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间隙型固溶体( Interstitial solid solution) 较小的原子进入晶格间隙形成的固溶体 Interstitial ●碳 impurity atom Figure 5.5 铁 影响因素 A.晶格结构的空隙大小 B.间隙离子进入后需空位或其它高价反电荷离子 以置换方式平衡电中性
2)间隙型固溶体(Interstitialsolid solution): 较小的原子进入晶格间隙形成的固溶体 影响因素: A. 晶格结构的空隙大小 B. 间隙离子进入后需空位或其它高价反电荷离子 以置换方式平衡电中性。 Figure 5.5
固溶体的判断 固溶体的理论密度: Dc =n. A/v NA N、V分别为晶胞的原子数和体积 A为固溶体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NA为阿佛伽德罗常数 测定固溶体实际密度pe 若:pe〈pe:间隙式 置换式 pe〉pe:缺位式(缺阵点原子)
固溶体的理论密度: ρc = N · A / V · NA N、V 分别为晶胞的原子数和体积 A 为固溶体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NA为阿佛伽德罗常数 测定固溶体实际密度 ρe 若: ρc〈 ρe : 间隙式 ρc = ρe : 置换式 ρc 〉ρe : 缺位式 (缺阵点原子) •固溶体的判断
3)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Nonstoichiometric 组分比偏差于化学式的化合物(含变价离子) 实质是由金属的高氧化态和低氧化态形成的固溶体 其电中性( (electroneutrality)由空孔或间隙离子平衡 Fez+ Q Figure 5.4
3)非化学计量化合物(Nonstoichiometric): 组分比偏差于化学式的化合物 (含变价离子) 实质是由金属的高氧化态和低氧化态形成的固溶体 其电中性(electroneutrality)由空孔或间隙离子平衡 Figure 5.4
3.根据固溶度划分: 1)有限固溶体: 固溶度<100 2)无限固溶体(连续固溶体):固溶度0~100% 4.根据各组元原子分布的规律性划分 1)无序固溶体:组元原子的分布是随机的 2)有序固溶体:各组元原子分别占据各自的分点阵, 分点阵穿插成复杂的超点阵
3. 根据固溶度划分: 1) 有限固溶体: 固溶度 <100% 2) 无限固溶体(连续固溶体): 固溶度 0 ~100% 2) 有序固溶体:各组元原子分别占据各自的分点阵, 分点阵穿插成 复杂的超点阵 4.根据各组元原子分布的规律性划分: 1) 无序固溶体:组元原子的分布是随机的
2-6-2晶体结构缺陷( Defects in Crystals) 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受到破坏的区域,分: 1.点缺陷( Point Defect):任何方向尺寸都远小于晶体线度的缺陷区 空位( vacancy): (a)无原子的阵点位置(b)双空位 间隙原子( Self-interstitial:(d)挤入点阵间隙的原子 肖特基缺陷( Schottky defect):(c)离子对空位 弗兰克尔缺陷( Frenkel defec:(e)等量的正离子空位和正离子间隙 88888888 (b)
2-6-2 晶体结构缺陷(Defects in Crystals) 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受到破坏的区域,分: 1. 点缺陷(Point Defect):任何方向尺寸都远小于晶体线度的缺陷区 空位 (vacancy): (a)无原子的阵点位置 间隙原子(Self-interstitial): (d)挤入点阵间隙的原子 肖特基缺陷(Schottky Defect):(c)离子对空位 弗兰克尔缺陷(FrenkelDefect):(e)等量的正离子空位和正离子间隙 (b)双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