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外生物反馈技术的孕产妇盆底肌功能 训练模式的构建与评价 邢唯杰,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叶士青,复旦大学信息学院 周英凤,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顾春怡,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朱政,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90
基于体外⽣物反馈技术的孕产妇盆底肌功能 训练模式的构建与评价 邢唯杰,复旦⼤学护理学院 叶⼠青,复旦⼤学信息学院 周英凤,复旦⼤学护理学院 顾春怡,复旦⼤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朱 政,复旦⼤学护理学院
妊娠期和产后尿失禁严重影响着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 妊娠和分娩是明确的减弱及损伤盆底肌肉的危险因素,有 20%~26%的女性在阴道分娩后出现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2 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症状3,被定义为“在用力、 活动、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自觉地尿液流出”4 项系统评价显示,全球妊娠期尿失禁的发生率高达 6%~67%,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高达3%~38%5 60%的妊娠期或产后尿失禁在产后15年仍然存在,严重影 响女性的身体状态、性功能、精神健康、家庭休闲活动, 甚至经济状态° 因此,积极为孕产妇提供预防和治疗尿失禁的方法已成为 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的共识
妊娠期和产后尿失禁严重影响着⼥性健康和⽣活质量 • 妊娠和分娩是明确的减弱及损伤盆底肌⾁的危险因素1,有 20%~26%的⼥性在阴道分娩后出现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2 • 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症状3 ,被定义为“在用⼒、 活动、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自觉地尿液流出” 4 • ⼀项系统评价显示,全球妊娠期尿失禁的发⽣率⾼达 6%~67%,产后尿失禁的发⽣率⾼达3%~38%5 • 60%的妊娠期或产后尿失禁在产后15年仍然存在,严重影 响⼥性的身体状态、性功能、精神健康、家庭休闲活动, 甚⾄经济状态6 • 因此,积极为孕产妇提供预防和治疗尿失禁的⽅法已成为 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的共识7
盆底肌功能训练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 °众多措施被证实能够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其中 盆底肌功能训练因简单、易行、无创,成为最常用 的保守方法8 °盆底肌功能训练由 Kegal提出,是指患者有意识地对 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增强盆 sacrum 底肌肉力量,从而加强控尿能力 bowel bladde °其具体方法是收缩盆底肌肉5s左右,然后放松5左 右,重复20-30min,每日3次,连续锻炼10-12周, 并以此扩展为多种锻炼方案 多项高质量系统评价显示,盆底肌功能训练能够有 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并不会增加分娩风险, 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一线方案1012
盆底肌功能训练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 • 众多措施被证实能够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其中 盆底肌功能训练因简单、易⾏、⽆创,成为最常用 的保守⽅法8 • 盆底肌功能训练由Kegal提出,是指患者有意识地对 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进⾏自主性收缩,以增强盆 底肌⾁⼒量,从⽽加强控尿能⼒9 • 其具体⽅法是收缩盆底肌⾁5s左右,然后放松5s左 右,重复20~30min,每日3次,连续锻炼10~12周, 并以此扩展为多种锻炼⽅案9 • 多项⾼质量系统评价显示,盆底肌功能训练能够有 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并不会增加分娩风险, 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的⼀线⽅案10-12
准确的收缩和充足的训练是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关键 °准确收缩目标肌肉、且运动持续12周以 上,盆底肌训练才能产生预期效果。但 无法观察到的盆底肌,给判断训练效果 带来了难度12 生物反馈技术即在阴道、直肠或腹部放 置电极,采集盆底肌群的肌电,将生理 信号转变为可见的图形和听到的声音, 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达到控制神经、 肌肉活动和自律性神经活动13 °系统评价的结果证实,生物反馈技术能 帮助女性提高盆底肌训练的准确性,接 受生物反馈辅助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女性 比单纯接受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女性尿失 禁的症状改善更多13
准确的收缩和充⾜的训练是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关键 • 准确收缩目标肌⾁、且运动持续12周以 上,盆底肌训练才能产⽣预期效果。但 ⽆法观察到的盆底肌,给判断训练效果 带来了难度12 • ⽣物反馈技术即在阴道、直肠或腹部放 置电极,采集盆底肌群的肌电,将⽣理 信号转变为可见的图形和听到的声音, 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达到控制神经、 肌⾁活动和自律性神经活动13 • 系统评价的结果证实,⽣物反馈技术能 帮助⼥性提⾼盆底肌训练的准确性,接 受⽣物反馈辅助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性 比单纯接受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性尿失 禁的症状改善更多13
现有的生物反馈技术存在改进空间 目前常用的生物反馈装置以内置测量为主,如使用 水球置入阴道或者直肠内测量压力、将金属探头置 入阴道测量肌电、通过B超来探测膀胱颈活动等13 内置生物反馈装置可能给女性带来疼痛、感染及不 舒适的体验,且大多需要在指定的医疗场所完成, 降低了训练的可及行14 Lel4等人于2013年尝试研发了一个体外生物反馈装 置——能够对盆底肌施加压力的椅子,并开展了 项纵向研究评估体外生物反馈装置的效果。结果显 示,基于体外生物反馈的盆底肌功能训练显著提高 了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完成率,增强了盆底肌力量
现有的⽣物反馈技术存在改进空间 • 目前常用的⽣物反馈装置以内置测量为主,如使用 ⽔球置⼊阴道或者直肠内测量压⼒、将⾦属探头置 ⼊阴道测量肌电、通过B超来探测膀胱颈活动等13 • 内置⽣物反馈装置可能给⼥性带来疼痛、感染及不 舒适的体验,且⼤多需要在指定的医疗场所完成, 降低了训练的可及⾏14 • Lee14等⼈于2013年尝试研发了⼀个体外⽣物反馈装 置——能够对盆底肌施加压⼒的椅⼦,并开展了⼀ 项纵向研究评估体外⽣物反馈装置的效果。结果显 示,基于体外⽣物反馈的盆底肌功能训练显著提⾼ 了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完成率,增强了盆底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