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0U-B-11-213 《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30072学分3总学时52理论40实验/上机12 英文课程名 Feed Science 开课院(系)农学院 开课系 动科系 修订时间2006年10月16日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中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和饲料 中化学组成与动物需要之间的关系。《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动 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饲料学》和《动物营养学》一样,同属于动物 营养的两大主干课程,《饲料学》的最终目的是阐明如何用适宜饲料满足动物所需要的 营养素,解决供给问题。饲料占动物生产成本的50~80%以上,是饲料工业发展的物质 基础。因此,《饲料学》是现代养殖生产和现代饲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后盾,起到 重要的指导、推动和技术储备的作用。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一门专 业课。《饲料学》和《动物营养学》一样,同属于动物营养的两大主干课程,是一门研 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中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和饲料中化学组成与动物需要之 间的关系。饲料占动物生产成本的50一80%以上,是饲料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 《饲料学》是现代养殖生产和现代饲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后盾,起到重要的指导、 推动和技术储备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饲料的种类、化学组成及其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饲 料分类和饲料的合理利用途径。同时介绍了我国饲料资源开发状况及无公害饲料的生产, 揭示了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以及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学的概念、分类、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各种饲料的特性、饲料质量控制以及饲料法规,了解我国饲料资源和饲料工业的发展状 况。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各种动物的营养需求,科学、经济地设计饲料配方:对饲料将有
《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30072 学分 3 总学时 52 理论 40 实验/上机 12 英文课程名 Feed Science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动科系 修订时间 2006 年 10 月 16 日 课 程 简 介 课程简介: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中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和饲料 中化学组成与动物需要之间的关系。《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动 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饲料学》和《动物营养学》一样,同属于动物 营养的两大主干课程,《饲料学》的最终目的是阐明如何用适宜饲料满足动物所需要的 营养素,解决供给问题。饲料占动物生产成本的 50~80%以上,是饲料工业发展的物质 基础。因此,《饲料学》是现代养殖生产和现代饲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后盾,起到 重要的指导、推动和技术储备的作用。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一门专 业课。《饲料学》和《动物营养学》一样,同属于动物营养的两大主干课程,是一门研 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中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和饲料中化学组成与动物需要之 间的关系。饲料占动物生产成本的 50~80%以上,是饲料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 《饲料学》是现代养殖生产和现代饲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后盾,起到重要的指导、 推动和技术储备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饲料的种类、化学组成及其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饲 料分类和饲料的合理利用途径。同时介绍了我国饲料资源开发状况及无公害饲料的生产, 揭示了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以及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学的概念、分类、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各种饲料的特性、饲料质量控制以及饲料法规,了解我国饲料资源和饲料工业的发展状 况。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各种动物的营养需求,科学、经济地设计饲料配方;对饲料将有 GDOU-B-11-213
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能使学生树立饲料安全和绿色、优质、无公害饲料及畜产 品等意识,掌握饲料的合理使用原理与方法,为动物生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及相关专业 四、先修课程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饲料学是一门涉及农业、工业、食品、医药、机械等十多个行业的综合性学科。为 了人类生存的健康永续发展,这门学科正朝着与物理、化学、生理、生化、遗传、育种、 免疫等边缘学科相互渗透、嫁接。因此,饲料学与很多课程相关,如动物营养学、动物 生物化学、饲料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动物生理学、饲料添加剂学、饲料品质检 测、饲料毒物学、饲料配制技术等。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饲料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均是饲料学的前期课程。 而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是姐妹课程,分别研究动物和饲料,解决供与求的问题。饲料添 加剂学、饲料品质检测、饲料毒物学和饲料配制技术均是饲料学的分支,为饲料学的后 续课程。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第一节饲料学的地位和作用(C) 第二节饲料学涉及的内容(C) 第三节我国饲料发展状况(C) 第四节国际饲料发展状况(C) 作业:1.简述饲料学的任务内容。2.未来世界饲料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第二章饲料营养物质及营养价值的评定(3学时) 第一节饲料的营养成分(B) 第二节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A) (一)化学分析(A) (二)代谢实验(B) (三)消化实验(B)
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能使学生树立饲料安全和绿色、优质、无公害饲料及畜产 品等意识,掌握饲料的合理使用原理与方法,为动物生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及相关专业 四、先修课程: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饲料学是一门涉及农业、工业、食品、医药、机械等十多个行业的综合性学科。为 了人类生存的健康永续发展,这门学科正朝着与物理、化学、生理、生化、遗传、育种、 免疫等边缘学科相互渗透、嫁接。因此,饲料学与很多课程相关,如动物营养学、动物 生物化学、饲料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动物生理学、饲料添加剂学、饲料品质检 测、饲料毒物学、饲料配制技术等。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饲料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均是饲料学的前期课程。 而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是姐妹课程,分别研究动物和饲料,解决供与求的问题。饲料添 加剂学、饲料品质检测、饲料毒物学和饲料配制技术均是饲料学的分支,为饲料学的后 续课程。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 绪论(1 学时) 第一节 饲料学的地位和作用(C) 第二节 饲料学涉及的内容(C) 第三节 我国饲料发展状况(C) 第四节 国际饲料发展状况(C) 作业: 1. 简述饲料学的任务内容。 2. 未来世界饲料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第二章 饲料营养物质及营养价值的评定(3 学时) 第一节 饲料的营养成分(B) 第二节 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A) (一)化学分析(A) (二)代谢实验(B) (三)消化实验(B)
(四)饲养试验(B) 思考题: L.何谓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它对饲料的营养价值有何影响? 2.何谓NSP、CP和NPN? 3.饲料中存在哪些抗营养因子?它们的作用机制何在? 4.何谓低聚糖(寡聚糖)?有何利用价值?在利用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5、组成饲料营养成分的主要元素及其特性。 6、概略养分分析法分析饲料哪些营养成分指标? 7、叙述各种营养成分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8、饲料能量评定包括哪些内容,意义有哪些。 第三章饲料的分类(2学时) 第一节国际饲料分类法(A) 第二节中国饲料分类法(A) 第三节饲料的一般分类法(A) 第四节饲料编码(A) 思考题: 1.简述国际饲料分类法的特点及编码体系。 2.简述我国饲料分类法的特点及编码体系。 第四章粗饲料(2学时) 第一节干草与干草粉(B) 第二节秸秕饲料(B) 第三节枝叶饲料(B) 第四节粗饲料的加工(A) 思考题: 1.何谓粗饲料?它有哪些营养特点? 2.青干草有哪些营养特点,如何减少牧草调制过程中的营养损失? 3.青干草调制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4.稿秕饲料有哪些营养特点? 5.粗饲料氨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际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五章青绿饲料(2学时)
(四)饲养试验(B) 思考题: 1. 何谓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它对饲料的营养价值有何影响? 2. 何谓 NSP、CP 和 NPN? 3. 饲料中存在哪些抗营养因子?它们的作用机制何在? 4. 何谓低聚糖(寡聚糖)?有何利用价值?在利用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5 、组成饲料营养成分的主要元素及其特性。 6 、概略养分分析法分析饲料哪些营养成分指标? 7 、叙述各种营养成分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8 、饲料能量评定包括哪些内容,意义有哪些。 第三章 饲料的分类(2 学时) 第一节 国际饲料分类法(A) 第二节 中国饲料分类法(A) 第三节 饲料的一般分类法(A) 第四节 饲料编码(A) 思考题: 1. 简述国际饲料分类法的特点及编码体系。 2. 简述我国饲料分类法的特点及编码体系。 第四章 粗饲料(2 学时) 第一节 干草与干草粉(B) 第二节 秸秕饲料(B) 第三节 枝叶饲料(B) 第四节 粗饲料的加工(A) 思考题: ⒈ 何谓粗饲料?它有哪些营养特点? ⒉ 青干草有哪些营养特点,如何减少牧草调制过程中的营养损失? ⒊ 青干草调制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4. 稿秕饲料有哪些营养特点? 5. 粗饲料氨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际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五章 青绿饲料(2 学时)
第一节青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A) 第二节牧草及青饲作物(B) 第三节叶菜类词料(B) 第四节水生饲料(B》 思考题: 1.根据当地的条件,应怎样选择豆科、禾本科牧草在生产上栽培? 2.简述青饲料在养殖生产中的地位及利用途径。 3.怎样在畜禽饲料中科学利用非淀粉质根茎瓜类饲料? 第六章青贮饲料(2学时) 第一节青贮的意义(A) 第二节一般青贮发酵原理(A》 第三节青贮方法(A) 第四节青贮饲料的品质及营养值(B) 第五节青贮饲料的饲用(B) 思考题: 1.常规青贮饲料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2.调制优良青贮饲料应具备那些条件? 3.特种青贮有那些? 4.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与其青贮之前原料相比有何变化 5.青贮饲料品质鉴定有哪些方法? 第七章能量词料(8学时) 第一节谷实类饲料(A) (一)玉米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A) (二)小麦和稻谷等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A) 第二节糠麸类饲料(A) 糠麸类饲料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A 第三节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A) 甘薯干、马铃薯干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A) 第四节油脂及糖蜜(B) 糖蜜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B)
第一节 青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A) 第二节 牧草及青饲作物(B) 第三节 叶菜类词料(B) 第四节 水生饲料(B) 思考题: 1. 根据当地的条件,应怎样选择豆科、禾本科牧草在生产上栽培? 2. 简述青饲料在养殖生产中的地位及利用途径。 3. 怎样在畜禽饲料中科学利用非淀粉质根茎瓜类饲料? 第六章 青贮饲料 (2 学时) 第一节 青贮的意义 (A) 第二节 一般青贮发酵原理(A) 第三节 青贮方法 (A) 第四节 青贮饲料的品质及营养值(B) 第五节 青贮饲料的饲用(B) 思考题: 1. 常规青贮饲料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2. 调制优良青贮饲料应具备那些条件? 3. 特种青贮有那些? 4. 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与其青贮之前原料相比有何变化? 5.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有哪些方法? 第七章 能量词料(8 学时) 第一节 谷实类饲料(A) (一) 玉米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A) (二) 小麦和稻谷等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A) 第二节 糠麸类饲料(A) 糠麸类饲料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A) 第三节 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 (A) 甘薯干、马铃薯干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A) 第四节 油脂及糖蜜(B) 糖蜜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B)
思考题: 1.简述能量饲料的涵义、类别与作用。 2.简述玉米的营养特点。 3.玉米在猪、禽饲粮中用量过多时,会导致瘦肉率下降、体脂变软。为什么? 4.小麦通常被作为鱼类能量饲料的首选原料。为什么? 5.生产中,不提倡直接用稻谷作为猪、禽等动物的饲料,为什么?。 6.大麦分别对猪、鸡、乳牛的饲用价值。 7.怎样合理饲用米糠和小麦麸? 8.薯类的的营养特点主要有哪些?饲用马铃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八章蛋白质饲料(8学时) 第一节植物性蛋白质饲料(A) (一)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和一般特性(A) (二)大豆和大豆饼粕的营养特点及其质量标准(A) (三)菜籽和棉籽饼粕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A)》 (四)植物性蛋白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A) 第二节动物性蛋白质饲料(A) (一)常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A) (二)鱼粉的加工过程和营养特点(A) (三)鱼粉的质量鉴别(A) (四)肉骨粉等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和利用(A) 第三节单细胞蛋白质饲料(A)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生产与利用(A) 第四节非蛋白氮饲料(A)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和利用 思考题: 1,何谓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非蛋白氮饲料? 2.、简述大豆及其饼粕的营养特性。 3.简述菜籽饼粕的营养特性及合理利用途径。 4.试述在畜禽饲粮中用菜籽饼代替豆粕时应注意的问题。 5.比较谷物籽实和豆类籽实的营养特性
思考题: 1. 简述能量饲料的涵义、类别与作用。 2. 简述玉米的营养特点。 3. 玉米在猪、禽饲粮中用量过多时,会导致瘦肉率下降、体脂变软。为什么? 4. 小麦通常被作为鱼类能量饲料的首选原料。为什么? 5. 生产中,不提倡直接用稻谷作为猪、禽等动物的饲料,为什么?。 6. 大麦分别对猪、鸡、乳牛的饲用价值。 7. 怎样合理饲用米糠和小麦麸? 8. 薯类的的营养特点主要有哪些?饲用马铃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八章 蛋白质饲料 (8 学时) 第一节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A) (一)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和一般特性(A) (二) 大豆和大豆饼粕的营养特点及其质量标准(A) (三) 菜籽和棉籽饼粕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A) (四) 植物性蛋白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A) 第二节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A) (一) 常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A) (二) 鱼粉的加工过程和营养特点(A) (三) 鱼粉的质量鉴别(A) (四) 肉骨粉等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和利用(A) 第三节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A)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生产与利用(A) 第四节 非蛋白氮饲料(A)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和利用 思考题: 1. 何谓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非蛋白氮饲料? 2. 简述大豆及其饼粕的营养特性。 3. 简述菜籽饼粕的营养特性及合理利用途径。 4. 试述在畜禽饲粮中用菜籽饼代替豆粕时应注意的问题。 5. 比较谷物籽实和豆类籽实的营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