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教 案 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 教研室金融学 课程名称财政学 主讲教师侯喆、周丽贤
财政学 教 案 学 院 金融与贸易学院 教 研 室 金融学 课 程 名 称 财政学 主 讲 教 师 侯喆、周丽贤
教案 讲授章节 导论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1.财政学的重要性。2.明确财政学的研究对象。3.研究学习财政学的星 本方法。 二、熟悉:1.财政发展的梗概。2、研究财政的方法。 三、了解:财政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讲授提纲) 第一节什么是财政学 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第三节怎样学习财政学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框架。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学的重要性。 2.明确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3.研究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案例法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我身边的财政学。 参考资料: 1、参考书:《财政学》 主编:陈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出版或修订时间:2012年第8版
教 案 讲授章节 导论 授课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1.财政学的重要性。 2.明确财政学的研究对象。3.研究学习财政学的基 本方法。 二、熟悉:1.财政发展的梗概。 2、研究财政的方法。 三、了解:财政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 学 内 容(讲授提纲) 第一节 什么是财政学 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第三节 怎样学习财政学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框架。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学的重要性。 2.明确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3.研究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案例法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我身边的财政学。 参考资料: 1、参考书:《财政学》 主编:陈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出版或修订时间:2012 年第 8 版
讲授章节 第一章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 授课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1.公共物品的特征。2.公共需要的特征。3.市场失灵及其表现形式。4.政 府干预的手段及政府干预失效的表现。5.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以及 混合物品的定义。6.财政的基本含义和财政的基本特征。 二、熟悉:1,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的关系以及公共需要的特征。2.财政发挥资源配 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三、了解:1.了解公共财政思想演进。 教学内容(讲授提纲) 第一节财政概念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公共物品,公共需要,财政。 第二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重点内容市场与市场效率;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财政概念和基本特征:公 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第三节财政职能 重点内容实现各种财政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阐述财政含义。阐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学》 的核心问,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理解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了解公共财政思想。 掌握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案例分析
讲授章节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 授课时数 3 学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1.公共物品的特征。2.公共需要的特征。 3.市场失灵及其表现形式。4.政 府干预的手段及政府干预失效的表现。5.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以及 混合物品的定义。6.财政的基本含义和财政的基本特征。 二、熟悉: 1.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的关系以及公共需要的特征。 2.财政发挥资源配 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三、了解:1.了解公共财政思想演进。 教 学 内 容(讲授提纲) 第一节 财政概念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公共物品,公共需要,财政。 第二节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重点内容市场与市场效率;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财政概念和基本特征;公 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第三节 财政职能 重点内容实现各种财政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阐述财政含义。阐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学》 的核心问题,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理解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了解公共财政思想。 掌握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案例分析
参考资料: 1、参考书:《财政学》 主编:陈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出版或修订时间:2012年第8版 讲授章节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授课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 二、熟悉:1.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的关系以及公共需要的特征。2财政发挥资源配置 职能的机制和手段。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三、了解: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教学内容(讲授提纲) 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 重点掌握财政支出的三种分类:功能分类、经济分类(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 类)、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 第二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重点掌握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公共生产、公共定价。 第三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重点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阐述财政支出的三种分类,区分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财政 支出效益评价。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案例法,课堂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参考资料: 1、参考书:《财政学》 主编:陈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出版或修订时间:2012 年第 8 版 讲授章节 第二章 财政支出概论 授课时数 4 学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 二、熟悉:1.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的关系以及公共需要的特征。 2.财政发挥资源配置 职能的机制和手段。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三、了解: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教 学 内 容(讲授提纲)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重点掌握财政支出的三种分类:功能分类、经济分类(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 类)、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重点掌握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公共生产、公共定价。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重点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阐述财政支出的三种分类,区分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财政 支出效益评价。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案例法,课堂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参考资料: 1、参考书:《财政学》 主编:陈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出版或修订时间:2012年第8版 讲授章节 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授课时数 5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1,瓦格纳法则。2.经济改革后我国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 变化情况及其成因。 二、熟悉:1.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2。“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 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三、了解:1,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更能准确反映政府活动规 模的原因。2。了解瓦格纳等西方学者对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不同解释。 教学内容(讲授提纲) 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重点掌握两个相关理论。 第二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重点掌握两个相关理论,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阐球财支出的一般理论 核心问愿是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发展的特殊性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应用瓦格纳法则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变化的原因
参考资料: 1、参考书:《财政学》 主编:陈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出版或修订时间:2012 年第 8 版 讲授章节 第三章 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授课时数 5 学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1.瓦格纳法则。2.经济改革后我国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 变化情况及其成因。 二、熟悉:1.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2.“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 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三、了解:1.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比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更能准确反映政府活动规 模的原因。2.了解瓦格纳等西方学者对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不同解释。 教 学 内 容(讲授提纲) 第一节 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重点掌握两个相关理论。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重点掌握两个相关理论。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阐述财政支出的一般理论。 核心问题是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发展的特殊性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应用瓦格纳法则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