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及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细菌标本片的制备基染色方法。 2、快速找到细菌形态。 3、增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设备材料: 病料 细菌培养物 接种环 玻片 酒精灯 染色缸 染色架 染色液 实验内容: (一)、细菌涂片的制备 1、液体培养物及液体病料:
教学内容及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细菌标本片的制备基染色方法。 2、快速找到细菌形态。 3、增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设备材料: 病料 细菌培养物 接种环 玻片 酒精灯 染色缸 染色架 染色液 实验内容: (一)、细菌涂片的制备 1、液体培养物及液体病料:
(1)涂片 用接种环取一滴培养液或液体病料,于玻片的中央均匀地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 (2)干燥 一般采用自然干燥,天气较冷时也可于酒精灯火焰上方 30-40cm 处适当加热干燥。 (3)固定 分为火焰固定和化学固定两种。火焰固定时,将干燥好的玻片涂面朝上,以其背面 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通过数次,略作加热,以不烫手背 为度;化学固定时,可将干燥好的玻片 浸入甲醇中 2-3min 后取出晾干,或在涂片上滴加数滴甲醇使其作用 2-3min 后自然挥发干 燥。此外,丙酮和酒精也可用作化学固定剂;作瑞特氏染色的涂片不需固定,因染色液中含有 甲醇,有固定作用。 (4)染色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菌种选择不同的染色法。 2、固体培养物:用接种环取一滴生理盐水于玻片的中央, 用接种环挑取一个菌落于生理盐水中 混合,均匀地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干燥,固定,染色。 (二)、细菌触片的制备: 将固体病料(病变组织)作无菌切开,用切面在玻片中央接触一下或 稍用力印压成一薄层,干燥,固定,染色。 (三)、细菌的染色法: 1、单染色法:又称简单染色法,即只应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的方法。 美蓝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涂片或触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染色 1-2min 后, 水洗,干燥(吸水纸吸干或自然干燥),镜检。 2、复染色法: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或再加媒染剂进行染色的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涂片上滴加适量的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 1-2min 后,水洗, 再加革兰氏碘液,作用 1-2min 后,水洗,加 95%酒精脱色 0.5-1min 后,水洗, 稀释石炭酸复红(或沙黄、番红)染色液复染 0.5min 后, 水洗,干燥,镜检。 注意事项: 1、做细菌涂片时,不宜涂得过厚,以免影响制片效果
(1)涂片 用接种环取一滴培养液或液体病料,于玻片的中央均匀地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 (2)干燥 一般采用自然干燥,天气较冷时也可于酒精灯火焰上方 30-40cm 处适当加热干燥。 (3)固定 分为火焰固定和化学固定两种。火焰固定时,将干燥好的玻片涂面朝上,以其背面 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通过数次,略作加热,以不烫手背 为度;化学固定时,可将干燥好的玻片 浸入甲醇中 2-3min 后取出晾干,或在涂片上滴加数滴甲醇使其作用 2-3min 后自然挥发干 燥。此外,丙酮和酒精也可用作化学固定剂;作瑞特氏染色的涂片不需固定,因染色液中含有 甲醇,有固定作用。 (4)染色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菌种选择不同的染色法。 2、固体培养物:用接种环取一滴生理盐水于玻片的中央, 用接种环挑取一个菌落于生理盐水中 混合,均匀地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干燥,固定,染色。 (二)、细菌触片的制备: 将固体病料(病变组织)作无菌切开,用切面在玻片中央接触一下或 稍用力印压成一薄层,干燥,固定,染色。 (三)、细菌的染色法: 1、单染色法:又称简单染色法,即只应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的方法。 美蓝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涂片或触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染色 1-2min 后, 水洗,干燥(吸水纸吸干或自然干燥),镜检。 2、复染色法: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或再加媒染剂进行染色的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涂片上滴加适量的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 1-2min 后,水洗, 再加革兰氏碘液,作用 1-2min 后,水洗,加 95%酒精脱色 0.5-1min 后,水洗, 稀释石炭酸复红(或沙黄、番红)染色液复染 0.5min 后, 水洗,干燥,镜检。 注意事项: 1、做细菌涂片时,不宜涂得过厚,以免影响制片效果
2、固定必须确实,火焰固定时不宜温度过高,以免破坏菌体结构。 3、每种染液染色的过程中应保持染色液不干,尤其加热染色的染液,在染色过程中应随时添加, 以免蒸发干,影响染色效果。 4、每种染液染色后,应用水将染液一起冲掉,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后再用水冲洗。 【考核】 1、要求学生认真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及体会,为实验报告成绩。 2、学生要求操作准确、规范,有强的自我责任感。纳入平时成绩。 【实践小结】 【作业及思考】写出实验报告单,画出细菌的各种观察图片,标明形状、颜色并写体会 思考题:1、细菌标本片的制备方法?2、细菌形态观察的实际意义?3、如何无菌取病料? 【指定学生阅读材料】细菌的标本片的制备与染色相关内容 课后分析: 教研室主任 审核 签 名 累计 学时 4
2、固定必须确实,火焰固定时不宜温度过高,以免破坏菌体结构。 3、每种染液染色的过程中应保持染色液不干,尤其加热染色的染液,在染色过程中应随时添加, 以免蒸发干,影响染色效果。 4、每种染液染色后,应用水将染液一起冲掉,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后再用水冲洗。 【考核】 1、要求学生认真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及体会,为实验报告成绩。 2、学生要求操作准确、规范,有强的自我责任感。纳入平时成绩。 【实践小结】 【作业及思考】写出实验报告单,画出细菌的各种观察图片,标明形状、颜色并写体会 思考题:1、细菌标本片的制备方法?2、细菌形态观察的实际意义?3、如何无菌取病料? 【指定学生阅读材料】细菌的标本片的制备与染色相关内容 课后分析: 教研室主任 审核 签 名 累计 学时 4