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2.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是进行实验分析的重要依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你认为 不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现象 A电解水 电极上产生气泡,液面逐渐下降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向含少量氧化铜的试管中注入稀盐酸,微热黑色粉末逐渐消失,产生蓝色沉淀 D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搅拌 烧杯壁发热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时,要按规定用量取用 5.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 B.除去CaCl溶液中少量的HCl:加过量Ca(OH)2固体,过滤 C.验证BaSO1中含有BaCO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2.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是进行实验分析的重要依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你认为 不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现象 A 电解水 电极上产生气泡,液面逐渐下降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 向含少量氧化铜的试管中注入稀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消失,产生蓝色沉淀 D 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搅拌 烧杯壁发热 A.A B.B C.C D.D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时,要按规定用量取用 5.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分离 Zn 和 Cu 的固体混合物 :加适量的 Cu(NO3)2 溶液,过滤 B.除去 CaCl2 溶液中少量的 HCl :加过量 Ca(OH)2 固体,过滤 C.验证 BaSO4 中含有 BaCO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制备Cu(OH)2:将CuSO4溶液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 6.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在空气中灼烧 通过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C Nacl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D CaCO3 加足量的水、过滤 C. C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H、Na'、OH、SO2 B.Ca2、Na'、CI、CO32 C.K'、Na'、CI、CO3 D.N4、Na'、OH、NO3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D.H、NH4、NO3、HCO3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硫通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会褪色 B.灼烧羊毛和棉花,都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红磷,有大量的白色烟雾,并放出热量 B.铁钉加入氯化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的铜生成 向白醋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11.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
D.制备 Cu(OH)2:将 CuSO4 溶液和适量 Ba(OH)2 溶液混合,过滤 6.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uO Cu 在空气中灼烧 B CO CO2 通过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C NaNO3 NaCl 加入过量 AgNO3 溶液、过滤 D CaO CaCO3 加足量的水、过滤 A.A B.B C.C D.D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H +、Na+、OH-、SO4 2- B.Ca2+、Na+、Cl-、CO3 2- C.K +、Na+、Cl-、CO3 2- D.NH4 +、Na+、OH-、NO3 -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 pH=13 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 +、Cu2+、Cl-、SO4 2- B.Na+、Ba2+、Cl-、NO3 - C.Mg2+、Na+、Cl、CO3 2- D.H +、NH4 +、NO3 -、HCO3 -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硫通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会褪色 B.灼烧羊毛和棉花,都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点燃红磷,有大量的白色烟雾,并放出热量 B.铁钉加入氯化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的铜生成 C.向白醋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11.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
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一氢原子 一定条件 氧原子 碳原子 反应前 反应后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1:1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锌粒 日稀盐酸 收集二氧化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3.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铁与氧化铜(用磁铁吸引)B.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C.水与酒精(闻气味)D.真黄金与假黄金(铜锌合金)(灼烧) 14.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CO2气体(CO气体)一一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B.KCl固体(MnO2固体)—一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Ca0固体(CaCO固体)—一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 D.NaCl溶液(CaCl2溶液)—一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二、填空题 16.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玻璃棒⑤量筒⑥漏斗: 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使食盐加速溶于水
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 3 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 1:1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铁与氧化铜(用磁铁吸引) B.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C.水与酒精(闻气味) D.真黄金与假黄金(铜锌合金)(灼烧) 14.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CO2 气体(CO 气体)——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B.KCl 固体(MnO2 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CaO 固体(CaCO3 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 D.NaCl 溶液(CaCl2 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二、填空题 16.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漏斗: 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______;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______;使食盐加速溶于水
的仪器:量取6.8m溶液的仪器 1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回答下列问题 A.实验仪器主要有: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单孔橡皮 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放一团 棉花,这是为了防止 C.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 D.收集满的集气瓶应 放在桌面上,这是因为 E.实验步骤如下:①给试管加热: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熄灭酒精灯:④装高锰酸 钾于试管中;⑤将导管移出水面: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⑦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 集气瓶注满水倒置于水槽中 正确的顺序应是: 1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术心西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2)以上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将上述错误装置改正后,请 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亮选用A和C装置制取和手机氧气,并在A装置的试管口 加一团棉花,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请写出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你和小明还一起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①选择药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气体装置的分析,他选择使用的发生装置 是 因为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因此收集装置可选 ③验证方法.验证收集的气体是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19.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的仪器______;量取 6.8mL 溶液的仪器______. 1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回答下列问题: A . 实 验 仪 器 主 要 有 : 铁 架 台 ( 带 铁 夹 )、 导 管 、 单 孔 橡 皮 塞、 、 、 、 等. 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放一团 棉花,这是为了防止 . C.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 D.收集满的集气瓶应 放在桌面上,这是因为 . E.实验步骤如下:①给试管加热;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熄灭酒精灯;④装高锰酸 钾于试管中;⑤将导管移出水面;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⑦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 集气瓶注满水倒置于水槽中. 正确的顺序应是: . 1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将上述错误装置改正后,请 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亮选用 A 和 C 装置制取和手机氧气,并在 A 装置的试管口 加一团棉花,能用 C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请写出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你和小明还一起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①选择药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选 择 装 置 . 通 过 对 制 取 气 体 装 置 的 分 析 , 他 选 择 使 用 的 发 生 装 置 是 .因为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因此收集装置可选 择 . ③验证方法.验证收集的气体是 CO2 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浸有酚酞试液 大烧杯 脂 C 热水 细铁丝 气 浓氨水口 白磷 喷水放入集气瓶中 B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色, 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 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_:③ 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0.在学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 NaCl混合固体中Na2CO3含量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见合物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 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 (2)小明同学提出用图乙代替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 “偏大”、“偏小”、“不变”);有同学对乙装置中的缺陷提出三种改进方案 A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饱和的CO2水溶液 B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稀溶液。 C方案:在广口瓶中的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你认为错误的方案是 (填字母 代号):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3)小宇同学用图丙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则图丙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
(1)图 A 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 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 B 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 (3)图 C 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 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③ .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20.在学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 Na2CO3 和 NaCl 混合固体中 Na2CO3 含量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如图甲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 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 是: 。 (2)小明同学提出用图乙代替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 CO2 气体的体积 (填 “偏大”、“偏小”、“不变”);有同学对乙装置中的缺陷提出三种改进方案。 A 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饱和的 CO2 水溶液。 B 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稀溶液。 C 方案:在广口瓶中的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你认为错误的方案是 (填字母 代号);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3)小宇同学用图丙装置测定 CO2 的质量,则图丙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