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6青贮饲料感官鉴定标准 等级 气味 酸味 颜色 质地 芳香味重,给人以舒适 绿或黄绿色有光泽 湿润,松散柔软,不粘手,茎叶花能 优等 较浓 熊 辨认清楚 有刺鼻酒酸味,芳香味 黄褐或暗绿色 柔软,水分多,茎、叶、花能分清 中等 中等 淡 有刺鼻的腐败味或霉 黑色或褐色 腐烂、发粘、结块或过干、分不 劣等 淡 味 清结构 表17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标准 评分标准 分数 无丁酸嗅味,有芳香果味或明显的面包香味 14 有微弱的丁酸嗅味,或较强的酸味、芳香味弱 10 气味 丁酸味颇重,或有刺鼻的焦糊臭或霉味 有很强的丁酸嗅或氨味,或几乎无酸味 2 茎叶结构保持良好 叶子结构保持较差 2 结构 茎叶结构保存极差或发现有轻度霉菌或轻度污染 1 茎叶腐烂或污染严重 0 与原料相似,烘干后呈淡褐色 2 色泽 略有变色,呈淡黄色或带褐色 1 变色严重,墨绿色或褪色呈黄色,呈较强的霉味 0 总分 16-20 10~15 5~9 04 等级 1级优良 2级尚好 3级中等 4级腐败 2、实验室鉴定 实验室鉴定的内容包括青贮料的氢离子浓度(H值)、各种有机酸含量、微生物种类和数 量、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以及青贮料可消化性及营养价值等。其中以测定氢离子浓度(H值) 应用较普遍。氢离子浓度测定是衡量青贮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优质青贮料氢离子浓 度在63nmol/L以上(pH4.2以下),超过这个要求(半干青贮除外),说明青贮料在发酵过程中 腐败菌、酪酸菌等活动较为强烈。劣质青贮料氢离子浓度达10000~100nmol/(pH5~6)。实 验室测定氢离子浓度可用精密电磁酸度计,生产现场一般可用精密石蕊试纸测定,比较简便 迅速。 16
16 表 1-6 青贮饲料感官鉴定标准 表 1-7 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标准 评分标准 分数 无丁酸嗅味,有芳香果味或明显的面包香味 14 有微弱的丁酸嗅味,或较强的酸味、芳香味弱 10 气味 丁酸味颇重,或有刺鼻的焦糊臭或霉味 4 有很强的丁酸嗅或氨味,或几乎无酸味 2 茎叶结构保持良好 4 叶子结构保持较差 2 结构 茎叶结构保存极差或发现有轻度霉菌或轻度污染 1 茎叶腐烂或污染严重 0 与原料相似,烘干后呈淡褐色 2 色泽 略有变色,呈淡黄色或带褐色 1 变色严重,墨绿色或褪色呈黄色,呈较强的霉味 0 总分 16~20 10~15 5~9 0~4 等级 1 级优良 2 级尚好 3 级中等 4 级腐败 2、实验室鉴定 实验室鉴定的内容包括青贮料的氢离子浓度(pH 值)、各种有机酸含量、微生物种类和数 量、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以及青贮料可消化性及营养价值等。其中以测定氢离子浓度(pH 值) 应用较普遍。氢离子浓度测定是衡量青贮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优质青贮料氢离子浓 度在 63nmol/L 以上(pH4.2 以下),超过这个要求(半干青贮除外),说明青贮料在发酵过程中 腐败菌、酪酸菌等活动较为强烈。劣质青贮料氢离子浓度达 10000~100nmol/L(pH5~6)。实 验室测定氢离子浓度可用精密电磁酸度计,生产现场一般可用精密石蕊试纸测定,比较简便 迅速。 等级 气味 酸味 颜色 质地 优等 芳香味重,给人以舒适 感 较浓 绿或黄绿色有光泽 湿润,松散柔软,不粘手,茎叶花能 辨认清楚 中等 有刺鼻酒酸味,芳香味 淡 中等 黄褐或暗绿色 柔软,水分多,茎、叶、花能分清 劣等 有刺鼻 的腐败 味或霉 味 淡 黑色或褐色 腐烂、发粘、结块或过干、分不 清结构
第二章青干草及饲草原料的适时收割期 第一节概述 原料营养是基本前提,决定原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1.遗传性 2.生育期 3.栽培技术、土壤肥力 第二节适时刈割 一、适时刈割的重要性:保证原料营养最高,不影响其再生产,产量高。 二、适时刈割的一般原则: 主要指标:产量、营养价值 1.单位面积上总的可消化营养物质最多: 2.有利于牧草的再生、越冬、第二年的返青及第二年的产量: 3.据不同的利用目的: 4.天然刈草地,以优势种的最适刈割期为准。 三、禾本科的适时宜刈割时期,以羊草为例: (一)营养动态:孕穗~抽穗最高 生育期 CP(%) CF(%) Vit(%) 抽穗 16.17 32 35 花期 13.35 35 63 籽实期 4.25 41 49 (三)产量动态 抽穗~开花期最高 产量↑ 营养期花期 生育期 17
17 第二章 青干草及饲草原料的适时收割期 第一节 概述 原料营养是基本前提,决定原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1.遗传性 2.生育期 3.栽培技术、土壤肥力 第二节 适时刈割 一、适时刈割的重要性:保证原料营养最高,不影响其再生产,产量高。 二、适时刈割的一般原则: 主要指标:产量、营养价值 1.单位面积上总的可消化营养物质最多; 2.有利于牧草的再生、越冬、第二年的返青及第二年的产量; 3.据不同的利用目的; 4.天然刈草地,以优势种的最适刈割期为准。 三、禾本科的适时宜刈割时期,以羊草为例: (一)营养动态:孕穗~抽穗最高 生育期 CP(%) CF(%) Vit(%) 抽穗 16.17 32 35 花期 13.35 35 63 籽实期 4.25 41 49 (三) 产量动态 抽穗~开花期最高 产量 营养期 花期 生育期
再生:第二年返青、产量 再生:抽穗期刈割,再生良好,抽穗到始花期刈割,第二年的返青、产量好。 总之,大多数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适宜刈割期应在抽穗~开花初期。 (四)改革打草制度:6~7月,开花期,适时打草期 1.提倡打夏草: ①提高经济效益,一斤夏草相当于二斤秋草 ②提高生态效益,充分利用7、8、9的水热条件。1cmd。7月刈后,8、9、 (10)月还可以长40~100cm,利用再生草放牧,或二次刈割,早返青,7d左 右,持青期长。 2.提倡打夏草,有一定困难 ①草籽繁殖,逆行演替 ②雨季,不宜贮存 ③习惯的问题 ④人员安排 四、豆科牧草的适宜刈割期,苜蓿为例: (一)豆科牧草调制干草的特点: 1.品质下降快(多年生) 2.叶片脱落严重 3.茎叶干燥速度不一致 表豆科牧草茎叶的蛋白质含量 牧草种类 蛋白质含量(茎) 蛋白质含量(叶) 苜蓿 10.6 24.0 红三叶 8.1 19.3 杂三叶 9.5 20.7 大豆 10.1 22.0 表紫花首蓿的茎叶重量比 生育期 叶 茎 现蕾期 57.3 42.7 初花期 56.6 43.4 50%开花 53.2 46.8 终花期 33.7 86.7 18
18 再生:第二年返青、产量 再生;抽穗期刈割,再生良好,抽穗到始花期刈割,第二年的返青、产量好。 总之,大多数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适宜刈割期应在抽穗~开花初期。 (四) 改革打草制度:6~7 月,开花期,适时打草期 1.提倡打夏草: ①提高经济效益,一斤夏草相当于二斤秋草 ②提高生态效益,充分利用 7、8、9 的水热条件。1cm/d。7 月刈后,8、9、 (10)月还可以长 40~100 cm,利用再生草放牧,或二次刈割,早返青,7 d 左 右,持青期长。 2.提倡打夏草,有一定困难 ①草籽繁殖,逆行演替 ②雨季,不宜贮存 ③习惯的问题 ④人员安排 四、豆科牧草的适宜刈割期,苜蓿为例: (一)豆科牧草调制干草的特点: 1.品质下降快(多年生) 2.叶片脱落严重 3.茎叶干燥速度不一致 表 豆科牧草茎叶的蛋白质含量 牧草种类 蛋白质含量(茎) 蛋白质含量(叶) 苜蓿 10.6 24.0 红三叶 8.1 19.3 杂三叶 9.5 20.7 大豆 10.1 22.0 表 紫花苜蓿的茎叶重量比 生育期 叶 茎 现蕾期 57.3 42.7 初花期 56.6 43.4 50%开花 53.2 46.8 终花期 33.7 86.7
(二)首蓿的适宜刈割期: 1.营养动态:孕蕾期达到顶峰,CP、Vt也在此期达到顶峰。 2.产量动态:在开花盛期最高 3.消化率 4.对再生、越冬、返青及第二年的产量的影响: 5.在开花期,由此,应在始花期刈割。如一年中刈割3次,前1~2次在适 时刈割,第3次(最后一次)在开花期刈,因为对其越冬、返青、再生,及第二 年的产量的影响。 产量 消化率 消化率 产年 物候期 孕蕾限1/10花期初花期 五、青贮玉米的适宜刈割期: 现玉米的品种繁多,玉米作为饲料,尤其是青贮上的应用,风靡世界,在发 达国家广为流传。 (一)专用青贮玉米 8个品种,国内,晚熟,产量高,植株高大,从低纬度引种,枝叶茂盛,生 育期延长。 穗:乳熟期 外:中熟,果熟,腊熟,半精料 (二)兼用 1.产量高, 2.成熟后,落叶青绿,英红,综合种。 (三)收获期: 做青贮料时必须连续作业,腊熟末期及时抢收,腊熟不影响籽实产量。 第三节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与损失 迅速脱水C早死亡减少饥饿代谢的营养消耗,且将参与分解营养物质的酶 钝化,损失降到最低。 一、晒制青干草过程中的养分损失 19
19 (二)苜蓿的适宜刈割期: 1.营养动态:孕蕾期达到顶峰,CP、Vit 也在此期达到顶峰。 2.产量动态:在开花盛期最高 3.消化率 4.对再生、越冬、返青及第二年的产量的影响: 5. 在开花期,由此,应在始花期刈割。如一年中刈割 3 次,前 1~2 次在适 时刈割,第 3 次(最后一次)在开花期刈,因为对其越冬、返青、再生,及第二 年的产量的影响。 产量 消化率 消化率 产量 物候期 孕蕾限 1/10 花期 初花期 五、青贮玉米的适宜刈割期: 现玉米的品种繁多,玉米作为饲料,尤其是青贮上的应用,风靡世界,在发 达国家广为流传。 (一)专用青贮玉米 8 个品种,国内,晚熟,产量高,植株高大,从低纬度引种,枝叶茂盛,生 育期延长。 穗:乳熟期 外:中熟,果熟,腊熟,半精料 (二)兼用 1.产量高, 2.成熟后,落叶青绿,英红,综合种。 (三)收获期: 做青贮料时必须连续作业,腊熟末期及时抢收,腊熟不影响籽实产量。 第三节 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与损失 迅速脱水 C 早死亡 减少饥饿代谢的营养消耗,且将参与分解营养物质的酶 钝化,损失降到最低。 一、晒制青干草过程中的养分损失
主要:饥饿代谢,阳光漂晒,机械作用 (一)牧草采收后生理、生化变化造成的损失,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活体细胞异化作用为主导的代谢阶段,称饥饿代谢,调萎期等。 特点: 1.水分散失快,5~8小时80%40-50% 2.饥饿代谢,分解植物体贮存的营养物质。牧草体内是以异化作用为主导 的代谢阶段故又称“饥饿代谢”。 3.刚刈割的草行内,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旺盛,致使温度升高,更加剧了牧 草体内营养物质的分解破坏。5~10%以上。 第二阶段:以植物细胞生化(酶解)作用为主的过程,40%一15~18%. 特点: ①牧草水分散失速度变慢(以角质层蒸发为主) ②细胞死亡后,体内生理作用逐渐被有酶参与的生化过程取代。 a.植物含水量,空气湿度的影响 b.水溶性糖变化大 c.干燥慢,酶的活性加强,部分蛋白质分解,干燥时间与蛋白质损失。 ③维生素及可溶性营养物质损失较多。 ④牧草经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作用,体内的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 ⑤在牧草干燥后期或贮藏过程中,蜡质、挥发油、萜烯等物质氧化产生醛类、 醇类,使青干草具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 (二)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胡萝卜素、叶绿素、Vc分解。 (三)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禾本科,2~5%,豆科15~30%,高达70% (四)雨淋损失:40%左右(危害最大) (五)霉烂变质的损失 二、影响牧草干燥速度的因素 (一)牧草的散水规律 1、外因,大气湿度、气温、风速: 2、内因,牧草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二)牧草中水分移动的阻力 (三)牧草各部位散水强度不同 三、加快牧草干燥速度的方法: 1.压裂牧草茎秆,角质层、维管束、表皮。 2.翻晒通风干燥法 20
20 主要:饥饿代谢,阳光漂晒,机械作用 (一)牧草采收后生理、生化变化造成的损失,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活体细胞异化作用为主导的代谢阶段,称饥饿代谢,调萎期等。 特点: 1.水分散失快,5~8 小时 80%——40~50% 2.饥饿代谢,分解植物体贮存的营养物质。牧草体内是以异化作用为主导 的代谢阶段故又称“饥饿代谢”。 3.刚刈割的草行内,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旺盛,致使温度升高,更加剧了牧 草体内营养物质的分解破坏。5~10%以上。 第二阶段:以植物细胞生化(酶解)作用为主的过程,40%——15~18%。 特点: ①牧草水分散失速度变慢(以角质层蒸发为主) ②细胞死亡后,体内生理作用逐渐被有酶参与的生化过程取代。 a. 植物含水量,空气湿度的影响 b. 水溶性糖变化大 c. 干燥慢,酶的活性加强,部分蛋白质分解,干燥时间与蛋白质损失。 ③维生素及可溶性营养物质损失较多。 ④牧草经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作用,体内的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 d ⑤在牧草干燥后期或贮藏过程中,蜡质、挥发油、萜烯等物质氧化产生醛类、 醇类,使青干草具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 (二)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胡萝卜素、叶绿素、Vc 分解。 (三)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禾本科,2~5%,豆科 15~30%,高达 70% (四)雨淋损失:40%左右(危害最大) (五)霉烂变质的损失 二、影响牧草干燥速度的因素 (一)牧草的散水规律 1、外因,大气湿度、气温、风速; 2、内因,牧草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二)牧草中水分移动的阻力 (三)牧草各部位散水强度不同 三、加快牧草干燥速度的方法: 1.压裂牧草茎秆,角质层、维管束、表皮。 2.翻晒通风干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