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利用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提高孕产妇进行盆底肌训 练的有效性和依从性,从而降低或减轻孕产妇尿失禁的发生率和 程度。具体目标包括: 构建盆底肌功能训练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 °评价基于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的安全性、可行性、接受度 °评价基于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对改善产后尿失禁 的效果
研究⺫的与研究内容 • 本研究旨在利用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提⾼孕产妇进⾏盆底肌训 练的有效性和依从性,从⽽降低或减轻孕产妇尿失禁的发⽣率和 程度。具体目标包括: • 构建盆底肌功能训练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 • 评价基于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的安全性、可⾏性、接受度 • 评价基于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对改善产后尿失禁 的效果
研究方法 科研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 具体方法 根据以往盆底肌训练辅助设施的效果研究4,计算样本量为136例 采用方便抽样法,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自愿参加并符合入选 标准的136名女性,按照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仅接受 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指导和随访,但不采取任何辅助反馈技术;对照 组2应用目前使用的生物反馈方法辅助盆底肌功能训练;试验组应用 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辅助盆底肌功能训练 比较3组女性的训练完成率、尿失禁发生率、舒适度、成本、运动体 验
研究⽅法 • 科研设计 • 随机对照试验 • 具体⽅法 • 根据以往盆底肌训练辅助设施的效果研究[14] ,计算样本量为136例 • 采用⽅便抽样法,将复旦⼤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自愿参加并符合⼊选 标准的136名⼥性,按照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仅接受 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指导和随访,但不采取任何辅助反馈技术;对照 组2应用目前使用的⽣物反馈⽅法辅助盆底肌功能训练;试验组应用 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辅助盆底肌功能训练 • 比较3组⼥性的训练完成率、尿失禁发⽣率、舒适度、成本、运动体 验
研究创新性 解决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将解决盆底肌功能训练中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 即不加任何辅助反馈系统可能引起的运动无效和不确定性,而使用生物 反馈系统可能潜在的感染、流产风险和不舒适、高成本 社会价值:本研究所形成的盆底肌功能训练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有可 能显著改善女性产后尿失禁。并可推广至其他人群,如老年人尿失禁等 °具体创新点体现在 °应用体外监测和反馈技术辅助盆底肌功能训练,国内研究中尚未见报道 °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与穿戴设备,自动收集、记录和分析运动完成率和有效 率,及时传输给医务人员,实现个性化的指导和跟踪 °建立大数据,为分析盆底肌训练的剂量效应提供基础
研究创新性 • 解决的核⼼问题:本研究将解决盆底肌功能训练中长期存在的突出⽭盾, 即不加任何辅助反馈系统可能引起的运动⽆效和不确定性,⽽使用⽣物 反馈系统可能潜在的感染、流产风险和不舒适、⾼成本 • 社会价值:本研究所形成的盆底肌功能训练体外监测与反馈系统,有可 能显著改善⼥性产后尿失禁。并可推⼴⾄其他⼈群,如老年⼈尿失禁等 • 具体创新点体现在: • 应用体外监测和反馈技术辅助盆底肌功能训练,国内研究中尚未见报道 • 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与穿戴设备,自动收集、记录和分析运动完成率和有效 率,及时传输给医务⼈员,实现个性化的指导和跟踪 • 建立⼤数据,为分析盆底肌训练的剂量效应提供基础
项目团队 姓名性别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项目责任人邢唯杰女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讲师 叶士青男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研究员 周英凤女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副教授 项目参与人 顾春怡女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管护师 朱政男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在读博士生 督导 胡雁女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教授
项⺫团队 姓名 性别 ⼯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项目责任⼈ 邢唯杰 ⼥ 复旦⼤学护理学院 讲师 项目参与⼈ 叶⼠青 男 复旦⼤学信息科学与⼯程学院 青年研究员 周英凤 ⼥ 复旦⼤学护理学院 副教授 顾春怡 ⼥ 复旦⼤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主管护师 朱政 男 复旦⼤学护理学院 在读博⼠⽣ 督导 胡雁 ⼥ 复旦⼤学护理学院 教授
研究基础:申请人既往研究情况 在女性健康与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基础 °主持并完成了乳腺癌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FNF200801,3万) 主持并完成了对孕产妇开展盆底肌功能训练以预防产后尿失禁的证据应用项目 (FNF201560,0.3万) °主持并完成了年轻女性乳腺癌预防知识行为现状及系统化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520131155,20万 主持并完成了护士参与在线学习的意愿、态度、需求与效果研究(FNF201520,1万) °科研成果与奖项 在国内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 获第十届上海护理科技奖一等奖、第三届中华护理科技奖二等奖(2012、2013年度) 复旦大学优秀护理论文一等奖(2012、2015年度) 复旦大学克卿书院优秀本科生导师(2015年度
研究基础:申请⼈既往研究情况 • 在⼥性健康与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基础 • 主持并完成了乳腺癌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FNF200801,3万) • 主持并完成了对孕产妇开展盆底肌功能训练以预防产后尿失禁的证据应用项目 (FNF201560 ,0.3万) • 主持并完成了年轻⼥性乳腺癌预防知识⾏为现状及系统化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520131155 ,20万) • 主持并完成了护⼠参与在线学习的意愿、态度、需求与效果研究(FNF201520,1万) • 科研成果与奖项 • 在国内期刊发表⽂章10余篇 • 获第⼗届上海护理科技奖⼀等奖、第三届中华护理科技奖⼆等奖(2012、2013年度) • 复旦⼤学优秀护理论⽂⼀等奖(2012、2015年度) • 复旦⼤学克卿书院优秀本科⽣导师(2015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