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素能.线 O基础积累 1.根据拼音写词语。 shu tou(梳头) bao qian(抱歉) zhix(秩序) ban1ǚ(伴侣) xiǎ0kǎi(小楷) diéqi(迭起) 2.根据解释,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1)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而不舍) (2)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穷年) (3)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气冲斗牛) (4)全身心,精力集中地做某事。 (潜心贯注) 3.下列词语中,都是副词的一组是(B) A.很更立刻我们 B.只才曾经已经 C.为最忽然大概 D.没不简单难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在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并指骂民族败类。 B.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一一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根据拼音写词语。 shū tóu(梳 头) bào qiàn(抱 歉) zhì xù(秩 序) bàn lǚ(伴 侣) xiǎo kǎi(小 楷) dié qǐ(迭 起) 2.根据解释,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1)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而不舍) (2)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穷年) (3)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气冲斗牛) (4)全身心,精力集中地做某事。 (潜心贯注) 3.下列词语中,都是副词的一组是(B) A.很 更 立刻 我们 B.只 才 曾经 已经 C.为 最 忽然 大概 D.没 不 简单 难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在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 ....,并指骂民族败类。 B.闻一多潜心贯注 ....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 ....的效果。 D.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C.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阅读理解 重温闻一多 记起、想起闻一多的人也许不多了,人一罩上革命斗士的光环,似乎总远离了这平凡的人 生。而最近,想起并重读闻一多的《红烛》,于我肯定有某些怀旧的因素在作祟。曾经给我少 年激荡情怀的,在文学领域,最早是闻一多的诗歌。记得那时是呐喊着读他的作品,那激动的 情感无以言表。诗写入人的心灵并荡漾开来,我想那肯定是火候十足了。只是少年时,只一味 地激动下去,对于其他却是不求甚解的;正如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在冬夜里听得大汗淋 漓,而对于什么是音乐本身却是不关心的。要的就是激情,减少些生存的苦闷,也发泄自己旺 盛的青春。 最近,大脑里的弦也许有些错位。总争取更多的闲暇,孤灯下面,认真地审视曾经的那许 多的感动。应该是生活太平淡所致。对于我,灵魂里永远是骚动着的,经不起累年的平淡,总 得寻点事,刺激麻木的神经,指望激起些浪花,哪怕就仅仅在内心深处。 那一夜,莫名地就很想闻一多。第二天到处寻找他的书,天如我愿,在一旧书摊得全新影 印本《红烛》,如获至宝。十二块八一本的新书五块钱购得,那乐的劲,不比中标几百万的工 程差多少。 既是重读,多少带着审视。那曾经的激情也是经过滤了的。感受着的是人的真实、存在 的坦然、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呼唤。这些声音比起郁达夫的压抑,朱自清的平和恬淡, 鲁迅的尖刻该是开朗而明亮得多的。 闻一多的诗文,平实而简单,并不构筑繁华的意象,也不追求语言的华美。看着,感觉就像 嘴里吹出的气流,其实就是声音,一点不磁性,可就蕴含着浓郁的感情,泪花是看得见的。套用 李可染的话“所要者胆,可贵者魂”,其意义也在这吧。 关于新诗,闻一多写道:“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 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是闻一多对诗的追求与理解,也是其作 品具体的表现。在语言表达方面,闻一多很注重“字尺”的构成。现在体味,这该是他的诗铿 锵有力的内核。 我看重的还是对生活的执着。我总认为生活比诗更重要。前几天,与一同学言及她的朋 友(据说是诗人云云),她说:“她很执着,除了诗歌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我颇不以为然
C.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重温闻一多 记起、想起闻一多的人也许不多了,人一罩上革命斗士的光环,似乎总远离了这平凡的人 生。而最近,想起并重读闻一多的《红烛》,于我肯定有某些怀旧的因素在作祟。曾经给我少 年激荡情怀的,在文学领域,最早是闻一多的诗歌。记得那时是呐喊着读他的作品,那激动的 情感无以言表。诗写入人的心灵并荡漾开来,我想那肯定是火候十足了。只是少年时,只一味 地激动下去,对于其他却是不求甚解的;正如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在冬夜里听得大汗淋 漓,而对于什么是音乐本身却是不关心的。要的就是激情,减少些生存的苦闷,也发泄自己旺 盛的青春。 最近,大脑里的弦也许有些错位。总争取更多的闲暇,孤灯下面,认真地审视曾经的那许 多的感动。应该是生活太平淡所致。对于我,灵魂里永远是骚动着的,经不起累年的平淡,总 得寻点事,刺激麻木的神经,指望激起些浪花,哪怕就仅仅在内心深处。 那一夜,莫名地就很想闻一多。第二天到处寻找他的书,天如我愿,在一旧书摊得全新影 印本《红烛》,如获至宝。十二块八一本的新书五块钱购得,那乐的劲,不比中标几百万的工 程差多少。 既是重读,多少带着审视。那曾经的激情也是经过滤了的。感受着的是人的真实、存在 的坦然、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呼唤。这些声音比起郁达夫的压抑,朱自清的平和恬淡, 鲁迅的尖刻该是开朗而明亮得多的。 闻一多的诗文,平实而简单,并不构筑繁华的意象,也不追求语言的华美。看着,感觉就像 嘴里吹出的气流,其实就是声音,一点不磁性,可就蕴含着浓郁的感情,泪花是看得见的。套用 李可染的话“所要者胆,可贵者魂”,其意义也在这吧。 关于新诗,闻一多写道:“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 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是闻一多对诗的追求与理解,也是其作 品具体的表现。在语言表达方面,闻一多很注重“字尺”的构成。现在体味,这该是他的诗铿 锵有力的内核。 我看重的还是对生活的执着。我总认为生活比诗更重要。前几天,与一同学言及她的朋 友(据说是诗人云云),她说:“她很执着,除了诗歌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我颇不以为然
一个人,要是真除了诗外,连生活都没有,那真是很悲哀的事。而如果诗脱离了生活本身,能走 多远? 闻一多在评田间的诗时所说的:“诗的先决条件一一那便是生活欲,积极的、绝对的生活 欲。它摆脱了一切诗艺的传统手法,不排解,也不粉饰,不抚慰,也不麻醉,它不是捧着你在幻 想中上升的迷魂音乐。它只是一片沉着的鼓声,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 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这对于爱诗或不爱诗的人们何尝不是警言。 闻一多让我又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懒散已经使我们丧失许多,而夸夸其谈也于事无补。 我们要的是扎根于生活的激情,并看到自我的燃烧。 6。“我”少年时读闻一多的诗怀着怎样的感情?现在“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案:少年时:要的就是激情,减少些生存的苦闷,也发泄自己旺盛的青春。现在:感受着的是 人的真实、存在的坦然、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呼唤。 7.文中画线句子说明闻一多的诗文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诗文平实的特点。 8.闻一多是如何看待“诗”与“生活”的关系的? 答案:闻一多认为生活是诗的先决条件。 9.你对文中“如果诗脱离了生活本身,能走多远?”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脱离了生活的诗是贫乏的,是苍白的,是没有生命的,这样的诗终究会 枯竭。 。表达应用 10.学了本篇课文,你对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有什么新的体会?请以《闻一多先生告诉 我》为题,写一篇片段作文。(200字左右,请另附纸书写) 答案:(略)
一个人,要是真除了诗外,连生活都没有,那真是很悲哀的事。而如果诗脱离了生活本身,能走 多远? 闻一多在评田间的诗时所说的:“诗的先决条件——那便是生活欲,积极的、绝对的生活 欲。它摆脱了一切诗艺的传统手法,不排解,也不粉饰,不抚慰,也不麻醉,它不是捧着你在幻 想中上升的迷魂音乐。它只是一片沉着的鼓声,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 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这对于爱诗或不爱诗的人们何尝不是警言。 闻一多让我又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懒散已经使我们丧失许多,而夸夸其谈也于事无补。 我们要的是扎根于生活的激情,并看到自我的燃烧。 6.“我”少年时读闻一多的诗怀着怎样的感情?现在“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案:少年时:要的就是激情,减少些生存的苦闷,也发泄自己旺盛的青春。现在:感受着的是 人的真实、存在的坦然、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呼唤。 7.文中画线句子说明闻一多的诗文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诗文平实的特点。 8.闻一多是如何看待“诗”与“生活”的关系的? 答案:闻一多认为生活是诗的先决条件。 9.你对文中“如果诗脱离了生活本身,能走多远?”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脱离了生活的诗是贫乏的,是苍白的,是没有生命的,这样的诗终究会 枯竭。 10.学了本篇课文,你对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有什么新的体会?请以《闻一多先生告诉 我 》为题,写一篇片段作文。(200 字左右,请另附纸书写)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