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8年10月 授课题目:心力衰竭 授课教师:罗开良(教授) 授课对象:2005级临床医学 学时:3学时 目的要求,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心力衰竭的发病原理和洋地黄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的合理应用及急性左 心衰竭的抢救 重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点:心功能代偿调节的血流动学变化,舒张性心衰 教学方 辅以多媒体课件,结合见习病例。 主要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课堂讲授结合见习病例 [定义](4分钟8:00~8:04) [病因](6分钟8:05一8:10) 一基本病因 (一)原发性心肌损害1.缺血性心肌损害:2.心肌炎和心肌病:3.心肌代谢障碍 性疾病: (二)心脏负荷过重: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①心脏 瓣膜关闭不全: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③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 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实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六讲症等。 二诱因: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病理生理](18分钟8:11-8:28) ·、代货机制 1 Frank-Starling机制图3-2-1示左心室功能曲线 2心肌肥厚。 3神经体液的代偿包括:)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2RAS激活 心衰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L,心钠肽和脑钠肽(ANP and BNP) 2.精氨酸加压素(VP) 3 内皮素 、关干舒张功能不会 四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类型](7分钟8:29~8:34) 一、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二、急性和慢性心衰 :、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心功能的分级](6分钟 8:35~8:40)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70分钟 [流行病学]8:50~8:53 [临床表现]8:54~9:13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8 年 10 月 授课题目:心力衰竭 授课教师:罗开良(教授) 授课对象: 2005 级临床医学 学 时:3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心力衰竭的发病原理和洋地黄剂、利尿剂,血管 扩张剂的合理应用及急性左 心衰竭的抢救. 重 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难 点:心功能代偿调节的血流动学变化,舒张性心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课件,结合见习病例。 主要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课堂讲授结合见习病例 [定义] (4 分钟 8:00~8:04) [病因] (6 分钟 8:05~8:10) 一 基本病因 (一) 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 2.心肌炎和心肌病;3.心肌代谢障碍 性疾病: (二)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①心脏 瓣膜关闭不全;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③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 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二 诱因:感染、心律失常 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病理生理] (18 分钟 8:11~8:28) 一、 代偿机制 1 Frank-Starling 机制 图 3-2-1 示左心室功能曲线。 2 心肌肥厚。 3 神经体液的代偿 包括: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⑵RAS 激活 二、 心衰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1. 心钠肽和脑钠肽(ANP and BNP) 2. 精氨酸加压素(AVP) 3. 内皮素 三、关于舒张功能不全 四 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类型] (7 分钟 8:29~8:34) 一、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二、急性和慢性心衰 三、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心功能的分级] (6 分钟 8:35~8:40)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70 分钟) [流行病学] 8:50~8:53 [临床表现] 8:54~9:13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及心血量降低表现为主。1.症状:2。体征 右心衰竭 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1。症状:2.体征 三、全心衰竭 [实验室检查]9:14~9:20 一、《线拾杏 二、超声心动图 放射性桉素检查 四、心·肺吸氧运动试验 五、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正常时CI>2.5L/(min·2):PCWP<12mmg。 [诊断及鉴别诊断]9:21~9:30 、诊断心力衰竭的诊断是综合病因、症状、体征及客观检查而作出的。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2。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由于腔静脉回流受阻同样可以引起肝大、下肢浮肿等 表现, 3,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浮肿应与慢性右心意竭鉴别 [治疗]9:4010:10 病因治疗 上,基本病因的治疗 2.消除诱因 (二) 一般治疗 1.休息 2.控制钠盐摄人 (三)药物治疗 1。利尿剂的应用 2。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CED 3.正性肌力药 洋地黄类药物:药理作用,制剂的选择,适应证,洋地黄的中毒及处理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4.B受体阻滞剂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6 血管扩张剂 (四)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五)“顽固性心力衰竭”及不可逆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一节急性心力衰竭10:1110:20 「病因和发病机制们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要与支气管哮喘和其他原因所致休克进行鉴别 [治疗]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 3.吗啡510mg静脉缓注,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 4.快速利尿 呋塞米20~40mg静注,于2分钟内推完 5.血管扩张剂以硝普纳、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利其丁)静脉滴注。 6.弹地黄类药物 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李,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
一、左心衰竭 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1. 症状;2. 体征 二、右心衰竭 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1. 症状; 2. 体征 三、全心衰竭 [实验室检查] 9:14~9:20 一、X 线检查 二、超声心动图 三、放射性桉素检查 四、心·肺吸氧运动试验 五、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正常时 CI>2.5L/(min·m2);PCWP<12mmHg。 [诊断及鉴别诊断] 9:21~9:30 一、诊断 心力衰竭的诊断是综合病因、症状、体征及客观检查而作出的。 二、鉴别诊断 1. 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2.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由于腔静脉回流受阻同样可以引起肝大、下肢浮肿等 表现, 3. 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浮肿应与慢性右心衰竭鉴别, [治疗] 9:40~10:10 (一) 病因治疗 1.基本病因的治疗 2.消除诱因 (二) 一般治疗 1.休息 2.控制钠盐摄人 (三) 药物治疗 1. 利尿剂的应用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 正性肌力药 洋地黄类药物:药理作用,制剂的选择,适应证,洋地黄的中毒及处理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4. β受体阻滞剂 5.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6. 血管扩张剂 (四)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五)“顽固性心力衰竭”及不可逆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10:11~10:20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要与支气管哮喘和其他原因所致休克进行鉴别。 [治疗]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 3. 吗啡 5~10mg 静脉缓注,必要时每间隔 15 分钟重复一次,共 2~3 次。 4. 快速利尿 呋塞米 20~40mg 静注,于 2 分钟内推完 5. 血管扩张剂 以硝普纳、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利其丁)静脉滴注。 6. 洋地黄类药物 7. 氨茶碱 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