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博弈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6305 课程名称:经济博弈论 英文名称:Economy Gam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微积分。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本课程是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着重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 性,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极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占有核心地位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新产业组织学派,信息经济学中的海萨尼转化,宏观经济学中 的博奔方法,区域经济学中的空间博奔问题,制度变迁理论中的演化博弈分析、 公共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公共选择问题等都与本课程有关。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standard analysis tools of economics. It focuses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individuals.It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way of thinking in daily life and occupies a core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courses.The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chool i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 Hesanian transformation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the game method in macroeconomics,the spatial game problem in regional economics,the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i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and the public economics The principal-agent issues and public choice issues are all related to this course. 三、课程性质与目的 在掌握微、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同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博弈 论的主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并能从博弈的角度 理解消费者、企业、政府以及各个行为主体的决策,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结果
《经济博弈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6305 课程名称:经济博弈论 英文名称:Economy Gam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微积分。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本课程是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着重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 性,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极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占有核心地位。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新产业组织学派,信息经济学中的海萨尼转化,宏观经济学中 的博弈方法,区域经济学中的空间博弈问题,制度变迁理论中的演化博弈分析、 公共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公共选择问题等都与本课程有关。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standard analysis tools of economics. It focuses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individuals. It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way of thinking in daily life and occupies a core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courses. The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chool i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 Hesanian transfo rmation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e game method in macroeconomics, the spatial game problem in regional economics, the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i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the public economics The principal-agent issues and public choice issues are all related to this course. 三、课程性质与目的 在掌握微、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同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博弈 论的主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并能从博弈的角度 理解消费者、企业、政府以及各个行为主体的决策,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结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教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社会,形成科学决策能力 增强合作精神。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科学严谨的治学 态度,为学习后继课程、开展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对博弈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博弈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 形成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章节展开详细分析做好准备。要求对博弈论的一些基 本概念,包括什么是博奔论作有初步认识。了解一些经典博弈例子以及博弈的分 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结合思政教育,理解科学的决策方式,增进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1什么是博奔论 1.1.1从游戏到博弈 1.1.2一个非技术性定义 1.2几类经典博弈模型 1.2.1囚徒困境 1.2.2赌胜博奔 1.2.3产量决策的古诺模型 1.3博奔结构和博奔的分类 1.3.1博弈中的博弈方 1.3.2博弈中的策略 1.33博弈中的得益 1.3.4博弈的过程 1.3.5博弈的信息结构 1.3.6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 1.3.7博弈的分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 (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博弈?博弈论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设定一个博弈模型必须确定哪几个方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教育,更好的理解和认识社会,形成科学决策能力, 增强合作精神。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科学严谨的治学 态度,为学习后继课程、开展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对博弈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博弈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 形成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章节展开详细分析做好准备。要求对博弈论的一些基 本概念,包括什么是博弈论作有初步认识。了解一些经典博弈例子以及博弈的分 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结合思政教育,理解科学的决策方式,增进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1 什么是博弈论 1.1.1 从游戏到博弈 1.1.2 一个非技术性定义 1.2 几类经典博弈模型 1.2.1 囚徒困境 1.2.2 赌胜博弈 1.2.3 产量决策的古诺模型 1.3 博弈结构和博弈的分类 1.3.1 博弈中的博弈方 1.3.2 博弈中的策略 1.3.3 博弈中的得益 1.3.4 博弈的过程 1.3.5 博弈的信息结构 1.3.6 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 1.3.7 博弈的分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 (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博弈?博弈论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设定一个博弈模型必须确定哪几个方面?
3、列举餐饮、房地产或其他行业的竞争中策略相互依存的例子。 4、“囚徒困境”的内在根源是什么?列举现实中的例子。 5、博弈有哪些分类方法和主要类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辅助 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奔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目的在于使得同学们系统的理解掌握博弈中最基本的类型:完全信息静 态博弈。掌握分析这类博弈的一般方法,以及纳什均衡的概念与思想。 结合思政,通过完全信息博弈,理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例如囚徒困境,形 成认识社会问题的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 2.1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 2.1.1上策均衡 2.1.2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2.1.3划线法 2.1.4箭头法 2.2纳什均衡 2.2.1纳什均衡的定义 2.2.2纳什均衡的一致预测的性质 2.2.3纳什均衡与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2.3无限策略博弈分析和反应函数 2.3.1古诺的寡头模型 2.3.2反应函数 2.3.3伯特兰寡头模型 2.3.4公共资源问题 2.3.5反应函数的问题和局限性 2.4混合策略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4.1严格竞争博弈和混合策略的引进
3、列举餐饮、房地产或其他行业的竞争中策略相互依存的例子。 4、“囚徒困境”的内在根源是什么?列举现实中的例子。 5、博弈有哪些分类方法和主要类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辅助 第二章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目的在于使得同学们系统的理解掌握博弈中最基本的类型:完全信息静 态博弈。掌握分析这类博弈的一般方法,以及纳什均衡的概念与思想。 结合思政,通过完全信息博弈,理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例如囚徒困境,形 成认识社会问题的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 2.1 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 2.1.1 上策均衡 2.1.2 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2.1.3 划线法 2.1.4 箭头法 2.2 纳什均衡 2.2.1 纳什均衡的定义 2.2.2 纳什均衡的一致预测的性质 2.2.3 纳什均衡与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2.3 无限策略博弈分析和反应函数 2.3.1 古诺的寡头模型 2.3.2 反应函数 2.3.3 伯特兰寡头模型 2.3.4 公共资源问题 2.3.5 反应函数的问题和局限性 2.4 混合策略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4.1 严格竞争博弈和混合策略的引进
2.4.2多重均衡博弈和混合策略 2.4.3混合策略和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2.4.4混合策略反应函数 2.5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2.5.1纳什定理 2.5.2纳什定理的意义和拓展 2.6纳什均衡的选择和分析方法拓展 2.6.1帕累托和风险上策均衡 2.6.2聚点和相关均衡 2.6.3共谋和防共谋均衡 (三)课后练习 1、上策均衡、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和纳什均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为什么说纳什均衡是博弈分析中最重要的概念? 3、找出现实生活中可以用帕累托上策均衡、风险上策均衡分析的例子 4、多重纳什均衡是否会影响纳什均衡的一致预测性质,对博弈分析有什么不 利的影响? 5、课后博弈模型计算分析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同学游戏互动、多媒体展示 第三章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奔 (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在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下纳什均衡概念,与静态博弈中纳什均衡不 同之处,理解不可信的承诺或威胁,掌握逆向归纳分析方法,求解子博弈纳什均 衡结果。 结合思政,通过对于承诺和威胁的理解,从而加强对现实中的种种社会现象 的理解,更理性的看待社会问题,并强化方法论的训练,形成科学决策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3.1动态博弈的表示法和特点 3.1.1阶段和拓展型表示
2.4.2 多重均衡博弈和混合策略 2.4.3 混合策略和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2.4.4 混合策略反应函数 2.5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2.5.1 纳什定理 2.5.2 纳什定理的意义和拓展 2.6 纳什均衡的选择和分析方法拓展 2.6.1 帕累托和风险上策均衡 2.6.2 聚点和相关均衡 2.6.3 共谋和防共谋均衡 (三)课后练习 1、上策均衡、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和纳什均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为什么说纳什均衡是博弈分析中最重要的概念? 3、找出现实生活中可以用帕累托上策均衡、风险上策均衡分析的例子 4、多重纳什均衡是否会影响纳什均衡的一致预测性质,对博弈分析有什么不 利的影响? 5、课后博弈模型计算分析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同学游戏互动、多媒体展示 第三章 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在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下纳什均衡概念,与静态博弈中纳什均衡不 同之处,理解不可信的承诺或威胁,掌握逆向归纳分析方法,求解子博弈纳什均 衡结果。 结合思政,通过对于承诺和威胁的理解,从而加强对现实中的种种社会现象 的理解,更理性的看待社会问题,并强化方法论的训练,形成科学决策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3.1 动态博弈的表示法和特点 3.1.1 阶段和拓展型表示
3.1.2动态博弈的基本特点 3.2可信性和纳什均衡的问题 3.2.1相机决策和策略中的可信性问题 3.2.2纳什均衡的问题 3.2.3逆向归纳法 3.3子博弈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3.3.1子博弈 3.3.2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3.4几个经典动态博弈模型 3.4.1寡占的斯塔克伯格模型 3.4.2劳资博弈 3.4.3讨价还价博弈 3.4.4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3.5有同时选择的动态博弈模型 3.5.1标准模型 3.5.2间接融资和挤兑风险 3.5.3国际竞争和最优关税 3.5.4工资奖金制度 3.6动态博弈分析的问题和拓展讨论 3.6.1逆向归纳法的问题 3.6.2颤抖手均衡和顺势归纳法 3.6.3蜈蚣博奔问题 (三)课后练习 1、动态博弈中为什么要引进子博奔完美纳什均衡,它与纳什均衡是什么关系? 2、导论中,图1.12的先来后到博弈中有几个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 衡是什么? 3、博弈方的理性问题对动态博弈分析的影响是否比对静态博弈分析的影响 更大? 4、课后博弈模型的分析求解题
3.1.2 动态博弈的基本特点 3.2 可信性和纳什均衡的问题 3.2.1 相机决策和策略中的可信性问题 3.2.2 纳什均衡的问题 3.2.3 逆向归纳法 3.3 子博弈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3.3.1 子博弈 3.3.2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3.4 几个经典动态博弈模型 3.4.1 寡占的斯塔克伯格模型 3.4.2 劳资博弈 3.4.3 讨价还价博弈 3.4.4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3.5 有同时选择的动态博弈模型 3.5.1 标准模型 3.5.2 间接融资和挤兑风险 3.5.3 国际竞争和最优关税 3.5.4 工资奖金制度 3.6 动态博弈分析的问题和拓展讨论 3.6.1 逆向归纳法的问题 3.6.2 颤抖手均衡和顺势归纳法 3.6.3 蜈蚣博弈问题 (三)课后练习 1、动态博弈中为什么要引进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它与纳什均衡是什么关系? 2、导论中,图 1.12 的先来后到博弈中有几个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 衡是什么? 3、博弈方的理性问题对动态博弈分析的影响是否比对静态博弈分析的影响 更大? 4、课后博弈模型的分析求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