 通货膨胀的产生。如图13-2所示,由于工会对最低工资额的限制或是垄断企业 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原来的供给由S,左移至S,,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 供给的减少而使价格由P,上升至P,,如果这种供给继续减少至P,甚至更高的 价格,就可以认为是由成本推进而产生的通货膨胀。 >
7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主要是从供给和成本方面 分析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归纳为两个原 因: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订的 垄断价格。因此,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工资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和利 润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1.工资推动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提高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其前 提是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和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条件下,工资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而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工资则 由工会和雇主双方协定决定,并往往会高于单纯由市场供求竞争决定的工资。如 果工资的增长率超过了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价格产 品,以维持盈利水平,这样就形成了工资提高引发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反过来又 引起工资提高的循环,在西方经济学中,这被称为“工资—价格螺旋” (wage-price spiral)。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有可能成为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但 绝不能由此认为,任何货币工资率的提高都会导致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如果 货币工资率的增长没有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那么,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 胀就不会发生。而且,即使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如果这 种结果并不是由于工会发挥作用,而是由于市场对于劳动力的过度需求所致,那 么,它也不是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只能是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 利润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投入品或要素的价格因市场垄断力量的 存在而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它的产生是以存在物品和劳务销售的不完全竞 争市场为前提的。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任何一方都不能操纵价格。但在存在垄断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卖方就可能 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支出上涨的速度,以赚取垄断利润。如果 这种垄断作用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利润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无论是工资推动型还是利润推动型的通货膨胀,都反映出在负向供给的条件 下,由于总供给减少而总需求不变而产生了供求间均衡情况的调整,从而促成了 通货膨胀的产生。如图 13-2 所示,由于工会对最低工资额的限制或是垄断企业 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原来的供给由 S 1 左移至 S 2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 供给的减少而使价格由 P 1 上升至 P 2 ,如果这种供给继续减少至 P 3 甚至更高的 价格,就可以认为是由成本推进而产生的通货膨胀
93 价格总水平P S2 P3 D 总产出 Y3 Y2 YI 图12-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从供给和成本角度解释了物价上涨的原因,它与 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在生 产领域形成物价上涨的压力:后者,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在流通领域直 接增加的有效需求,形成了通货膨胀。事实上,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这两个因素 往往交叉结合在一起,并相互影响。 三、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将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 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引发的。这种观点认为,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 膨胀形成的原因既有来自于需求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 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一方面,通货膨胀可能由过度需求开始(见图13-3), 但由于需求过度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会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因而转化为成本 (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可能从成本方面开始,如迫 于工会的压力而提高工资等(见图13-4)。但如果不存在需求和货币收入的增加, 这种通货膨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因为工资上升会使失业增加或产出减少,结 果会使得“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过程终止
8 图 12-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从供给和成本角度解释了物价上涨的原因,它与 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在生 产领域形成物价上涨的压力;后者,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在流通领域直 接增加的有效需求,形成了通货膨胀。事实上,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这两个因素 往往交叉结合在一起,并相互影响。 三、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将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 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引发的。这种观点认为,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 膨胀形成的原因既有来自于需求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 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一方面,通货膨胀可能由过度需求开始(见图 13-3), 但由于需求过度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会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因而转化为成本 (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可能从成本方面开始,如迫 于工会的压力而提高工资等(见图 13-4)。但如果不存在需求和货币收入的增加, 这种通货膨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因为工资上升会使失业增加或产出减少,结 果会使得“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过程终止。 总产出 价格总水平 P S 1 D P 3 P 2 P 1 1 3 Y 3 Y 2 Y 1 2 S 2 S 3
价格总水平P 2 P3 P2 P2 D: 。 D P 总产出Y Yn 图12-3: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由需求开始) 注:图中Y,为产出量的自然率水平,Y为由于需求扩张而引起的产量的暂时上升,当 D,移至D,而供给未调整时,价格由P,上升至P,*,需求的扩张是供给方增加就业提高供 给水平,将S,推进到S,的位置,再次达到自然率水平下的产量,而此时的价格则又进一步 由P1*上升至p2,这样过程的持续推动使价格一步步上涨,就带来了由过度需求开始的供 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 9
9 图 12-3: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由需求开始) 注:图中 Y n 为产出量的自然率水平,Y ' 为由于需求扩张而引起的产量的暂时上升,当 D 1 移至 D 2 而供给未调整时,价格由 P 1 上升至 p 1 * ,需求的扩张是供给方增加就业提高供 给水平,将 S 1 推进到 S 2 的位置,再次达到自然率水平下的产量,而此时的价格则又进一步 由 p 1 * 上升至 p 2 ,这样过程的持续推动使价格一步步上涨,就带来了由过度需求开始的供 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 D 1 D 2 1 2 3 D 3 S 3 S 2 S 1 价格总水平 P 总产出 Y 1 * 2 * Y n Y ' p 3 P 2 * p 2 p 1 * 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