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主编:张玲丽宋喜悦 副主编:孙道杰冯毅马守才 王鹂科赵凤霞郑锦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二O一三年十一月
前言 本实验指导书是在我校农学院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农学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新 的培养方案指导下编写的。实验内容包含了《种子学》、《种子生物学》和《种子检验学》 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 本指导书注重选取各课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实验项目,使学生 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学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熟悉所用仪器的 原理和使用,为进一步学习和今后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大综合性、设 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以培养学生初步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内容编写中尽可能提供多种实验方法或实验程序,选用多种实验材料,并兼顾近 年来研究或利用中较为热门的实验材料,并鼓励学生自选材料,以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 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通过实验训练 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训练学生科学地解释实验结果,清晰而富有 逻辑地将结果表达出来的能力。 学习种子科学与技术实验课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要求: 1.预习学生在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本手册,必须对该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内容、 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提前讲解与全程指导教师对该实验内容的安排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让学生有充 分的时间按实验课的顺序进行独立的操作和观察。实验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指导。 3,操作与观素记录实验一般都由学生独立进行。如果条件允许,要按操作程序反复 练习,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试验中要仔细观察,将实验结果及时地记录下来。 4.总结报告实验报告必须根据个人的观察,以实事求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忠实地记 录、分析和综合:不应该抄袭教材或其它同学的报告。实验报告应于实验结束时或开始下 个实验之前呈交。 本实验指导书是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校内外种子科学与技术相关实验材料 的成果编写而成的,对本书所引用的参考资料的作者,在此致以感谢。本实验指导书由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本科优质课程(种子生物学)建设项目资助编写。 编写组 2013年11月
目录 实验一种子形态构造及幼苗类 实验二种子物理特性的 实验三种子a-淀粉酶和-淀粉酶活性的测 实验四种子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 实验五种子含水 实验六种子生活力四唑染色 实验七种子丙二醛含的 实验八温度对种子发芽 实验九种子活力的人工加速老法 实验十种子活力的四唑法(TTC法)定量定 实验十一种胚的离 实验十二种子的吸胀损伤和吸 实验十三种子引发的 实验十四种子的净 实验十五小麦种子醇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小麦品种的 真实性和品 实验十六品种真实性的SSR分子标记
实验一种子形态构造及幼苗类型观察 一、原理 种子的形态构造是鉴别种子和品种的重要依据,同时与种子的清选、分级以及安全 藏有密切关系。在农业生产上又往往根据农作物种子的大小和均匀度来确定其播种品质和 推算播种量,以达到合理密植和精量用种的日的。不同作物的种子,其形状、大小、颜色 及构造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也往往存在着明显的或细微的差别。 利用感官、解剖及显微的方法,将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种子的差异进行量化、比较,对品 种鉴定和种子检验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常见的植物幼苗类型主要有两种:子叶出士型幼苗和子叶留土型幼苗 子叶出土型幼苗:这类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伸入土中形成主根,接着下胚轴显著伸 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子叶出土后变成绿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随后,胚芽发有 形成地上的茎和叶。 子叶留土型幼苗:这类种子萌发时,下胚轴并不显著伸长,因此子叶留在土中,而上 胚轴和胚芽伸出土面。 二、目的要求 1.认识主要农作物、蔬菜和牧草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构造特点。 2了解主要农作物、黄菜和牧草种子果实和种子类型。 3.掌捏子叶出士型幼苗和子叶留土型幼苗形态特点。 三、仪器设备 (1)手执放大镜 (2)解剂镜 (3)立体显微镜 (4)解剖针 (5)镊子,刀片,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种子长宽度测量器 四、材料 1,需准备以下植物干种子及吸胀种子
(1)水稻、小麦、大麦、玉米、大豆、豌豆、棉花、油菜、向日葵、蓖麻、油菜等 农作物种子。 (2)甘蓝、洋葱、菜豆、番茄、黄瓜、西瓜、辣椒、芹菜、胡萝卜、菠菜、甜英、 莴苣等蔬菜种子。 2.主要作物种子形态构造挂图。 五、方法和步骤 1果实和种子类型观察 农业种子在植物形态学上可分为五个类型:①包括果实和外部附属物,②果实,③包 括种子和部分果实,④真种子,⑤种子的主要部分。观察以上作物的果实和种子类型,检 索各作物在植物学上所属的科,并查明其果实的种类和种子类型。主要农作物果实种类包 括颍果、瘦吴、荚果、蒴果、角果、分果、坚果等。 2种子外部形态观察 取主要作物的干种子,利用放大镜和立体显微镜,详细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别是各类 种子的主要特征,并绘简图,各部分用文字标明。如大麦种子应标明内外程、腹沟、小基 刺以及浆片所在部位:大豆、菜豆、三叶草种子应标明种皮、种脐、脐条、内脐以及种孔 所在部位。 3种子内部构造观察 取吸胀软化的作物种子,用刀片将种子纵切(大豆、油菜、西瓜种子只需剥去种皮就可 观察:蓖麻种子首先用镊子剥去坚硬的种皮,再进行纵剖): 观察切面果皮、种皮的层次:胚乳是否存在及其质地:胚与胚乳的相对位置、形状、 大小和比例:种胚的各个部分。并绘简图标明各部分。 4种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 各种作物种子随机取20粒种子,依其长度或宽度方向将种子逐粒排列在种子长、宽 度测量尺上(样列的方向一致,如小麦子粒腹沟朝下),测量种子的长度和宽度。每种“了 的测量四次重复,求其平均数,以mm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