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先声之三:近代的文学变革 目录 1、文学观念变革 传统诗文格局被打破。“小说界革命”和西方话剧的 上一页输入,使“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戏剧取得了正统的文 学地位。现代新文学开始形成“小说、戏剧、诗歌、散文 ”的整体格局。 下一页 2、翻译文学繁荣 退出A翻译家:林纾、包天笑、苏曼殊等 B西方文学传入中国,催促新文学的诞生。 9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9 (三)先声之三:近代的文学变革 1、文学观念变革 传统诗文格局被打破。“小说界革命”和西方话剧的 输入,使“ 不登大雅之堂 ”的小说、戏剧取得了正统的文 学地位。现代新文学开始形成“小说、戏剧、诗歌、散文 ”的整体格局。 2、翻译文学繁荣 B 西方文学传入中国,催促新文学的诞生。 A 翻译家:林纾、包天笑、苏曼殊等
命的生与展 (一)从思想启蒙到文学革命 目录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2.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 上一页 (二)文学革命的宣言 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学是“中国文学的 下一页 正 2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高举文学革命大旗—三 退出大主义 3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文学的使命 助长人性的解放,反映“人生诸问题”,表现人的“理 想的生活”。 文学革命宣言:新文学是白话的文学,写实的文学乘0 大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10 (二)文学革命的宣言 二.文学革命的发生与进展 (一)从思想启蒙到文学革命 1.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2.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 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学是“中国文学的 正宗” 。 2.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高举文学革命大旗——“三 大主义” 。 3.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文学的使命 ——助长人性的解放,反映“人生诸问题” ,表现人的“理 想的生活” 。 文学革命宣言:新文学是白话的文学,写实的文学 ,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新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的涌现 1.新文学社团 目录 A先驱者:《新青年》作家群、《新潮》作家群。 B影响最大的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 上一页月社。 C影响较大的社团:莽原社,未名社,狂飙社,浅草 社,沉钟社,弥洒社,湖畔诗社,民众戏剧社,南国社 下一页 等 2.文学期刊 退出 A四刊:《新青年》、《新潮》、《星期评论》和《少 年中国》。 B三报副刊:《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 灯》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11 (三) 新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的涌现 1.新文学社团 A先驱者:《新青年》作家群、《新潮》作家群。 B影响最大的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 月社。 C影响较大的社团:莽原社, 未名社, 狂飙社,浅草 社, 沉钟社, 弥洒社, 湖畔诗社, 民众戏剧社, 南国社 等。 2.文学期刊 A四刊:《新青年》、《新潮》、《星期评论》和《少 年中国》。 B三报副刊:《晨报》副刊、 《时事新报》 副刊 《 学 灯》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四)文学革命的对立面 目录1.与复古派的斗争 斗争的焦点:新文学抑是旧文学?白话文抑是文 文? 上一页A"双簧戏”式的论战:王敬轩事件 B三次针锋相对的斗争 下一页 ①与林纾的斗争 ②与学衡派的斗争 退出 ③与甲寅派的斗争 历史反思:这不是一场全是全非的斗争。文学革命倡 导者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失误于某些理论的偏颇;复古派 的某些理论虽然持有着真理,然而失足于方向的错误。12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12 1.与复古派的斗争 斗争的焦点:新文学抑是旧文学?白话文抑是文言 文? (四)文学革命的对立面 历史反思:这不是一场全是全非的斗争。文学革命倡 导者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失误于某些理论的偏颇;复古派 的某些理论虽然持有着真理,然而失足于方向的错误。 A “双簧戏”式的论战:王敬轩事件 B 三次针锋相对的斗争 ① 与林纾的斗争 ② 与学衡派的斗争 ③ 与甲寅派的斗争
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民国初年。鸳鸯 目录蝴蝶派得名于19世纪晚清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 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内容主要是言情、 武侠、黑幕。刊物《礼拜六》。代表作家有包天笑、徐 上一贡枕亚、周瘦鹃等。文学主张—小说是“游戏”、“消遣 ”的工具。 下一页历史反思: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是多样的,因而文 学应该是多元的。鸳鸯蝴蝶派作为消费文学本是市场的产 物,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文学革命是思想启蒙运动的 退出 翼,这决定了它要反对思想上藏垢纳污的鸳鸯蝴蝶派;但 是因此而全盘否定消费文学,这显然是在文学观念上失之 于偏颇。 13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13 2、与鸳鸯蝴蝶派的斗争 历史反思: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是多样的,因而文 学应该是多元的。鸳鸯蝴蝶派作为消费文学本是市场的产 物 ,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文学革命是思想启蒙运动的一 翼 ,这决定了它要反对思想上藏垢纳污的鸳鸯蝴蝶派 ;但 是因此而全盘否定消费文学,这显然是在文学观念上失之 于偏颇。 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民国初年。鸳鸯 蝴蝶派得名于19世纪晚清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 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内容主要是言情、 武侠、黑幕。刊物《 礼拜六 》。代表作家有包天笑、 徐 枕亚、周瘦鹃等。 文学主张——小说是“游戏” 、 “ 消遣 ”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