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1.Y射线光谱法 天然或人工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在衰变的过程中发射 o和β粒子后,使自身的核激发,然后核通过发射γ射线回 到基态。测量这种特征y射线的能量(或波长),可以进 行定性分析,测量γ射线的强度(检测器每分钟的记数), 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X射线荧光分析法 原子受高能辐射激发,其内层电子能级跃迁,即发 射出特征X射线,称为X射线荧光。用X射线管发生的一 次X射线来激发X射线荧光是最常用的方法。测量X射线 6
6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1. 射线光谱法 天然或人工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在衰变的过程中发射 和粒子后,使自身的核激发,然后核通过发射射线回 到基态。测量这种特征射线的能量(或波长),可以进 行定性分析,测量射线的强度(检测器每分钟的记数), 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 X射线荧光分析法 原子受高能辐射激发,其内层电子能级跃迁,即发 射出特征X射线,称为X射线荧光。用X射线管发生的一 次X射线来激发X射线荧光是最常用的方法。测量X射线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的能量(或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测量其强度可以 进行定量分析。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用火焰、电弧、等离子炬等作为激发源,使气态原 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发射特征光学光谱,利用这 种光谱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波长 范围在190~900nm。 4.原子荧光分析法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 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较高能态,约经108s,又跃 7
7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的能量(或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测量其强度可以 进行定量分析。 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用火焰、电弧、等离子炬等作为激发源,使气态原 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 受激发发射特征光学光谱,利用这 种光谱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波长 范围在190 ~ 900nm。 4. 原子荧光分析法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 电子 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较高能态,约经10-8 s,又跃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共 振荧光)或不同的辐射(非共振荧光一直跃线荧光、阶 跃线荧光、阶跃激发荧光、敏化荧光等),称为原子荧 光。波长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在与激发光源成一定角度 (通常为90°)的方向测量荧光的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 析。 5.分子荧光分析法 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物质分子吸收辐射而成 为激发态分子,然后回到基态的过程中发射出比入射波 长更长的荧光。测量荧光的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荧 光分析法。波长在光学光谱区。 8
8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共 振荧光)或不同的辐射(非共振荧光—直跃线荧光、阶 跃线荧光、阶跃激发荧光、敏化荧光等),称为原子荧 光。波长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在与激发光源成一定角度 (通常为90)的方向测量荧光的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 析。 5. 分子荧光分析法 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物质分子吸收辐射而成 为激发态分子,然后回到基态的过程中发射出比入射波 长更长的荧光。测量荧光的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荧 光分析法。波长在光学光谱区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6.分子磷光分析法 物质吸收光能后,基态分子中的一个电子被激发跃 迁至第一激发单重态轨道,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能 级,经系统间交叉跃迁至第一激发三重态(系间窜跃), 并经过振动弛豫至最低振动能级,由此激发态跃迁回至 基态时,便发射磷光。 根据磷光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成为磷光分析法。它 主要用于环境分析、药物研究等方面的有机化合物的测 定。 9
9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6. 分子磷光分析法 物质吸收光能后,基态分子中的一个电子被激发跃 迁至第一激发单重态轨道,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能 级,经系统间交叉跃迁至第一激发三重态(系间窜跃), 并经过振动弛豫至最低振动能级,由此激发态跃迁回至 基态时,便发射磷光。 根据磷光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成为磷光分析法。它 主要用于环境分析、药物研究等方面的有机化合物的测 定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Lowest excited singlet state Lowest excited Ground triplet state electronic state 1.Absorption 2.Fluorescence 6Jau 3.Phosphorescence 4.Vibrational relaxation 5.Intersystem crossing 6.Internal conversion 2 3 -Processes involving photons Radiationless transitions 10
10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