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2011.11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跻身(j)粗糙(cao) 锲而不舍(qie) 未雨绸缪(mou) B.整饬(chi)分泌(bi) 孜孜不倦(zi) 穷形尽相( xIang) C.伺候(ci)对峙(zhi)胼手胝足(pian)外强中干(gan D.修葺(qi)城垣(yuan)栉风沐雨(zhi)沆瀣一气(xie)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文身 九州 人情是故 再接再厉 B.安装 杀戮 罄竹难书 金榜提名 C.诡谲 调剂 洁白无瑕 炙手可热 D.桥礅 坐镇 世外桃源 天翻地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杭州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难度非常大,但有关部门仍应勉力为之 B.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 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C.当今中国,各行各业对外语的要求已经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外语考试 更是五花八门。 D.刘欢自幼喜爱音乐,他勤学苦练,朝歌夜弦,终于获得成功,奥运开幕式上 的一曲《我和你》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云峰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 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B.他是个固执的主教练,当人们期待这位以构建进攻体系见长的主教练给火箭 队带来实质性变化时,他却萧规曹随,完全沿用了前任主教练的打法。 C.那位致力于“诗歌以及海子的研究”的同学,提供给我们的只是视角飘忽不 定而又刚愎自用、语言浅薄苍白的一堆不忍卒读的字符 D.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 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 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 B.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也有利 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减轻学生负担。 C.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 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D.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 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还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关注,对他 进行了独家专访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 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 2012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1.11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跻身(jī) 粗糙(cāo) 锲而不舍(qiè) 未雨绸缪(móu) B.整饬(chì)分泌(bì) 孜孜不倦(zī) 穷形尽相(xiàng) C.伺候(cì) 对峙(zhì) 胼手胝足(pián) 外强中干(gān) D.修葺(qì) 城垣(yuán) 栉风沐雨(zhì) 沆瀣一气(xiè)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文身 九州 人情是故 再接再厉 B.安装 杀戮 罄竹难书 金榜提名 C.诡谲 调剂 洁白无瑕 炙手可热 D.桥礅 坐镇 世外桃源 天翻地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杭州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难度非常大,但有关部门仍应勉力为之。 B.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 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C.当今中国,各行各业对外语的要求已经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外语考试 更是五花八门。 D.刘欢自幼喜爱音乐,他勤学苦练,朝歌夜弦,终于获得成功,奥运开幕式上 的一曲《我和你》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云峰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 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B.他是个固执的主教练,当人们期待这位以构建进攻体系见长的主教练给火箭 队带来实质性变化时,他却萧规曹随,完全沿用了前任主教练的打法。 C.那位致力于“诗歌以及海子的研究”的同学,提供给我们的只是视角飘忽不 定而又刚愎自用、语言浅薄苍白的一堆不忍卒读的字符。 D.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 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 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 B.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考生复习备 考,也有利 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减轻学生负担。 C.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 4 批 43 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 19 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D.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 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还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关注,对他 进行了独家专访。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 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 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 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屈而 死。《红楼梦》 C.《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 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 了明显的对比。 D.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 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 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 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 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 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 “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 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是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 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 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即出于天 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了。因此在国家政治活 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 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 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 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 诫人们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 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 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事物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 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 语》中出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 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 的形式,故而许多学者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 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 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 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只是家庭成员,而 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 结构中的作用也日趋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有着疏近等 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 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
B.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 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 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屈而 死。《红楼梦》 C.《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 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 了明显的对比。 D.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 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 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 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 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 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 “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 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是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 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 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即出于天 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了。因此在国家政治活 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 出现 21 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 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 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 诫人们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 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 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事物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 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 语》中出现的 21 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 18 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 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 的形式,故而许多学者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 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 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 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只是家庭成员,而 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 结构中的作用也日趋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有着疏近等 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 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
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的对于社会中 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敬”的外延在扩 大,其抽象的内涵也一直延伸着。 7、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B.“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性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 C.“敬”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 性。 D.“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 精神状态。 8、下列选项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 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 C.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 社会的本质需要 D.“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 精神内涵。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 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 事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日趋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性 越来越大。 D.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的“礼”和 仁”的内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 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 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 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 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及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 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曰:“王既受朝寄 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 秽平?”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 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 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
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的对于社会中 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敬”的外延在扩 大,其抽象的内涵也一直延伸着。 7、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敬”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B.“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性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 核”。 C.“敬”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 性。 D.“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 精神状态。 8、下列选项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 能。 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 “仁”。 C.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 社会的本质需要。 D.“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 精神内涵。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 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 事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日趋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性 越来越大。 D.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的“礼”和 “仁”的内涵。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 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 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 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 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及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 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曰:“王既受朝寄, 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 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 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 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
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 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 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 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 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 散,惟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 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节选自《北齐书·高长恭传》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长恭总其众总:统领 B.求福反以速祸速 加速 C.今何不发 发:发作 为将躬勤细事躬 亲自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邙山之捷 不忍杀之,以赐公 B.朝廷若忌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C.于此犯便当行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杖士深二十以安之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 事 A.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 事 B.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 事 C.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 事 D.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 事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分) 译 文 (2)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4分)
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 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 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 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 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 散,惟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 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节选自《北齐书•高长恭传》)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长恭总其众 总:统领 B.求福反以速祸 速: 加速 C.今何不发 发:发作 D.为将躬勤细事 躬: 亲自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邙山之捷 不忍杀之,以赐公 B.朝廷若忌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C.于此犯便当行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王 前 既 有 勋 今 复 告 捷 威声 太 重 宜 属 疾 在 家 勿 预 事。 A.王 前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在 家 / 勿预 事。 B.王 前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 在 家 勿预 事。 C.王 前 / 既 有 勋 / 今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 在 家 勿预 事。 D.王 前 / 既 有 勋 / 今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在 家 / 勿预 事。 第Ⅱ卷 (共 114 分)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4 分) 译 文: (2)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4 分) 译 文:
(3)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3分) 答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 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题限选4题,8分) (1)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 (《李凭箜篌引》)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 宫 (《滕王阁序》) (3)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 及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 常 (屈原《离骚》) (5)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 永《望海潮》)
(3)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4 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3 分) 答: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 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 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 题限选 4 题,8 分) (1)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 篌。 (《李凭箜篌引》) (2)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 宫, 。 (《滕王阁序》) (3)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 及,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 常。 , ? (屈原《离骚》) (5)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 夜 , (柳 永《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