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背景 1、测量误差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实际中难以准确 定量确定 2、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在某些情况下界限不是十分 清楚,使得同一被测量在相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因评 定方法不同而不同,从而引起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和测 量结果的表达不统一,影响国际间交流
1、测量误差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实际中难以准确 定量确定。 2、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在某些情况下界限不是十分 清楚,使得同一被测量在相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因评 定方法不同而不同,从而引起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和测 量结果的表达不统一,影响国际间交流。 一、产生背景 5-6
发展史 1980年国际计量局(BIPM)起草了一份《实验不 确定度建议书ⅠNC-1》。 1981年,第七十届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批准 了上述建议,并发布了一份CIPM建议书,即CI-1981。 1986年,CIPM再次重申采用上述测量不确定度表 示的统一方法,并发布了CIPM建议书CI-1986
➢ 1980年国际计量局(BIPM)起草了一份《实验不 确定度建议书INC-1》。 ➢ 1981年,第七十届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批准 了上述建议,并发布了一份CIPM建议书,即CI-1981。 ➢ 1986年,CIPM再次重申采用上述测量不确定度表 示的统一方法,并发布了CIPM建议书CI-1986。 发展史 5-7
发展史 >1993年,GUM以7个国际组织的名义正式由国际标 准化组织颁布实施,并在1995年又作了修订 我国由全国法制计量委员会委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院起草制定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与表示》(JF1059-199)。该规范原则上等同 GUM的基本内容,作为我国统一准则对测量结果及其 质量进行评定、表示和比较
发展史 ➢1993年,GUM以7个国际组织的名义正式由国际标 准化组织颁布实施,并在1995年又作了修订。 ➢我国由全国法制计量委员会委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院起草制定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与表示》(JJF1059-1999)。该规范原则上等同 GUM的基本内容,作为我国统一准则对测量结果及其 质量进行评定、表示和比较。 5-8
二、不确定度的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 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此参 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 的区间的半宽度,其值恒为正值
二、不确定度的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 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此参 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 的区间的半宽度,其值恒为正值。 5-9
采确定废评定方法的分类 A类评定( type a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的标准不确定 度称为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又称为A类不确定度评 定,简称A类不确定度 B类评定( type B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的标 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B类评定,有时又称为B类 不确定度评定,简称B类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分类 A类评定(type A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的标准不确定 度称为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又称为A类不确定度评 定,简称A 类不确定度。 B类评定(type B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的标 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B类评定,有时又称为B类 不确定度评定,简称B类不确定度。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