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成虫与幼虫在同一宿主体内寄生 (成虫 幼虫) 完成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 (幼虫—→成虫) 卵胎生 幼虫囊包为感染阶段 生食含幼虫囊包的动物肉而感染
• 生活史特点 • 成虫与幼虫在同一宿主体内寄生 – (成虫 幼虫) • 完成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 – (幼虫 成虫) • 卵胎生 • 幼虫囊包为感染阶段 • 生食含幼虫囊包的动物肉而感染 旋毛虫生活史
旋毛虫致病 致病过程可分为三期 侵入期(肠道期) 约感染后1周,消化道症状 幼虫移行期(急性期):画 约感染后2-3周,全身性症状明显 成囊期恢复期) 约感染后46周,病情好转或恶化
旋 毛 虫 致 病 • 致病过程可分为三期 • 侵入期(肠道期): – 约感染后1周,消化道症状 • 幼虫移行期(急性期): – 约感染后2-3周,全身性症状明显 • 成囊期(恢复期): – 约感染后4-6周,病情好转或恶化
河南旋毛虫病的临床特点 肠道期症状不明显 低热(T375-385℃) °眼睑及颜面部浮肿多见 全身酸困、乏力,剧烈肌痛不明显 死亡率低,预后较好 原因与感染度较低有关
河南旋毛虫病的临床特点 • 肠道期症状不明显 • 低热(T 37.5 - 38.5℃) • 眼睑及颜面部浮肿多见 • 全身酸困、乏力,剧烈肌痛不明显 • 死亡率低,预后较好 • 原因与感染度较低有关
旋毛虫病的诊断 流行感染史 病原学检查:肌肉活检 剩肉压片检查协诊 免疫学诊断: ELIA,IFAT,职M早于G出现
旋毛虫病的诊断 • 流行感染史 • 病原学检查:肌肉活检 • 剩肉压片检查协诊 • 免疫学诊断: – ELISA, IFAT, IgM早于IgG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