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123 6.工程与社会: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能够基于环境工程相关背 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环境工程相 关领域的技术发展, 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无 (2)课程网站 无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查 评价标准 成结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考勤(20%) 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课堂活动。 平时成绩 出勤情况 课后作业(80%)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17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6.工程与社会: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能够基于环境工程相关背 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 √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环境工程相 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无 (2)课程网站 无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查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 考勤(20%) 出勤情况 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课堂活动。 课后作业(80%)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应的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方法和手段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科的 发展历史」 现状及趋 了解学科的发展概况、主 第一讲 势:化学污的化学污染物及其对环境 3 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专业培养目标和课 讲授 完成课 后作业 1,2,3 的影响:专程设置 业培养目 和课程设 智。 环培生的 第二讲 学:环境生 了解环境生态学和环境生 3 讲授 完成课 12,3 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后作业 物学。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 第三讲 环境影响评 形成及发展历程、环境法规 价· 与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 3 讲授 完成课 后作业 12,3 程序与方法。 了解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 完成买 第四讲 不境工程学 物、 固废的处理技术和方 3 讲授 法。 后作业 1,23 合 计 12
18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讲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科的 发展历史、 现状及趋 势;化学污 染物对环境 的影响;专 业培养目标 和课程设 置。 了解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 的化学污染物及其对环境 的影响、专业培养目标和课 程设置 3 讲授 完成课 后作业 1,2,3 第二讲 环境生态 学;环境生 物学。 了解环境生态学和环境生 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 讲授 完成课 后作业 1,2,3 第三讲 环境影响评 价。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 形成及发展历程、环境法规 与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 程序与方法。 3 讲授 完成课 后作业 1,2,3 第四讲 环境工程学 了解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 物、固废的处理技术和方 法。 3 讲授 完成课 后作业 1,2,3 合 计 12 --
《环境学》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Science) 基本信息 课程 B0410100 课程 编号 必修■选修口 屈性 2 理论 学分 总学时 32 学时 32 上机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课程 开课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适用 环境工程 单竹 专业 于淑萍 撰写人 于淑萍 审核人 魏俊峰 贡人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大气、土壤、声等环境要素的结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 各种环境问题:讲述环境学的基本原理及环境调控的基本对策。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及环培学在该学利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掌握各 环境要素的基本结构、特征及污染的发生、发展、治理情况:掌握环境学的基本 原理: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及调控对策,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莫定基础。 This course mainly describ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atmosphere, soil,sound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t present,and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control.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subject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he core position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the subject system;master the basic structure,characteristics and pollution occurrence,development and control of each environmental element,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understand the solution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1:能运用环境学基本原理知识,判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 问题的对策, 目标2:能针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确定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 法,取得污染治理的效果。 19
19 《环境学》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0410100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无 开课 单位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环境工程 课程负 责人 于淑萍 撰写人 于淑萍 审核人 魏俊峰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大气、土壤、声等环境要素的结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 各种环境问题;讲述环境学的基本原理及环境调控的基本对策。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及环境学在该学科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掌握各 环境要素的基本结构、特征及污染的发生、发展、治理情况;掌握环境学的基本 原理;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及调控对策,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This course mainly describ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tmosphere, soil, sound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t present, and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subject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he core position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the subject system; master the bas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pollution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of each environmental element;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understand the solution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 1:能运用环境学基本原理知识,判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 问题的对策。 目标 2:能针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确定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 法,取得污染治理的效果
目标3: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判断环境行为的合理性,获得正确 的发展观。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理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123 2、问题分析:能够将基础科学原理、环培工程专业知识用于环境 因子指标监测、分析和表征,并能通过资料分析、标准对比等研究 环境问题,得出有效结论。 6、工程与社会: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能够基于环境工程相关背 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相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以可持续发展观点理解和评价复杂环 境问题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对环境、社会、生态等造成的影响。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环境学 左玉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现代环境科学导论 盛连喜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参考书目 环境学导轮 何强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环境学基础教程 贾振邦,黄润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课程网站 无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课价依据 作业 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每次 作业单独评分,布置作业4次,占平时成绩80% 平时成绩(30%】)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文献查阅和先进工具,分析 课堂交流 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占 平时成绩的20%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荷答题、计算题和缘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合分析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题约 占40%
20 目标 3: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判断环境行为的合理性,获得正确 的发展观。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2、问题分析:能够将基础科学原理、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用于环境 因子指标监测、分析和表征,并能通过资料分析、标准对比等研究 环境问题,得出有效结论。 √ 6、工程与社会: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能够基于环境工程相关背 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以可持续发展观点理解和评价复杂环 境问题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对环境、社会、生态等造成的影响。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环境学 左玉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参考书目 现代环境科学导论 盛连喜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环境学导轮 何强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环境学基础教程 贾振邦,黄润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课程网站 无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作业 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每次 作业单独评分,布置作业 4 次,占平时成绩 80%。 课堂交流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文献查阅和先进工具,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占 平时成绩的 20%。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 合分析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约 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 时 课内 课后 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对环 环境、环 境、人类环境、环境问顾增 境问题及 基本概念有清楚正确的理 一音 论教 环培科号 解和认.了解环培科学 绪论 2 学科体系及环境学在环 学 案 1 学科体系 分析 关文献 科学中的基础核心地位。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在了解 水资顺和 水环境 我国水环境状况,水污染物 在阅读 水污染 来源及危害的基础上,掌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 课程内 第一章 水环境质 理论教 化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理 容的基 2 水环墙 量标准、 6 学、案 论,分析不同类型污染物治 例分析 础上完 水污热控 理的方法原理断治理 成课外 制 果。 作业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在了 解、掌握大气层的结构、组 大气环境 、特点:大气污染、污染 源 三染物 污染类型等 在阅 概述、大 念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 课程内 第三章 气污染、 理论教 判断分析大气中主要污染 大气污染 6 学、案 容的基 大气环境 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造成 础上完 控制 例分析 的环培问颗和母影响:堂握大 成课外 气污染控制的途径、对 作业 措施。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在了解 土的组成、结物及形成 上壤概 解并掌握土壤环境的结 构、组成及性质:掌握土 在阅读 环境概 污染、土壤自净能力的概念 述、土用 课程内 第四竞 等理论基础上,掌握污染物 理论教 污染、士 土环境 在十壤中迁移转化的规律 6 容的基 2 壤环境标 准和 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土 上完 成课外 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方法 作业 污染防消 和措施并判断治理效果
21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绪论 环境、环 境问题及 环境科学 学科体系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对环 境、人类环境、环境问题等 基本概念有清楚正确的理 解和认识;了解环境科学的 学科体系及环境学在环境 科学中的基础核心地位。 2 理论教 学、案 例分析 阅读并 查阅相 关文献 1 第二章 水环境 水资源和 水环境、 水污染、 水环境质 量标准、 水污染控 制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在了解 我国水环境状况,水污染物 来源及危害的基础上,掌握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 化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理 论,分析不同类型污染物治 理的方法原理,判断治理效 果。 6 理论教 学、案 例分析 在阅读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外 作业 2 第三章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 概述、大 气污染、 大气污染 控制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在了 解、掌握大气层的结构、组 成、特点;大气污染、污染 源、污染物、污染类型等概 念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 判断分析大气中主要污染 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造成 的环境问题和影响;掌握大 气污染控制的途径、对策与 措施。 6 理论教 学、案 例分析 在阅读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外 作业 2 第四章 土壤环境 土壤概 述、土壤 环境概 述、 土壤 污染、土 壤环境标 准和土壤 污染防治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在了解 土壤的组成、结构及形成; 了解并掌握土壤环境的结 构、组成及性质;掌握土壤 污染、土壤自净能力的概念 等理论基础上,掌握污染物 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规律, 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土壤 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方法 和措施并判断治理效果。 6 理论教 学、案 例分析 在阅读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外 作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