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2203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 英文名称:Interational Trade Practic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综合经济学、营销管理人才的 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实的程 序、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 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 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的实际工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市场营销学》。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 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具体做法和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 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 理赔工作,学会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便按国际规 则办事,更好地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 为更好地稳定发展、综合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成为重中之重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2203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2020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综合经济学、营销管理人才的 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卖的程 序、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 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 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的实际工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市场营销学》。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 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具体做法和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 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 理赔工作,学会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便按国际规 则办事,更好地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 为更好地稳定发展、综合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成为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合格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还需要形成 正确的价值意识。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首先,作为一门“涉外”学科,其人才综合素养与价值观的实际情况,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外 在大国形象,而且对于提升进出口贸易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既注重人才技 能的培养,也注重思想意识的引导,培育责任意识高、法律意识高,爱国情感高,在国际贸易谈 判中杜绝出现“失格”行为,利于国家良好形象的塑造。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根据国际形 势的变化与因际市场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 行有效融合。最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本身所涉及的知识体系较多,结构复杂。在教学设计 中过分依赖敕师单纯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很容易对学生造成敕学疲劳,影响敕学效益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如讲解中美贸易战的时候,让学生深入思考贸 易战背后的政治原因,分析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目的何在,预测今后中美博弈走向及中国的选 择等问惠,唤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励学生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通过阐述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程序、国际惯例和实际案例,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洞察形势、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掌握进 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基本做法、通行惯例和普遍原则,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 从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思政教学的有效融合,在教研活动中增加思想政治 教育元素。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中,一是注重在鲜活的教学案例与生动的教 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尽可能立体性、全方位地展现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与育人能力的全 方位提升。同时,在贸易谈判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进行亲身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到 以礼特人、谦申自尊等优秀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让《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更具应用 性。二是在教学实践与教学设计中融入红色教育元素。在教学实践与戴学设计中要不断融合红色 教育元素,感悟老一代革命家与共产党人的奉献牺牲精神,让学生体会团结、奋斗、进步、不屈 不挠等优秀品质的洗礼,清除“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教学弊增,多层次、全方位地塑造人才的 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融入敦学。 2
2 作为一名合格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还需要形成 正确的价值意识。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首先,作为一门“涉外”学科,其人才综合素养与价值观的实际情况,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外 在大国形象,而且对于提升进出口贸易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既注重人才技 能的培养,也注重思想意识的引导,培育责任意识高、法律意识高,爱国情感高,在国际贸易谈 判中杜绝出现“失格”行为,利于国家良好形象的塑造。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根据国际形 势的变化与国际市场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 行有效融合。最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本身所涉及的知识体系较多,结构复杂。在教学设计 中过分依赖教师单纯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很容易对学生造成教学疲劳,影响教学效益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如讲解中美贸易战的时候,让学生深入思考贸 易战背后的政治原因,分析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目的何在,预测今后中美博弈走向及中国的选 择等问题,唤醒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励学生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通过阐述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程序、国际惯例和实际案例,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洞察形势、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掌握进 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基本做法、通行惯例和普遍原则,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 从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思政教学的有效融合,在教研活动中增加思想政治 教育元素。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中,一是注重在鲜活的教学案例与生动的教 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尽可能立体性、全方位地展现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与育人能力的全 方位提升。同时,在贸易谈判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进行亲身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到 以礼待人、谦卑自尊等优秀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让《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更具应用 性。二是在教学实践与教学设计中融入红色教育元素。在教学实践与教学设计中要不断融合红色 教育元素,感悟老一代革命家与共产党人的奉献牺牲精神,让学生体会团结、奋斗、进步、不屈 不挠等优秀品质的洗礼,清除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教学弊端,多层次、全方位地塑造人才的 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融入教学
五、课程学时安排 序号 章节/专题/模块名称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总学时 1第一章绪论 4 2第二章合同的标的 6 6 3第三章国际贸易术语 4第四章货物的交付 6 5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6 6第六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6 7 第七章国际货款的支付 R 8 8 第八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碰商与 A 展行 总计 48 六、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外贸发展格局,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 原则,了解进出口贸易的一般程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世界及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内容:世界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主要贸易伙伴 重点讲授: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性质及特点 内容:国际贸易的性质:国际贸易的特点 重点讲授:国际贸易的特点 第三节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与惯例 内容: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国际贸易适用的惯例 3
3 五、课程学时安排 序号 章节/专题/模块名称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总学时 1 第一章 绪论 4 4 2 第二章 合同的标的 6 6 3 第三章 国际贸易术语 8 8 4 第四章 货物的交付 6 6 5 第五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6 6 6 第六章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6 6 7 第七章 国际货款的支付 8 8 8 第八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与 履行 4 4 总计 48 48 六、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4 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外贸发展格局,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 原则,了解进出口贸易的一般程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世界及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内容:世界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主要贸易伙伴 重点讲授: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性质及特点 内容:国际贸易的性质;国际贸易的特点 重点讲授:国际贸易的特点 第三节 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与惯例 内容: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国际贸易适用的惯例
重点讲授:国际贸易适用法律原则 第四节进出口贸易的一般程序 内容:进口贸易的程序:出口贸易的程序 重点讲授:出口贸易的程序 【教学重点、难点】 国际贸易适用法律原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思考题 1、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3、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原则。 第二章合同的标的(6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等条款在国际贸易合同中的意义,掌握条款内容 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和运用各类包装标志。 【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品的品名 内容:品名的构成、命名的方法、商品命名的注意事项 重点讲授:商品命名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商品的品质 内容:商品的品质的含义、凭实物买实、凭样品买卖 重点讲授:凭样品买卖 第三节商品的数量 内容:数量计量单位、毛重、净重、以毛作净、法定重量、澄短装条款 重点讲授:商品的数量的表示方法、溢短装条款 4
4 重点讲授:国际贸易适用法律原则 第四节 进出口贸易的一般程序 内容:进口贸易的程序;出口贸易的程序 重点讲授:出口贸易的程序 【教学重点、难点】 国际贸易适用法律原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思考题: 1、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3、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原则。 第二章 合同的标的(6 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等条款在国际贸易合同中的意义,掌握条款内容 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和运用各类包装标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的品名 内容:品名的构成、命名的方法、商品命名的注意事项 重点讲授:商品命名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商品的品质 内容:商品的品质的含义、凭实物买卖、凭样品买卖 重点讲授:凭样品买卖 第三节 商品的数量 内容:数量计量单位、毛重、净重、以毛作净、法定重量、溢短装条款 重点讲授:商品的数量的表示方法、溢短装条款
第四节商品的包装 内容:运输包装、销售包装 重点讲授:运输包装 【教学重点、难点】 凭样品买卖的注意事项、溢短装条款、运输标志(废头)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思考题: 1、名词解释:(1)质量以卖方样品为准(2)良好平均品质(3)毛重和净重 2、怎样用文字说明在合同中表示进出口商品的品质? 3、订立品质条款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4、在进出口贸易中,常用的商品计量单位有哪些? 5、什么是“溢短装条款”?在合同中怎样执行? 第三章国际贸易术语(8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贸易术语的重要性,贸易术语的作用和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掌握常用贸 易术语的具体内容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和作用 内容: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 重点讲授: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 第二节常用六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内容:FOB、CFR、CIF、FCA、CPT、CIP 重点讲授:FOB、CFR、CF风险责任划分:六种主要贸易术语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其他五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内容:EXW、FAS、DAT、DAP、DDP
5 第四节 商品的包装 内容:运输包装、销售包装 重点讲授:运输包装 【教学重点、难点】 凭样品买卖的注意事项、溢短装条款、运输标志(唛头)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1)质量以卖方样品为准(2)良好平均品质(3)毛重和净重 2、怎样用文字说明在合同中表示进出口商品的品质? 3、订立品质条款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4、在进出口贸易中,常用的商品计量单位有哪些? 5、什么是“溢短装条款”?在合同中怎样执行? 第三章 国际贸易术语(8 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贸易术语的重要性,贸易术语的作用和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掌握常用贸 易术语的具体内容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和作用 内容: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 重点讲授: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 第二节 常用六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内容:FOB、CFR、CIF、FCA、CPT、CIP 重点讲授:FOB、CFR、CIF 风险责任划分;六种主要贸易术语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其他五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内容:EXW、FAS、DAT、DAP、D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